文档详情

二十一响礼炮的由来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84KB
约2页
文档ID:18541011
二十一响礼炮的由来_第1页
1/2

二十一响礼炮的由来鸣放礼炮是国际上惯用的外交礼节,也是各个国家举行盛大庆典时的隆重礼节它起源于 16 世纪晚期的英国海军当时,海军军舰访问友好国家的港口或在公海与外国的军舰相遇时会舷炮齐发,向海里打光火炮里的弹药,表明船上的炮桶已经放空,表示自己自动解除武装没有敌意,以示友好和和平,因此产生了鸣放礼炮的雏形后来,在陆军战场上,交战双方停战以便双方收拾自己的阵亡者和伤员时,也会大炮齐鸣呼唤战友重新投入战斗这也是以鸣炮或鸣枪纪念阵亡将士的由来有观点认为,早期海军最大战舰所能拥有的最大火炮数量 21 门,全部放空便是最高礼节其次的战舰装有 19 门炮,19 响便是次一点的礼节了也有观点认为,早期海军最大舰艇上装的炮最多不超过 7 门当时英国已成为当时头号殖民地,世界几乎每一块大陆都有它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向他们鸣放礼炮致礼,以示对英国尊重和屈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放7 响但是,殖民主义者认为弱国与强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不能平起平坐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回报三声这样鸣放“二十一声 ”礼炮的习 俗就这样诞生了不 过,后来随着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走下坡路,英国军舰也开始改为鸣 21 响礼炮,以示平等。

从 1730 年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决定以 21 响礼炮作为向王室致敬的礼仪21 这个数字可能是因为古代英国人认为 7的倍数是吉利的,而且在古代远洋航行中,双数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1875 年美国首次正式采用欢迎礼炮这一礼遇,规定对总统和同级鸣放 21 响礼炮对部长、州长、大使和将官以上级别鸣放 19 响炮数越少,表示来宾级别越低后来的国际交往中,各国沿用了这一形式,最高规格是 21 响,一般为国家元首鸣放其次 19 响,为政府首脑鸣放再其次为17 响,为副总理鸣放1949 年,我国开国大典时用 54 门大炮,齐放 28 响,表示当时第一届政协有 45 个政治单位和 9 个方面的特约代表,共 54 个方面的人士,28 响则是建国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 周年,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当家作主1999 年国庆用的是 50 门礼炮,像征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2009 年是 60 周年大庆,用的是 56 门礼炮,寓意着中国56 个民族共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以鸣放礼炮作为国际礼节,我国是从 1961 年 6 月正式开始的,当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第二次来我国访问后来曾经停止多年。

1984 年 2 月起,我国政府决定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举行欢迎仪式时恢复鸣放礼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