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新常态下贵州国际商务人才项目驱动式培养

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73KB
约8页
文档ID:304728330
经济新常态下贵州国际商务人才项目驱动式培养_第1页
1/8

经济新常态下贵州国际商务人才项目驱动式培养 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进展,促进经济产业转型,贵州企业将面临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贵州高校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人才培育,应在培育目标定位、培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上有所创新,加强实践力量的培育,才能更好效劳地方经济 一、经济新常态下国际商务人才培育趋势 (一)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贵州经济产业转型 党中心、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工作,2022年12月23日,《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审议通过,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能源资源接续地,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持续进展的重要支撑力气,在区域协调进展总体布局中占优先位置,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异化的经济政策,连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地区建立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贵州以大数据、大安康、大旅游、大物流为代表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进展 (二)西部外贸企业迎来进展契机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淌、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加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国家放宽了投资准入,加快了自由贸易区建立,进一步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体始终是东部地区的企业,如今随着东中部产业大转移,和西部外贸出口----渝新欧铁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乐观搭建与突破,西部外贸的进展将成为新一轮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新一轮外贸改革的亮点将消失在中国西部 (三)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进展方向 2022 年 11 月,训练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局部地方一般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1,意见要求各地高校主动适应我国经济进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进展,转变进展理念,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效劳地方经济社会进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育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加学生就业创业力量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效劳区域经济社会进展和创新驱动进展的力量指导意见为贵州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指明白进展方向,人才培育的目标只有契合地方经济和产业构造调整的需要,才能办出特色,毕业生才能顺当就业 二、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进展现状与国际商务人才需求 (一)对外贸易正在成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进展的推动力 2022年贵州开放型经济进展呈现出构造优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的特点。

2022年贵州外贸进出口总值500.77亿元人民币,进口163.33亿元,出口337.44亿元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67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3.3%,加工贸易进出口210.66亿元,增长9.6%,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2.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2.23亿元,增长33.5%,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4%从资本构成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190.24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166.15亿元,分别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8%和33.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4.36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8.8%所以,贵州开放型经济的进展为贵州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育迎来新的进展机遇 (二)贵安国家级新区的建立和贵阳综保区的启动,大型外向型企业入驻贵阳,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将大幅上升 贵阳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南贵昆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贵阳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有利于提升贵州省开放型經济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有利于进展特色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接。

2022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截至2022年底,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4亿元,增长32.8%,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200.7亿元,增长270%华为、苹果、腾讯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新区,长江汽车首台纯电动商务客车下线,华芯通芯片工程进展顺当;贵安综保区(电子园)、贵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功能加快完善,分别入驻企业92家、39家和51家,贵安综保区(电子园)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随着一系列外向型企业间续在贵安新区落户,带动贵州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具有较强专业理论又有较强实践力量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三、构建国际商务专业工程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教师匮乏,专业课教学质量不佳 培育国际商务专业学生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但是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缺乏国际商务“双师型”高层次复合型教师由于国际商务专业的特别性,教学需理论与实践统一结合然而绝大局部专职教师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应聘,缺乏在一线外贸工作阅历,教学内容理论化,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乐观性。

2.实训基地建立问题实践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必要前提没有必备的实训基地(试验室),就无法进展相应的实训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的业务技能实训,主要依靠校内专业综合仿真试验室;校外毕业实习的安排,因外贸企业特别性无法承受学生实习,所以实习基地主要是大型商超、涉外酒店和英语培训学校,学生能得到通用力量和职业素养的训练,但是与专业技能不对口 3.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比例不高,且教学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仅有的实践教学也大多在低仿真度的实训室进展,加上教师实际操作力量所限,实训管控指导力度不强,因此学生无法真实体验到实际进出口业务的操作过程,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5 (二)构建符合实际工作的工程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 1.注意教师专业力量和实践力量的提升 教师是人才培育的执行者,教学和科研水平特别重要高校应乐观重视教师职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对教师的教学讨论、科学讨论方面赐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同时,由于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育的保障,专职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从业阅历。

学校实行专职教师企业轮岗制,鼓舞专业课教师定期挂职,有针对性地深入外贸企业,既能够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力量,又可以推动需求传导式的教学改革,把企业工程引入课堂,从而提高国际商务实践教学质量 2.人才培育方案应突出以力量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职业力量培育必不行少的环节,建立以提高实践力量为引领的人才培育流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加强实训、实习环节,对占专业教学总课时比例到达30%以上的实践课时,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以职业见习、课内实训、集中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等五种形式贯穿课程体系全过程依据学生力量养成的不同阶段和熟悉的进展规律,以职业素养培育、岗位核心力量训练、就业力量训练为目的分阶段进展例如,第四学期,开头市场认知实训,走访企业,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根本素养第五学期,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学问、技能要求,进展营销技能训练第六学期,进展国际贸易业务综合技能实训第七学期,整合全部专业学问,进展国际商务创新创业工程综合实训第八学期,学生到企业进展毕业实习 3.构建符合实际工作的模拟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模拟实践教学是国际商务专业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人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模拟实践教学贯穿在课内实训、集中实训和综合实训等环节中构建模拟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求实践教学环境的仿真模拟,二是要求实践内容和方式的仿真模拟,使学生的“学、做”均在仿真的环境中完成以综合实训环节的模拟实训为例,在虚拟的实训平台,由学生扮演出口商或进口商,成立模拟公司,自己掌握资金,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头,进展市场开拓,建立业务关系,并以出口报价核算、交易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的运输、报检通关、制单结汇等主要业务工作为序,进展进出口流程模拟操作训练在模拟实践中,教师不再是学问与技能的传授者,而是实训任务的参加者和询问者,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工作的初步感受,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训任务中的主体地位基于真实工作设计的模拟实训,促进学生对所学学问和技能进展梳理、整合、融汇和强化,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以及职场意识,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外贸业务员的角色过渡做好预备 4.校企合作工程驱动,实现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 工程驱动式实训工程的开展,是建立在学校与外向型企业的合作根底上的,学校与贵州省企业合作,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工程,把“3.5+0.5”学制的半年毕业实习安排在企业,第六、七学期开头做预备,邀请企业给学生宣讲,提出企业对学生力量的要求。

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参加到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定营销筹划方案的工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践学校、企业共同论证的合作、交易等工程,为企业产品查找商机和市场,使试验室操作的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业务综合实训变成真正的实战 效劳企业、效劳地方经济建立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为企业供应更多信息,制造更多时机,是高校力所能及的校企合作,开展工程驱动式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基地磨砺,学校能发觉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又能敏锐意识到社会对人才培育的要求,培育的毕业生受企业欢送,企业满足度提高,是雙赢的合作单位:贵州商学院经济学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