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星粉丝社群中女性粉丝的消费文化陈晓静 张和群[摘 要]新媒体时代,明星粉丝社群的高凝聚力使粉丝的消费表现出新的特征,其中社群中占多数的女性粉丝逐渐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消费文化文章从消费文化的内容类别、形成原因和影响以及男女性粉丝异同等方面入手,对国内女性粉丝消费文化的特点做了初步探讨[关键词]明星;粉丝社群;女性粉丝;消费文化1 内容1.1 支持名人作品女性粉丝在消费方面最多的即是“支持名人的作品〞以明星偶像来看,其作品包括很多方面,如音乐作品、影视作品、杂志拍摄等偶像出新歌或新专辑后,由于音乐版权以及专辑销量等竞争,粉丝们会积极地购置作品进行打榜,影视作品与杂志亦如此1.2 购置名人周边“周边〞一词源于日本,国内普遍指由明星、影视、动漫等衍生出的相关产品明星周边产品种类多样,从专辑小卡、日历、服饰、日化用品、珠宝甚至食物等应有尽有它们中包括官方和非官方周边粉丝制作的非官方周边一般不用来自身的盈利,而是会将收益用作支持偶像,如打榜投票和应援1.3 购置名人代言产品名人代言的效果十分直观粉丝会将对偶像的认同与崇拜转移至与偶像相关的产品中,在这种形象转移过程中,粉丝对代言产品的好感度也会有所增加,并最终做出消费抉择。
1.4 偶像集资应援新媒体时代,这些应援活动也有了很多新的方式,如偶像餐车应援、各式各样的生日应援、以偶像的名义开展的公益活动等如生日应援较为轰动的即在2023年王俊凯17岁生日其众多女性粉丝所做的海陆空应援,包括从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到澳大利亚、冰岛和法国的1000多块LED屏和户外广告,打造“全球刷脸方案〞[1]这些应援大多需花费大量资金,因此,一般应援活动由粉丝站组织粉丝集资进行2 类别根据国内女性粉丝对偶像和相关产品消费动机的不同,可分为理性型自我满足式消费和非理性型炫耀性消费两种2.1 理性型自我满足式消费此类消费活动中,粉丝对消费对象是理性的,也就是粉丝本身对该类产品有所需求,而偶像形象的加持使这个产品具有更亮眼的“光环〞,提升了粉丝对该产品的期望和认同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在消费主义社会,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求,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人们所消费的并不是商品和效劳的使用价值,而是物品被赋予的‘符号象征意义〞[2]2.2 非理性型炫耀性消费此类消费表现在局部粉丝之间用攀比性消费现象来获取声望和地位认可她们通过购置大量昂贵的偶像代言产品、周边或自费为偶像应援、送礼物,而后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展示炫耀,以获取所谓的地位和名誉。
局部粉丝因对偶像花费金钱多,而成为群体内的中心性人物有的此类粉丝会因此鄙视那些为偶像消费较少的粉丝3 女性和男性粉丝消费文化的异同首先是消费内容不管性别,只要是针对偶像的消费,其消费最多的都是“支持名人作品〞然而,不少女性粉丝还会购置偶像的周边以及偶像代言的产品原因在于,相比男性,女性更富于感性,易受到明星影响产生消费行为,2023年度明星消费影响力报告显示,女性消费者更易为明星埋单从消费心理学方面看,男性对于消费更希望得到实质性回报,希望支持名人作品可以直接且迅速地接收到这种效果,如购置数字专辑后可以得到音乐的播放权,购置名人主演的电影票后可以得到一次电影观看体验等女性粉丝在消费方面更易受到他人影响,“他人〞可以是所在其他粉丝,也可以是偶像明星本人对明星是不讲究实质性回报的“真心付出〞腾讯娱乐白皮书中总结的2023明星带货指数TOP10,榜单中10位明星全部是男性且他们的女性粉丝居多,这说明女性粉丝受明星影响而产生消费行为较为常见其次是消费动因粉丝消费行为产生常源于两种模式——剧集带货和综艺带货剧集带货指明星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的同款商品走红并引发粉丝的购置以2023年热播剧亲爱的热爱的为例,受众多为女性,而女性也成为其同款消费者的主力,尤以“妈妈粉〞为重。
除了剧集,综艺也成为明星带货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显示,女粉丝更易被偶像养成综艺影响,如创造101青春有你等,男粉丝那么易被音乐、运动类综艺影响,如极限青春总之,在饭圈整体女性粉丝偏多的情况下,女性相比男性更易受明星影响产生消费行为,这与她们的心理、性格等特点密切相关男性粉丝消费自主性更强,即对与偶像相关同时也是自身感兴趣的物品才可能产生消费行为4 形成原因4.1 宏观环境下的消费升级和女性消费的崛起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中娱乐、文化等方面的消費增长很快,这给女性粉丝消费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宏观支持条件同时伴随社会分工细化以及女权运动的积极影响,当代女性拥有自己的收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拥有可支配的收入提升了女性自主意识新媒体的开展让网络成为女性追星情感的宣泄处,同时粉丝社群中女性粉丝对偶像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男性视域下“被看者〞与“看者〞的固有形象,与“男性凝视〞相对的“女性凝视〞成为可能她经济〞的消费热潮也逐渐形成,“她经济〞自然带来女性消费的崛起,女性粉丝购置力的提升亦在情理之中4.2 粉丝社群中的群体压力与群体归属感群体压力包括信息压力和标准压力两种在群体中,人们倾向于相信他人尤其是意见领袖所持的观点或态度,并产生从众行为。
标准压力即群体标准给群体成员造成的压力它可以是明文规定,但多是约定俗成、非正式的如在粉丝社群中就存在一条不成文的标准——“白嫖可耻〞这条标准所造成的群体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使粉丝消费文化的非理性成为群众对其印象之一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以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而寻找一个社会群体排遣孤独、宣泄情感成为一种方法,粉丝群体拥有共同的偶像和话题成为一个极适宜群体正如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社会认同〞表现为“个体认识到他所属于的特定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这种情感和价值意义构成了粉丝的群体归属感4.3 粉丝个人情感投射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比方TFboys的粉丝有很多“妈妈粉〞,这就是觉得三名成员特别可爱、懂事,而自己就想拥有这样的孩子这种理想投射出的粉丝群体英国学者克里斯·罗杰克曾表示:“粉丝将强烈的正面情感投射于名人,并建构了与明星的想象性亲密关系,明星作为想象性资源,为粉丝提供抚慰、智慧和快乐〞[5]这句话揭示出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多为理想主义的自我投射5 影响5.1 正面影响5.1.1 催生新型商业模式粉丝各方面的消费促进着商业开展,同时催生出不同业态的生财新道路。
一方面,娱乐产业上游的经纪公司包装偶像,把粉丝热情通过偶像作品、演唱会、代言等渠道变现;另一方面,中下游相关平台,如直播平台、视频平台及线上购物平台,利用偶像热度拉动粉丝热情,通过各种活动将偶像流量变现5.1.2 推动公益事业开展粉丝为塑造偶像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应援,比方前文提及的公益应援庞大的粉丝群体往往能为各类公益工程捐出大额物资和款项在2023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际,女粉丝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捐款捐物的救助中,并引起关注5.1.3 文化创意周边设计能力提升粉丝消费大多是“购置名人周边〞,名人周边不管是官方还是非官方,都展现出很强的创新力比起以往单调的海报或贴纸,现在创意思路和形式都有较大改变创意思路上,局部官方会采取和粉丝合作的方式,向粉丝征集想法或设计,筛选后制作实物贩售5.1.4 版权意识得到增强粉丝消费中最大的局部是“购置名人作品〞粉丝购置偶像正版作品是版权意识增强的表达举报盗版,支持正版〞成为粉丝社群内部支持偶像正版作品,让偶像获利的一个显著现象,也成为一项约定俗成的群体标准同时,各种粉丝站子上传的照片、视频均会标注“禁二改〞“禁二传〞“禁商用〞等话语,以此维护版权。
5.2 负面影响5.2.1 无质流量影视层出不穷,破坏市场秩序粉丝消费力的强大导致一些影视制作商试图仅利用偶像流量,不顾作品质量对其粉丝“圈钱〞,粉丝电影应运而生粉丝电影指受众主要是粉丝群体,一般制作本钱较低,但迎合粉丝口味的电影杨幂主演的电影孤岛惊魂是粉丝电影的代表作,400万元的制作本钱,上映一周多就获得5000万票房,其中,杨幂的粉丝起到了不可无视的带动作用然而,鹿晗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口碑及票房的“滑铁卢〞给了制作商沉重的教训,粉丝不会再无视剧情,无视演技,只关注流量明星,从而轻易成为资本压榨的对象这对恢复已被扰乱的市场秩序提供了时机5.2.2 过度消费形成不良社会风气前文提到的粉丝们为偶像集资应援、打榜投票、做数据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尤其是集资应援有些粉丝在消费过程中讲排场,爱面子,一掷千金这在粉丝社群内极易形成拜金和攀比的风气,这不仅对粉丝个人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也会破坏社会所提倡的勤俭节约风气參考文献:[1]周红梅.关于明星粉丝经济的研究——以TFBOYS粉丝应援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3,5〔3〕:57-59.[2][法]让·波巧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王蕴,肖潇,姜雪,等.2023年消费形势分析与2023年展望[J].中国物价,2023〔1〕:18-20.[4]蔡骐.群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0〔1〕:131-134.[5][英]克里斯·罗杰克.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M].李立伟,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