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学]考研学习资料中国历史

繁星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6KB
约53页
文档ID:44232571
[历史学]考研学习资料中国历史_第1页
1/53

1夏商西周和东周 东周前期是春秋 后期战国乱悠悠 秦朝西汉和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 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代代 往下传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2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朝代朝代起讫年代起讫年代都城都城今地今地开国皇帝开国皇帝夏朝约前 2146-1675 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 1675-1029 年 亳河南商丘西周约前 1029-771 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 发 周 东周前 770-256 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 宜臼 春秋前 770-476 年战国前 475-221 年秦朝前 221-207 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 政西汉前 206-公元 8 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 邦 新朝9-23 年王莽汉东汉25-220 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 刘秀魏220-265 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 丕蜀汉221-263 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 刘备三 国吴222-280 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 权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 马炎晋 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 马睿 十六国304-439 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 裕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 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 衍南朝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 霸先 北朝北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3拓跋珪魏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 帝元善见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 宝炬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 帝高洋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 帝宇文觉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 坚唐朝618-907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 渊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 晃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 存勖后晋936-947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 敬瑭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汉高祖 刘暠五 代 十 国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周太祖 郭威北宋960-1127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 匡胤宋 南宋1127-1279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 构辽国907-1125皇都辽宁辽国耶律 阿保机 大理937-1254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1032-1227兴庆府宁夏银川会宁阿城(黑)金太祖阿 骨打 中都北京金1115-1234开封河南开封元朝1206-1368大都北京元世祖忽 必烈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明太祖朱 元璋 清朝1616-1911北京北京皇太极中华民国1912-1949南京南京4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首都北京。

夏朝(前 2033?-前 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

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5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已经采用干支纪年,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都是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的见证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个古老的王朝,虽然距我们已经四千年,但关于夏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

由此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商朝(前 562 年?—1066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 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 16 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6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过,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

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淫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诸侯和各方国也于商王朝离心离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7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西周(前 1027 年?—前 771 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武王死后,其子诵即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权在他的统治下,周消灭了各个叛乱势力,东迁国都于“雒邑”,加强了对东方诸部的统治。

分封周室亲戚及有功大臣为诸侯建立“周刑”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开始走向繁荣西周自成王,经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扩张的时期成王时代周公旦平定了东方的小诸侯国,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达到了周朝的鼎盛时期昭王后期,周王朝又开始了南征十九年,昭王亲率大军伐楚,但却因不得民心而失败了,昭王也死于南方8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对人民大肆压迫,却又禁止人们议论国事,致使人民怨声载道最后,愤怒的人民冲入王宫,赶走了厉王,结束了厉王的残暴统治至此,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厉王逃走后,诸侯推举共伯和摄理王事,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司马迁著《十二诸侯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自此中国才有了准确的纪年)共伯和好行仁义,在诸侯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代国王行使权力长达十四年逃亡的周厉王薨后,共伯和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宣王是位开明的君主,以昭公、周公二相为辅,又任用尹吉甫、仲山甫等贤臣,使得国家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统治,各国诸侯纷纷来朝见周天子,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宣王中兴”然而,中兴的局面并没有长久保持下去,宣王薨,子宫涅继位,是为幽王。

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皇帝,与厉王一样,他也是昏庸之君他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举兵大举进攻的时候,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竟没有一个诸侯发兵相救幽王兵败,死于骊山脚下他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拥立宜臼为平王平王东迁,史称“东周”自此,西周王朝宣告灭亡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直至春秋时期,孔子还在崇尚周礼,这说明周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周的先祖是夏时的农官,所以它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这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随着物资的丰富,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