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例大学生村官面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报告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4.28KB
约11页
文档ID:257028559
一例大学生村官面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报告_第1页
1/11

          一例大学生村官面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报告                    李 杰作者简介:李杰,四川省宜宾市委党校心理学讲师,现从事公务员心理健康咨询、教学和研究工作摘 要:作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鲜为人知本例中一名大学生村官在面临公考面试时产生了焦虑和紧张情绪,并出现躯体化反应,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过程以改变她的不合理信念和完美主义思维方式为重点,通过聚焦她在以往公务员面试时的心理特征,着力矫正其敌意式的负性认知倾向,最后以行为训练增强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其应试技巧,增强面试的信心通过四次咨询,来访者状态良好,基本达到咨询目标关键词:面试焦虑 认知疗法 不合理信念 行为训练1. 资料搜集1.1 一般资料来访者刘某,女,28岁,大专毕业,已婚三年2007年考入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镇政府扶贫办公室做了一名村官,收入较低丈夫是一名高中教师,因工作原因,长期与丈夫分居前年父亲遇车祸去世,母亲无业在家,哥哥在政府部门任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关系和睦;健康状况良好,无不良嗜好1.2 个人成长史来访者在农村长大,父亲管教严厉,常遭遇家庭暴力母亲性情温和,但默认父亲教养方式。

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哥哥则更受优待,她感到很不公平自小成绩较差,多次参与打架斗殴事件,常受老师辱骂和体罚初中三年无深刻记忆高中努力学习,并考上了省外某专科大学毕业后立志考公务员未果,后于2007年考上村官,因不满现实,一心想通过考公务员改变现状、实现理想目前已多次参加公考,均因面试失败而告终一月前的公考再进面试,家人对她这次公务员考试投入极大的希望2. 主诉与个人陈述“同事们都嘲笑我是这里的‘元老’,看着其他几个村官都陆续考走,只剩我还在这里忍受和煎熬我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我受不了这里的一切,待遇不够养活自己,无休止的加班无偿劳动,住宿环境糟糕之极,人际关系复杂而微妙,领导对我毫不关心,只看事不看人,稍有差错就指责和谩骂,还有来自同事的讥讽和歧视,甚至连我哥哥和老公都在数落我……这次公考我已进入面试,家人对我抱着极大的希望,因此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以往的失败让我彻底丧失信心,我对失败充满了恐惧,现在我一想到面试就胆战心惊,我一见到考官就大脑一片空白,我已经无心复习,失眠和头痛折磨着我,工作只能消极应付天哪,我无法想象自己将在乡镇呆一辈子?我究竟该怎么办?”3.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衣冠整洁、朴素,体态偏胖,精神状态较差,神情紧张,神色焦虑,面色憔悴,说话时常唉声叹气;语言表达流畅,自知力完整,逻辑思维正常,应答切题,求治动机强烈。

4. 心理测验结果4.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3.1分,提示中度焦虑4.2 SAS焦虑自陈量表[来自wwW.lW]标准分62,提示中度焦虑5. 评估与诊断5.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对该来访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5.2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来访者知情意协调一致,自知力完整,主动咨询,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该来访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焦虑,睡眠障碍等)不足三个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内容尚未泛化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3)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由半个月后的公务员面试引起,属于现实刺激,不良情绪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甚强烈,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来访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5.3 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该来访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不严重,病程不足3个月,问题也没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内容未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6. 病因分析6.1 生物学因素28岁,女性,身体健康6.2 社会性因素即将面临的公考面试成为引发来访者焦虑情绪的现实刺激;家人的过高期望增加了她的心理压力6.3 心理因素从小遭受家庭暴力导致她的自我意识产生偏差,对他人常产生猜疑和敌意,负性认知模式加剧了她对面试的紧张情绪;以往公务员面试的失败经历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使她丧失了面试的信心;个性上争强好胜,要求完美7. 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7.1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不良认知,缓解面试焦虑,提升面试技巧,重拾考试信心,以良好心态投入面试备考7.2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品质,重建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重塑生活信念,促进人格完善8. 咨询方案的制定8.1 适用方法与原理基于来访者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社会与自我期望、个人经历等多重原因造成她的认知系统、行为习惯等长期存在偏差,人格塑造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帮助,长久积累导致个性发展不完善,因此采取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法进行矫正  8.2 双方确定各自的责任、权力与义务详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8.3 咨询时间和地点(1)咨询时间:每周1次,共4次;(2)咨询地点:宜宾市委党校干部心理咨询室。

9.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咨询阶段与结束与巩固阶段9.1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主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了解其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症状的具体表现,探寻来访者的心理冲突及改变意愿,并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运用有关心理测量了解来访者焦虑程度;确定主要问题,说明她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帮助她树立信心9.2 心理咨询阶段第二次咨询主要任务是:(1)进一步加深咨访关系,鼓励来访者诉说对现实处境的感受,引导来访者宣泄负面情绪;(2)咨询师阐述认知疗法原理,让来访者重新认识焦虑情绪的根源:即个体所经历的失败经验并不决定个体的情绪体验,而对该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才是焦虑和紧张的根源引导来访者与过去失败的自我割裂开来,过去的自我不等于现在的自我,更不等于未来的自我只有改变过去失败自我的认知和信念,重建积极的自我,才有信心面对未来;(3)引导来访者放弃完美主义思维方式让来访者认识到,心理困扰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不良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每个人都存在不足和缺陷,成功不仅受自我的局限,还受到外在客观规律的制约,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是一种强迫性思维。

对目标的期望过高往往会让自己承担过大的心理负担成功与失败都是相对的概念,通过笔试已经是一种成功要客观对待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的期望,不应将这些期望变成束缚自我的枷锁第三次咨询主要是引导来访者聚焦以往在公务员面试时的心理特征,从而集中矫正她压力情境下的认知和情绪障碍,重新适应面试情景咨询片段:咨询师:请你回忆一下上次面试时的感受来访者: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我记得上次复习得还比较充分,于是信心满满地走进面试室,当时并不感到十分紧张但是当我坐下来面对十几位考官时,心理骤然砰砰直跳,根本无法专心阅读题目,答题时大脑一片空白,自己都忘记了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最后面试只得了很低的分数咨询师:你是坐下来面对考官就开始紧张,还是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才紧张的?来访者:我一见到考官就紧张,另外在阅读题目和答题的时候我也越来越紧张咨询师:那么你认为这种紧张是考官带给你的?假如没有面试官在场,你的紧张情绪就会减轻吗?来访者:(点头)我想是的咨询师:有没有分析过为什么你一见到考官就会紧张?来访者:(低头,停顿)可能是由于在面试现场他们主宰着我的命运吧,因为分数是他们打的咨询师:你在看题和答题的过程中会分心吗?来访者:是的,总是感觉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也是游走的。

咨询师:你在答题的时候在想什么,能具体说说吗?来访者:(停顿)我答题的时候总是感觉考官都在耻笑我,所以我就很紧张咨询师:你感觉考官在耻笑你?你有什么依据吗?来访者:我上次答题时分明感觉到那个女考官露出狰狞的嘲笑,她肯定在心理讥讽我:“能力这么差还想考公务员,做梦吧!”咨询师:你感觉她在嘲笑你?你只是在心理这样设想的,但你并没有听到她这样说?来访者:是的,我真的感觉他们很多人都在嘲笑我,虽然他们没说出来,但是他们的表情已经表现出来了咨询师:假如考官换成你的领导或同事,你认为他们也会嘲笑你吗?来访者:是的,他们一定会嘲笑我,我感觉他们经常在背地里说我坏话咨询师:好的,现在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会过度紧张了……在与来访者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来访者之所以会感到紧张,是由于在头脑中“构想”出来自考官的“嘲笑表情”这是一种典[来自www.lW5u.Com]型的心理投射来自童年的家暴遭遇和老师、同学的嘲笑和歧视,使她从小对周围人就怀有泛化式敌意和猜疑倾向于是,考官的“嘲笑”实际上是她敌意和猜疑式人格向外的投射而已因此,第三次咨询的重点是,通过分析她面试过程中的心理加工特征来矫正她对自我和考官(包括她周围的人)的不合理认知,最终使她重新认知和适应面试情境,缓解焦虑情绪。

9.3 结束与巩固阶段第四次咨询:主要任务是通过行为训练法来培养来访者的面试技巧,提高备考信心1)全面复习前三次咨询的感受和收获,巩固咨询效果;(2)咨询师在宜宾市委党校情景实训室组织一个标准化的公务员模拟面试,对来访者进行仿真训练,不足之处给予现场指导,帮助她重新适应公务员面试情景,提高应试能力;教给她生理放松和情绪调节技巧,提高心理调控能力;(3)与来访者共同商议制定一个科学面试备考方案,帮助她合理规划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果10.咨询效果评估10.1来访者自我评估“通过这次咨询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咨询师的很多话引起我长久的反思现在想到面试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了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考试,重要的不是必须通过哪场考试,而是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每一场考试,迎接每一个挑战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心态决定成败我感觉自己又充满了信心和力量10.2 心理咨询师评估通过认知矫正和行为训练,来访者已基本纠正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客观认知,紧张和焦虑情绪得到有效改善,面试信心得到提升;躯体症状(食欲和睡眠不良)已基本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成功和失败,并开始与同事们友好相处10.3 心理测验重测结果(1)SAS:标准分50;(2)SCL-90:焦虑2.5,均提示情绪症状有效缓解,咨询目标基本实现。

参考文献:[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二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