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分析一、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日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2001 年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提出四 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即: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上述目标可以视为当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它表明了这样的价值取向:第一, 身心和谐幼儿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主要方面,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发育健全、 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幼儿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 征由于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 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 等心理意义的问题行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 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其中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点。
我们认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日标如此表述, 实际上还隐含了幼儿园健康教育包含幼儿园体育这一思想,这与许多相关的教育或体育专著 中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之中有所不同,与目前基础教育相关科目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但无 论学术界如何看待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幼教工作者都应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的基本精神,保护与锻炼并重第三,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探讨幼儿健康行为建立、 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虽然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 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是幼儿健 康教育的核心目标鉴于幼儿园体育的实施特点和规律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如生活习惯教育、饮 食营养教育、安全教育等)的实施特点和规律有着明显的区别,本书将以专门的章节论述幼 儿园体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而在论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相应内容时不再包含幼儿园体育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有: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有时从领域内容角 度分出内容分块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对幼儿的身心保健起到规范作用,也是确定相应的年龄阶段目 标及具体活动目标的依据。
幼儿园健康教育(不含体育)的总目标具体表述为: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以3〜6周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而确定的教 育目标,它对3〜6岁的幼儿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也是针对同年龄幼儿的一般要求, 为具体活动目标的制订指明了方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体育目标另述)具体 表述如下:小班:1. 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 纸巾;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2. 进誓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誓;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 饮水3. 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4. 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 识5. 知道自己的性别中班:1. 初步学会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恬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 活自理能力2. 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 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在 成人帮助下学习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4. 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 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5. 愿与父母分床而眠大班:1. 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2. 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 独立进餐的习惯3.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 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眼卫生4. 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 技能5. 知道男女厕所,初步具有性别角色意识三)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在实施前一般都有确定的目标,即使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师心中 也有设想好的目标,尽管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反应随时调整目标教 育活动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 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确定目标四) 幼儿园健康教育各层次日标的相互关系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面目标的依据,是幼儿健康教育的屉终日的。
年 龄H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化,又是制定具体活动目标的直接依据总目标和年龄目标都必须转 化为一个个具体活动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中,真正得到实现从理论上讲,若干 个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年龄目标和终极目标,每一个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是向年龄日 标和总目标迈进一步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表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述方式加以展示,一般而言有三种表述方式, 即: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所谓行为目标,就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指向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 发生的行为变化泰勒认为,行为目标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教育实践中.行为 目标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任务,更容易准确判断日标是否达成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 句式:“知道……”,"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区分……”, “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但有时儿童对于健康的态度和情感很难在短 时间内以可观察的行为预先确定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 表现山教师们常常发现,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和得到的进步往往出乎预 料,因此很难预先规定其发展变化的结果,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 反应的多元性。
譬如,大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欣赏诗歌《微笑》,讨论愿为别人 做什么(让别人高兴)中班营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参观农贸市场,说说喜欢吃的菜 表现性目标对儿童活动及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批评,它不同于行为目标,无法追求结 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牛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 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儿童可以对自己感兴趣 的问题进行深人地探究,因而产生对结果的新的设计,“尝试……”是生成性日标较为典型 的表达方式之一但生成性日标在实践中是较难确定的,因为有时无论教师还是幼儿都不知 道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或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