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饲草生产学复习资料(2022) 动科2022级《饲草生产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饲料生产通常是指植物性饲料生产,它属于第一性生产 2、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可供家畜采食的小半灌木和灌木 3、饲料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的各种作物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1)禾谷类作物:如燕麦、大麦、黑麦、玉米,粟、高粱等 (2)饲用豆类作物:如大豆、豌豆、蚕豆等 (3)饲用瓜类作物:如南瓜、饲用西瓜等 (4)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甜菜、胡萝卜、菊芋等 (5)饲用叶菜类:如甘蓝、苦荬菜、牛皮菜等 4、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 1.牲畜的质量是与草料的数量和品质有着紧密的关系 2.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建立人工草地,是解决牲畜草缺、质劣的重要途径之一 3.牧草是家畜家禽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 4.牧草可以革新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牧草是促进农牧结合的纽带 6. 牧草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5、饲料生产学的研究内容 (1) 研究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 研究促进牧草与饲料作物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本金的栽培理论与技术方法; (3) 草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4) 青绿饲料和粗饲料的加工调制和利用技术。
6、解决饲料短缺问题的可行途径 1.保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 2.改革耕作制度,加强农牧结合:广西的粮食作物-牧草(包括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至少应达成6:2:2 3.开发草地,充分发挥草地的生产潜力 4.加强饲料调制,充分利用秸秆 5.健全饲料工业体系,提高饲料报酬 6.调整畜禽布局,进展节粮型畜牧业 7.积极开展饲料科技的研究 8.制定有利于进展饲料生产的政策 其次章 牧草和饲料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和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和生产劳动因素等条件的综合其中生产劳动因素在上述4类因素中居关键地位,由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可以对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或抑制、改造或创办的作用 2、研究和掌管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意义 (1)是制定牧草和饲料作物栽培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之一; (2)设法改善环境条件,以得志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3)充分发挥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态适应潜力,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潜力。
3、光饱和点:在—定的光强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但光强增加到确定程度后,持续增加光强,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这时的光强叫做光饱和点 4、光补偿点:另一方面,光强下降时,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逐步接近,当光强减弱到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全部为呼吸作用所消耗时,这时的光强叫做光补偿点 5、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因素有哪些?请用“牧草、饲料作物与环境是辩证的统一体”的观点分析它们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1) 光、温度 、水分、 空气、矿物质元素 (2) 上述诸因素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起着综合作用各个因素对于植物都很重要,彼此间具有不成代替性,但有的因素在确定条件下又可能属于主导地位 (3) 在饲料生产实践中应尽力找出当地当时影响光合强度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措施,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牧草和饲料作物产量 6、所谓生长,是指植物细胞数目的增多与原生质量的扩大,表现为植株个体的体积与重量不成逆的增加所谓发育,就是植物在量变的根基上发生一系列阶段性的质的变化,表现为植物生理形态上的转变,更加是由养分体转向生殖体,开花坚固,繁衍后代生长是量的积累,发育是质的转变,两者不是同一现象。
7、 什么叫植物生长的大周期?了解它有何意义?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管是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的生长速度,都表现出“慢一快一慢”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生长的大周期 为了促进植物器官的生长,务必在生长快速到来之前采取措施,假设在生长速度开头下降,器官及株型建成的时候,才采取措施,往往收效甚微,至不起作用 8、 如何理解养分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性?它对饲料生产有何意义? 养分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展现早熟但是,养分器官生长过旺,生殖器官展现贪青迟熟、落花、落果等现象 生殖器官对养分器官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大量坚固后经常展现提早衰亡的现象因此,要适当摘除花芽 牧草和饲料作物要求多施氮肥、多灌水,促进养分器官旺长,制止过早抽薹经常放牧或刈割能限制生殖器官生长,促进养分器官生长,使草地牧草和饲料作物长期保持青绿状态 9、 什么叫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回响,植物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大量植物在开花之前,要求每天有确定的光照与黑暗的时数,才能开花坚固,叫光周期现象植物完成光周期现象,除了要求适当的温度、水分、氧气与矿物质养分外,光照是抉择性因素。
(1)长日照植物-要求每天的最短日照时数为14小时,高于这个限度,每天日 照愈长开花愈早;一般起源于北方的种和品种大多属于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要求每天的最长日照时数为12小时,日照高于这个限度便延迟开花或不开花;一般起源于南方的种和品种大多属于短日照植物 (3)中间型植物-对每天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只要其他条件适合,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由于长期引种驯化,某些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的种和品种,如四季豆、甘薯、聚合草、苏丹草、牛尾草、串叶松香草 10、生育时期:指牧草饲料作物一年中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也就是说在牧草饲料作物全生育过程中,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而划分为几个生育阶段 一.禾本科牧草和饲料作物 (1) 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 以日/月表示 (2) 出苗期及返青期:种子萌发后,幼苗露出地面称为出苗,有50%的幼苗露出地面时称为出苗期,有50%的植株返青时为返青期 (3)分蘖期: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 (4) 拔节期:植株的第一个节露出地面重1一2厘米时为拔节期。
可用手指由基部向上摸测抉择,或剥开鞘叶表明之 (5) 孕穗期: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花被包在剑叶叶鞘中而未显露出来,茎秆中上部呈现纺缍形, 50%植株展现剑叶为孕穗期 (6)抽穗期:幼穗从顶部叶鞘中伸出叫抽穗,当有50%植株的幼穗从顶部叶鞘中伸出而显露于叶外时为抽穗期 (7) 开花期:穗中部小穗花瓣张开,花丝伸出颖外,花药成熟散粉,具有授精才能当有50%植株花瓣张开,花丝伸出颖外时为开花期 (8)成熟期: 禾草授粉后,胚和胚乳开头发育,举行养分物质转化、积累,这个过程叫成熟禾草种子成熟分以下三个时期a.乳熟期:穗籽粒已形成并接近正常大小,淡绿色,内部弥漫乳白色液体,含水量在50%左右,当有50%植株的籽粒内弥漫乳汁,并接近正常大小为乳熟期b.蜡熟期:穗籽粒和颜色接近正常,内具蜡状硬度,易被指甲划破,腹沟尚带绿色,茎秆除上部2-3节外,其余全部黄色,含水量裁减到25%-30%当有50%植株籽粒颜色接近正常,内具蜡 状物时为蜡熟期c.完熟期:茎杆变黄,穗中部小穗的籽粒已接近本种(品种)所固有的外形、大小、颜色和硬度当80%以上的籽粒变黄、坚硬时为完熟期 (9)枯黄期:植株叶片由绿变黄变枯,叫枯黄,当植株的叶片达2/3枯黄时为枯黄期。
(10)株高:每小区选择10株测量从地面到植株最高部位(芒除外)的十足高度只于孕穗期和完熟期测定 二、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 (1)出苗期(返青期):幼苗从地面展现叫出苗,有50%的幼苗出土后为出苗期越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越冬后萌发绿叶开头生长的日期为返青期 (2)分枝期: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为分枝期 (3)现蕾期:植株叶腋展现第一批花蕾为现蕾,有50%花蕾展现时叫现蕾期 (4)开花期:在花序上展现有旗瓣和翼瓣张开叫开花,有20%的植株开花叫做开花期,有80%的植株开花叫开花盛期 (5)结荚期:植株上个别花朵萎谢后,挑开花瓣能见到绿色幼嫩豆荚在花序上形成,叫结荚,有20%植株展现绿色荚果时叫结荚初期,有80%植株展现绿色荚果时,叫做结荚盛期 (6)成熟期:植株上荚果脱绿变色(黄、褐、紫、黑等色),籽粒呈本种(品种)所固有的外形、大小、色泽和硬度,用手压荚有裂荚声,有些种摇动植株有响声 1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得志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他生活条件的才能。
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12、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两种:自然肥力:是在确定的气候、地形、母质、生物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与土壤自身的物质组成和自然环境影响紧密相关人为肥力:是由于人类对土壤举行耕作、施肥、浇灌等各项农艺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肥力,这种肥力包括人类直接添加给土壤的各种肥力因素和因耕作活动促进土壤潜在肥力向有效肥力转化两大片面人为肥力起主导作用,所以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务必研究栽培技术,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才能达成季季增产,年年丰收的目的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