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断问世,但是第一、二、三和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与特点亦各异,为了使临床更好和更合理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本文重点介绍了头孢呋辛的一些临床应用情况头孢呋辛(cefuroxime)为第二代头孢菌素,临床上常使用的片剂是头孢呋辛酯(cefuroximeaxetil),注射剂为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sodium)头孢呋辛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以及部分厌氧菌疗效显著,甚至对耐甲氧西林的产酶株也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药物不良反应较低,不仅在临床用于抗感染的治疗,而且在术后抗感染治疗和手术预防感染中疗效非常明显1.作用机制与抗菌谱头孢呋辛作为头孢类抗菌素,主要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于细菌转肽酶和羧肽酶,从而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引起细菌细胞壁破损缺陷,导致细菌的死亡由于它优先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3(PBP3),在细胞增殖期抑制交联壁的生成,所以它对繁殖期细菌更为有效头孢呋辛钠是水溶性的、静脉滴注给药,其7位侧链上接甲肟基,这一特殊的化学结构大大增强了B-内酰胺环母核对酶的稳定性,扩大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头孢呋辛酯是头孢呋辛口服有效的前体药物(1-醋酸乙酯),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经肠粘膜或血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后释放出头孢呋辛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头孢呋辛对革兰阳性菌及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者)、表皮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奈瑟球菌属(包括产B-内酰胺酶者)、克雷白菌属、肠杆菌属、志贺菌及百日咳杆菌等,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普通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有中等强度抗菌作用,但对绿脓杆菌无效头孢呋辛酯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显示[1],头孢呋辛酯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表葡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莫氏卡他球菌及大肠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等,敏感率均在90%以上;对于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和链球菌,以及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等其MIC90值多介于32〜128mg.L-1之间,见表12.药代动力学特征头孢呋辛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体内吸收良好,组织分布广泛张婴元[2]等人报道:8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0〜43岁,平均体重55.81kg,每日分3次给药每次头孢呋辛钠0.75g,分别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推注(5%葡萄糖溶液40ml稀释后10min内注完);静脉滴注0.75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于30min内滴注完)。
每次给药后分别于不同时间采取血、尿标本,采用微生物琼脂弥散法测定血、尿药物浓度血药数据经计算机拟合,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头孢呋辛钠静注及静滴0.75g后血药峰浓度分别为32.14,89.06和63.11mg.L-1肌注峰浓度于给药后20〜45min内到达,平均达峰时间为0.47h,静注与静滴即刻可达峰值浓度肌注、静注和静滴的消除半衰期(T1/2B)分别为1.48,1.05和1.19h肌注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达98.89%实验证实各种给药途径的表观分布容积(Vd)为0.34〜0.37L.kg-1,资料显示该药可分布于胸水、关节腔液、胆汁、痰液、骨组织,在脑膜炎时可进入脑脊液中,并可分布于房水中头孢呋辛钠以肌注、静注及静滴给药后,大部份药物以原形自药中排泄,24h内分别排出给药量的91.61%,96.30%和97.66%肌注后尿中排出较静脉给药略微缓慢,尿峰浓度可达2,000mg.L-1左右,8h后仍可超过50mg.L-18名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静滴头孢呋辛钠25mg.kg-1后,2h后取50ml脑脊液测定,达峰浓度75.22±12.97mg.L-1,12h后达峰浓度6.95±1.70mg.L-1,消除半衰期3.70±0.37h,表观分布容积0.34±0.05L.kg-1,消除率0.079±0.016kg.h.L-1,脑脊液浓度为4.95±2.8mg.L-1,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1±6.1%,表明了头孢呋辛钠在新生儿体内维持有效浓度时间较长,脑膜通透性也较强,用药间隔12h较好,用于新生儿的抗感染治疗疗效明显[3]。
10名肺炎患者口服头孢呋辛酯,单剂量500mg,多剂量为每12h间隔口服500mg,共服4次,测定其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达峰时间2.72±0.13h,达峰浓度6.13土2.07mg.L-1,表观分布容积23.89±4.79L,消除半衰期1.85±0.22h,消除速率0.38土0.04h,总清除率为14.66±3.34L.h-1,滞后时间1.88±0.07h头孢呋辛酯在健康人体内的清除率为18.1(11.3〜27.3)L.h-1,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由于病人对头孢呋辛酯的清除减慢,半衰期明显长于健康人,而且由于明显滞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食物对该药的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餐后30min口服头孢呋辛酯500mg,每12h一次,临床疗效明显,也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4]在24名健康志愿者中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口服单剂量国产头孢呋辛酯及进口头孢呋辛酯(西力欣)各500mg后,进行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及生物等效性研究,服药间隔为1周血药浓度测定采用微生物法国产头孢呋辛酯及进口头孢呋辛酯(西力欣)的实测平均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3±0.33h和2.13±0.54h;平均峰浓度Cmax分别为3.97±0.55和4.16±0.67mg.L-1;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14±0.13及1.15±0.15h。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0.57±1.91及10.60±1.97mg.h.L-1;国产头孢呋辛酯与进口头孢呋辛酯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0.6±13.1%Tmax、Cmax与AUC0-t经生物等效性检验P<0.05结果提示国产头孢呋辛酯与进口头孢呋辛酯相比,其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6±13.1%,且两制剂具生物等效性[5]3.临床疗效本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五官、骨和软组织、女性生殖系统等部位的感染,并对败血症和脑膜炎有效头孢呋辛体内极少代谢,大部分以原型形式排出体外,因此在尿中有很高的浓度,抗尿路感染的疗效也很显著呼吸道感染头孢呋辛作用强、抗菌谱广,适用于临床常见的各类呼吸道感染每日给予头孢呋辛钠2.25g静滴,在痰液和支气管分泌物中浓度可达0.1〜2mg.L-1,该浓度足以抑制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应用头孢呋辛钠,再配合头孢呋辛酯进行呼吸道感染的序贯治疗,疗效更明显一些付完珍[6]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使用头孢呋辛钠每天2.25g,分2〜3次静脉滴注,静脉给药6d后,改用头孢呋辛酯250mg口服,每日二次,总疗程12.0±1.2d,痊愈率62%,显效33%,总有效率95%,细菌清除率94%,使用过程中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殷凯生[7]报道头孢呋辛酯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其用药后最高体温降低1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16±1.13d,而平时时间为2.14±3.16d,并对细菌的敏感率100%,临床疗效与文献报道类似3.1 尿路感染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26例平均年龄为76岁的老年尿路感染病人,每天静注2.25g头孢呋辛钠(其中6人合用庆大霉素),治愈或症状改善达21例22名使用其它抗生素治疗失败改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病人组中,每天使用头孢呋辛钠2〜4g治疗,14人治愈也有报道,25名由头孢噻吩耐药菌引起的急性或复发性肾盂肾炎的病人每天使用2〜4.5g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治疗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肾区叩痛等症状、体征的平均消失天数和消失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疗效,与头孢呋辛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报道相一致[8]3.2 妇科感染头孢呋辛钠治疗盆腔炎的研究观察中,57例盆腔炎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31.5岁,1.5g头孢呋辛钠静滴,每天二次,疗程7〜10d,57例患者痊愈率73.68%,显效率为15.78%,总有效率达89.47%,其中28例患者为应用氨苄西林治效无效后而改用头孢呋辛钠的,其临床有效率亦达85.71%在另一项考察头孢呋辛钠于术前或术后使用预防部宫产感染的研究中,术前组于术前20〜30min单次冲击性静滴头孢呋辛钠1.5g,术后组于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开始每日静滴头孢呋辛钠0.75g,每日两次,平均静脉用药3.35土0.8d,停滴后配合使用片0.25g,口服,每日三次。
结果表明退热时间术前组(1.27±1.24d)较术后组(2.00±1.05d)显著缩短(P<0.05),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术前给药预防效果优于术后组[9]3.4儿科感染感染是儿科治疗中的常见与多发病,更是新生儿疾病中的致命性因素之一治疗手段多采用抗感染药物,但由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在体质上的特异性,病性急骤发展而病原菌却一时难以判断,因此有必要选用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尤其耐酶)的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具有低毒、广谱、耐酶的抗菌特性,可应用于儿童以及新生儿的治疗陶美娣[10]等人在使用头孢呋辛钠与头孢拉啶和氨苄西林的对照研究中,将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头孢呋辛钠50〜100mg.kg.d-1,分2次静脉滴注;头孢拉定与氨苄西林分别采用50〜100mg.kg.d-1和100〜150mg.kg.d-1分2次静脉滴注,5d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头孢呋辛钠组显效、有效48例,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52%,且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观察中,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头孢呋辛钠与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组100〜200mg.kg.d-1;对照组年龄<3个月小儿,氯霉素100mg.kg.d-1,氨苄西林250mg.kg.d-1;大于3个月的患儿,氯霉素100mg.kg.d-1,青霉素80万u/kg.d-1,两组疗程均为三周。
结果显示[11],使用头孢呋辛钠可缩短发热及病症持续时间,并且并发硬膜下积液及后遗症发生率发面,头孢呋辛钠明显优于氯霉素+(氯苄)西林的传统疗法另外,头孢呋辛酯在治疗儿童中耳炎疗效也较显著[12]3.5淋病头孢呋辛在体内基本不被代谢,90%以上的原物以原形自尿液中排出,淋球菌对于头孢呋辛极敏感,所以头孢呋辛适应于淋病,尤其是淋球菌尿道炎的治疗在给非并发症性淋病患者单剂量肌注1g头孢呋辛钠,320名男性患者中有98.4%的病人清除了原发病菌,182名女性患者中有效率也达成97.2%但在淋病性尿道炎患者中,约40%合并有前列腺炎和精囊炎这类病例,全身用药难以痊愈,临床上用头孢呋辛钠0.75g经B超引导下,注入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内单次治疗7〜10d后,病人症状基本缓解,治疗后15d前列腺穿刺抽吸液检查,均未发现淋球菌[13]4.头孢呋辛外科中的预防性治疗抗微生物感染的预防性治疗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临床上的预防用药多用于心脏、胃肠道、妇产科、头部和颈部、神经外科、眼科、矫形、泌尿、血管、携带人造关节、污染等手术在对预防剖宫产感染中,术前与术后用头孢呋辛钠并作比较,选择性剖宫产与非选择性剖宫产作比较,结果是:在选择性剖宫产,术后最高体温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退热时间术前组(1.27±1.24d),较术后组(2.00±1.05d)显著缩短(P<0.05)。
在非选择性剖宫产,术后最高体温及退热时间,术前(37.21±0.27C;1.33土1.22d)较术后组(37.87土0.39C;2.70±1.25d)明显降低(P<0.001),明显缩短(P<0.05)两组中无产褥病例、产褥感染及药物不良反应表明: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术前给药预防效果优于术后给药,而且术前给药有利用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复原此外,在预防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白细胞数目的改变说明了在预防感染有明显的疗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