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4、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学难点:1、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2、领悟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并谈谈当矛盾降临之时, 谁主动承担责任来化解,又是如何化解的呢?导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二、初读课文,让学生谈谈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内容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2)中年人的责任感;( 3)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5)互敬互爱的一家人三、再读课文,说说你最欣赏作品中的哪个人物,并说说理由,建议采用跳读的方式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四、研读赏析1、这个和美的家庭发生了什么矛盾?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2、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为什么这样说?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 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表达我对母亲、 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3、从“我”的决定看出了什么?孝儒家传统文化在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讲究家庭生活以孝为先尊老爱幼矛盾时以“孝”为重因为前文交代“母亲又熬过了一个的冬天” , 看出母亲年纪已高, 作者不愿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家有老人,是个宝这样做同时能也给儿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作用4、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妻子温柔贤惠; 儿子天真活泼, 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 在爸爸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5、想象一下如果父亲做出了另一个决定,那么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 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6、如果你是作品中的“儿子”,你会不会支持父亲的决定?7、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二人背得吃力吗?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呢?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 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 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 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 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 对小的爱护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五、鉴赏句子、段落(1)写景的句子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第 4 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 这是对全文的铺垫, 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第 7 段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 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六、教师小结: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平时身体力行, 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五、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朱自清背影、冰心纸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孟郊游子吟2、收集关于赞颂父爱母爱的名家名句例如: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3、制定一个计划,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六、教学反思师生的互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问答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最恰当的时机,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深层的理解,让学生形成新的情感认识, 从而在有效的互动教学中触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