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哈工程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0.51KB
约47页
文档ID:532904831
哈工程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_第1页
1/47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1 引言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展示了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并全面反映了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本论文规范按照《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以及《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T1.1-1993)制定本论文规范适用于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规范已经规定的内容除外)和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我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以及特殊说明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求基本一致2 基本要求2.1撰写依据除论文的语言文字须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外,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在本规范的“附录A 相关标准”中列出了一些常用标准2.2论文字数 博士学位论文,理工类学科:6-8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8-10万字;硕士学位论文,理工科:3-4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4-5万字。

2. 3论文结构及各部分要求 请参见“附录F学位论文结构图”2.3.1前置部分前置部分包括封面、扉页、论文原创性声明、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题目要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扉页、摘要、关键词应有中英文两种插图和附表清单不是必选项,只在图表较多时使用2.3.2论文主体部分 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包括绪论(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个人简历(个人简历仅对在职人员和在职研究生要求)主体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核心,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等有很大差异,故不对主体部分中论文正文内容作统一规定但要求明确指出本论文的创新点或实际应用之处文中引用的他人研究成果部分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论文主体部分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实事求是,简练可读建议包含以下内容:总体研究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实验和观测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数据处理及分析、理论分析2.3.3附录部分(必要时) 对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于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学位论文的内容,可作为附录。

2.3.4结尾部分(可以没有)结尾部分可以提供有关输入数据和索引3.具体编写格式3.1封面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到保护作用封面包含以下内容:a.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和《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b.密级和编号 若论文内容属保密范围,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并注明为正本或副本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c.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名称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字,并尽量不设副标题题名应标注于封面偏上正中位置,并在其正上方注明“555士学位论文字样”(“555”指所获硕士或博士学科门类,如管理学硕或管理学博)若作者为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还应在上述文字和论文题目之间注明“(在职人员)”字样d.作者姓名e.导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不可简写f.学科、专业名称 按二级学科填写,若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或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则按一级学科填写g.学位授予单位 在封面下部居中写明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3.2扉页 扉页提供整个学位论文有关信息的详细说明,扉页包含封面中的各项内容,并且还包括以下内容:a.申请学位级别 应写明学科门类、学位级别b.论文提交日期c.论文答辩日期d.作者所在单位 本校学生填所在院(系),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 或在职研究生填写本人所在单位。

英文扉页不注密级和编号,其他内容与相应中文内容一致3.3摘要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信息摘要内容要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除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特殊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号要求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3.4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要求相同3.5目录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5.5.5)参考文献攻读´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个人简历(仅对在职人员和在职研究生要求有此要求)附录(可选项)索引(可选项)3.6插图和附表清单(可选择)如果论文中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3.7章节编排论文主体部分分章节撰写,每章另起一页除绪论(引言)外正文每一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绪论(引言)一般作为第一章,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个人简历、附录、索引不编排章号。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用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即1、1.1、1.1.1……的形式层次一般不大于四级3.8绪论(引言) 绪论(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3.9正文3.9.1编码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序号或就全文统一依序编排其标注形式为:图2.1、表3.2;附注1);文献[4];式(3-5)等3.9.2数字 按国家语言学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3.9.3公式 正文中的公式应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空两格写文字,公式居中写公式末尾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序号写在右边,并加圆括号,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较长公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等号(=)或加(+)、减(-)、乘(5)、除(÷)等运算符号后断开转行,上下行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公式中符号的含义和计量单位应注释在公式的下面每条注释应另行书写,移行时,与其开始写文字的位置对齐例:第二章第一个公式: ¦ = (2-1)式中: ¦ ----- 频率,MHzL ----- 电感量,HC ----- 电容量,PF 3.9.4插图插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等第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序置于图下,图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图名后不加标点符号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博士学位论文还应在中文图名下注明相应的英文图名插图应与正文的内容紧密配合,插图和有关图形符号符合制图、图形符等有关标准规定插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插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的一致表示函数关系的曲线图,如有确定曲线的函数式,则应在有关条文中,或在图的下方,或在图中适当位置写出曲线图内,不应有过多的空白,如果曲线不占其整个面积,应当将图截短,只保留有曲线的坐标部分若条件允许,插图要用相应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3.9.5插表表序与表名书写于表的正上方,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博士学位论文还应在表名下注明相应的英文表名表格的上部和下部用粗实线闭合,左、右两侧不加竖线闭合在表格横向狭而长,排版时幅面宽度不够时,可将表格分为两段,用细双线接排在一页内见表3.1) 表3.1 555555555555 mmabcdefABg hijklAB 表3.2 55555555555m/tH/mBKLH1H轮压MmPa 表3.3 5555555555 mm规格ABHLm/Kg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基本尺寸极限偏差100100-4 ±0.110±0.38.520015020650±0.423.5300200301070±0.575.6400-4015100±.06120.7表格中各栏参数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应将单位写在表的右上角(见表3.1);如计量单位不同时,应将单位分别写在各栏参数名称的下方。

若相邻参数采用相同的单位时,可合并写在它们共同的单位栏内(见表3.2);如表格中大多数的计量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写在右上角,将其余的少数单位写在有关栏内(见表3.3)当插表太宽,无法在该页横排时,可以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放置3.9.6文献引用形式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文献编号置于方括号中与正文排齐,字号大小与正文相同3.9.7科技术语和缩略词 科技术语和缩略词应采用国家标准标准中未规定的要按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公布的规定执行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首次出现的特殊科技术语和缩略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3.9.8物理量名称和符号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应符合国标GB1434-78《物理量符号》、GB3100-82《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82《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2.1-1993到GB3102.13-1993(名称请见附录A)的规定,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应统一3.9.9物理量计量单位(打印) 计量单位及符号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