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座 胎座(P1acenta) 胚珠着生的心皮壁部位,往往形成肉质突起,称为胎座(P1acenta)胎座一般位于心皮的腹缝线上心皮数目与联合状况的不同产生了多种胎座类型: 边缘胎座(marginal placentation):单心皮或多心皮离生雌蕊,子房1室,胚珠沿心皮边缘着生,如豌豆、黄芪、甘草边缘胎座是由单心皮的边缘愈合形成的 侧膜胎座(parietal placentation):多心皮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于每一心皮的边缘,如黄瓜、紫花地丁侧膜胎座的形成可能源于多个张开心皮的边缘彼此联合 中轴胎座(axile placentation):多心皮合生,子房多室,心皮的腹缝线向内卷入在中央融合形成中央轴,胚珠着生于每一心皮的内角上(即中轴上),如桔梗、百合、西红柿等中轴胎座的形成可能源于多个边缘愈合心皮的在靠近中央的位置彼此联合 特立中央胎座(free central placentation):多心皮合生,子房1室,中轴由子房腔的底部升起,但不达于子房顶,胚珠着生于此轴上,如石竹科、报春花科植物特立中央胎座是由于具中轴胎座的子房室间隔膜消失演化形成的 基生胎座(basal placentation):胚珠着生于子房底部,如向日葵。
顶生胎座(apical placentation):胚珠着生于子房顶部而悬垂室中,如桑基生胎座与顶生胎座可能源于特立中央胎座的大部分消失,也可能源于侧膜胎座的大部分简化 花被:具花萼与花冠的总称,特别是萼、冠形态相似不易区分时,则称为花被,如木兰、百合、黄精等1、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位于花最外层,常呈绿色叶片状有离生萼、合生萼、距、早落萼、宿萼、瓣状萼、副萼、整齐萼、不整齐萼之分,有膜质、冠毛等变化2、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内侧,是花中最显眼的部分有离瓣花冠、合瓣花冠、距、副花冠等花色绚丽多彩,无色素时,为白色,吸引动物传粉3、花被卷迭式:花被各片之间排列形式与关系,称之为花被卷迭式, 在花蕾将绽开期最明显常见类型:镊合状(内向镊合、外向镊合)、旋转状、覆瓦状、重覆瓦状、下行覆瓦状、上行覆瓦状等四)雄蕊群:一朵花中全部雄蕊全称一般着生于花托上,花被内侧,合瓣花则生花冠上称贴生或冠生一般是花瓣同数或倍数,超过10枚称“∞”分为花丝、花药两部分花丝:是雄蕊基部细长柄状部分,下部着生在花托上,或花被基部,上部支柱着花药,长短不一花药:花丝顶端膨大的囊状体,常由4个或2个药室或花粉囊组成,分为2半,中间为药隔。
花药开裂方式纵裂、孔裂、瓣裂、横裂花药着生方式有全着药、基着药、背着药、丁字着药、个字着药、广歧着药等2、雄蕊类型:包括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等,另外尚有:附瓣雄蕊、外轮对萼生雄蕊、外轮对瓣生雄蕊、内向雄蕊、外向雄蕊、向心发育雄蕊、离心发育雄蕊、不育雄蕊五)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1、组成:子房:膨大部分,着生花托上花柱:子房顶部,与柱头相连,粗细长短不一柱头:花柱顶端,圆盘状,羽毛状,具乳头状突起,不光滑并分泌粘液,有利于花粉固着与萌发2、类型:雄蕊是由心皮构成的,心皮是为适应生殖的变态叶边缘相当于叶缘,卷合时的合缝线称腹缝线,背部相当于中脉部分称背缝线,胚珠常着生在腹缝线上有单雌蕊、离生心皮雌蕊、复雌蕊之分复雌蕊心皮数判断:a、柱头或花柱的分裂数目b、子房上的主脉;c、子房室数(心皮向内卷入形成与心皮数目相等的子房室数,但也有被假隔膜完全或不完全分隔为2的现象,可由腹缝线来确定)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 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花。
当缺少内轮或外轮花被时,可形成单被花,而花被完全缺少时,形成裸花当雄蕊或雌蕊缺少时,可形成单性花,而当雌、雄蕊都缺失时,为中性花或无性花二、 花托和花被的形态变异 花托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图39-1),结合典型植物花托形状,加以比较观察 1.柱状花托柱状花托见于玉兰花中毛茛的花托则较短,呈半球形均属较原始类型 2.花托扁平或微凸多数被子植物,如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等植物的花托已进一步缩短,并稍扩大成扁平圆盘状,花的各部分以轮生方式排列着生于花托之上 3.杯状花托:桃花或山桃花的花托为典型的杯状花托,花托中央凹陷 4.瓶状花托梨亚科、菊科植物以及葫芦科植物的雌花多具瓶状花托,即花托进一步下陷成瓶状,将子房包埋于其中 (二)花萼形态的变异 花萼是萼片的总称,为外轮花被萼片通常绿色叶片状,具有与叶片相似的内部解剖结构,有表皮细胞、大量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和维管束在花蕾期,花萼起保护花的其它各部分的作用一般在开花后,萼片即行脱落;部分植物的花萼可一直保留至果实成熟,称为宿存萼,如茄子、番茄、柿子等的萼片宿存萼有保护幼果的作用 花萼的形态变异大致有下述几种情况(图39-2): 1.离生花萼萼片彼此分离,如实验三十七中观察的毛茛、桃等植物的花萼,即为离生花萼。
2.合生花萼萼片彼此联合,其联合程度可有不同合生花萼下端结合部分称为萼筒,上端分离部分称萼齿或萼裂片,如实验三十八中豌豆的花萼一些植物合生花萼的萼筒部分伸长成一细长的中空管子,称为距观察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或飞燕草(Consolida ajacis)的花萼,可见萼筒伸长成距 3.花萼呈花瓣状多见于单被花,缺花冠,萼片大,并有一定颜色,类似花瓣,如实验三十八中绣球花的花萼 4.花萼成冠毛状或钩刺状观察蒲公英的果实,其上端的冠毛是由萼片随果实的成熟发育而成,可带着种子随风飘飞鬼针草( Bidens bipinnata)的萼片成钩刺状,可附于动物身体上,借以传播种子 5.副萼实际上是由花的苞片构成实验三十八中棉花花朵最外层有由三张大苞片构成的副萼副萼对花蕾和幼果也有保护作用 (三)花冠类型 花冠是花瓣的总称,为内轮花被花冠常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是花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根据花瓣是否联合,将花区分为离瓣花和合瓣花两大类离瓣花各花瓣彼此分离;合瓣花则花瓣相互联合,其联合的程度也有不同,可部分联合或全部联合花冠的形态变异很大,形成了各种花冠类型花冠类型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般同一科植物常具有相同的花冠类型有些植物科的名称就是以花冠类型命名,如十字花科、唇形科等现将常见的花冠类型介绍如下,要求结合观察典型植物的花和挂图,了解主要花冠类型的形态结构特点: 1.十字形花冠萝卜、白菜、二月兰等十字花科植物的花均具有典型的十字形花冠其特点是花瓣四数,离生,每一花瓣下部细长成瓣爪,四片花瓣作十字形排列(图39-3,A) 2.蝶形花冠蝶形花冠在豆科植物中最为常见豌豆、大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紫藤(Wisteria sinensis)、槐( Sophora japonica)等植物均具蝶形花冠其花冠有五个离生的花瓣,各花瓣形态不同,如在实验三十八中所见的豌豆花,其最外面的一片大花瓣称为旗瓣,两侧为一对翼瓣,中间两片稍有联合,成一龙骨状突起,称为龙骨瓣五片花瓣相互配合,组成一美丽的蝶形花冠(图39-3,B) 3.唇形花冠药用植物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薄荷(Mentha haplocalyx),及花坛中常见的一串红(Salviasplendens)等植物具唇形花冠其花冠由五个花瓣合生而成花冠基部联合成筒状,上部分离成为不整齐的两个裂片,形似上、下唇,分别称为上唇和下唇。
一般上唇二裂,下唇三裂,有时上、下唇裂口不明显此类花冠即为唇形花冠(图39-3,C) 4.漏斗状花冠在庭园的篱笆上及道旁常见的具缠绕茎,开白色、粉红色或蓝紫色花的牵牛(Pharbitis bederacea)、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等植物的花具漏斗状花冠花瓣一般为五数,全部联合成一长的花冠筒,花冠筒自基部向上逐渐扩大成漏斗状(图39-3,E) 5.钟形花冠钟形花冠与漏斗状花冠相似,花瓣一般为五数,合生成一花冠筒不过钟形花冠的花冠筒较短而粗,上部稍扩大,呈钟形桔梗科的沙参(Adenophora stricta)、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等植物具钟形花冠(图39-3,F) 6.高脚碟状花冠高脚碟状花冠也由五个花瓣合生而成,花冠下部联合成细筒状,其上部骤然呈水平状展开,形状如一高脚碟子气味幽雅的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花和具缠绕茎开有美丽小红花的茑萝(Quamoclit pennata)等植物的花冠都是高脚碟状花冠(图39-3,D) 7.管状花冠花瓣五数,合生成管状,上部无明显扩大。
菊科植物向日葵、菊花等头状花序的中央部分为管状花,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的头状花序中全部着生管状花(图39-3,H) 8.舌状花花瓣五数,合生花冠仅基部少部分联合成管状,稍往上则靠一侧联合成一扁平舌片状,舌状片顶端作齿裂如菊科植物中蒲公英、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等的头状花序中全部为舌状花向日葵头状花序的边缘花也为舌状花(图39-3,G) 9.辐状花冠茄科植物如茄、枸杞等植物具辐状花冠五片花瓣仅基部联合,形成一短粗的花冠筒,花瓣的中上部仍保持分离,裂片自中下部向四周作辐射状扩展,使花冠呈车轮状,称为辐状花冠(图39-3,I)三、 雄蕊和雌蕊的形态变异 本实验结合实物、挂图和模型观察,介绍雄蕊和雌蕊的形态变异 (一)雄蕊的形态变异 1.雄蕊类型一般每朵花中有多个雄蕊,总称为雄蕊群多数植物花中的各个雄蕊彼此分离,花丝长短大致相等但一些植物的雄蕊由于花丝长短不同,花丝、花药的联合或分离情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雄蕊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 (1)二强雄蕊 一朵花中有四枚雄蕊,其中二枚雄蕊的花丝较长,另二枚花丝较短(图40-l,A)观察唇形科植物如益母草、夏至草(Lagopsis supina)等植物的雄蕊。
(2)四强雄蕊 一朵花具六枚离生雄蕊,其中四枚雄蕊的花丝较长,另二枚雄蕊的花丝较短(图40-1,B)观察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萝卜、二月兰等植物的雄蕊 (3)单体雄蕊 雄蕊数目多数,其花丝部分联合,而花药仍各自分离(图40-1,C)实验三十八中已观察的棉花,和锦葵科其它植物如扶桑、蜀葵(Althaea rosea)等植物的雄蕊 (4)聚药雄蕊 雄蕊数目多数,花丝各自分离,花药相互联合在一起,形成聚药雄蕊(图40-1,F)观察菊科植物向日葵、蒲公英等植物的雄蕊 (5)两体雄蕊 如实验三十八已观察的豌豆花的雄蕊即为两体雄蕊其十枚雄蕊中,九枚雄蕊花丝相互联合而花药分离,另一枚雄蕊单生(图40-1,D)多数豆科植物具两体雄蕊 (6)多体雄蕊 雄蕊数目为多数,分成若干组,每组雄蕊的花丝部分联合,上部花丝和花药仍保持分离,形成了多体雄蕊(图40-1,E)如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的雄蕊 2.花药开裂方式当花粉成熟时,花药以不同方式开裂,散出花粉最常见的花药开裂方式是纵裂,即花药沿药室的纵轴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