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4.50KB
约7页
文档ID:207588468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7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是人类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本课学习的第二种方式——“和平交往”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旋律与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相呼应二、课程标准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争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从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类文明的和平交往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的张骞远赴西域,开辟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展示:张骞 马克﹒波罗(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 回望文化交流的历程-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教师:刚刚学过的东方文明我们仍历历在目,西方文明我们还记忆犹新大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古国,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诞生了希腊早期文明,后来文明中心又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那么东西方文明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传播和发展的呢?展示: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学生:找出东西方的三条主要商路教师: 第一条: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开辟的以 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第二条:由元大都经过海路到达亚洲东海岸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再由水路运到西欧第三条:由海路到红海,再由陆路到达埃及亚历山大港,再运到西欧思考:通过这些商路,东西方各国有哪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学生: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到西欧,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教师:和中国往来最多的是什么人?学生:阿拉伯人讨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a)阿拉伯人足迹遍亚、欧、非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 b)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廷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还把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

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 c)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阿拉伯人把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一一译成阿拉伯文,主要如《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等,还翻译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4至前3世纪之交)的《几何原本》,以及阿基米德(前287-212)等多人的作品教师:阿拉伯人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他们不仅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注意吸收别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我们来看阿拉伯世界精神领袖穆罕默德的一句话展示: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思考: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创造的?为什么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学生: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9十个数字和十进位计数法后来阿拉伯人学会0~9的计数方法并对其加以改造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讨论: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1-10这十个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有何作用?学生:早期人类记载数量的方法是结绳、刻木。

例如,被人借走10碗豆子,就在木头上刻10刀数量少的时候还好记,数量多了以后就很麻烦了教师:我们想象出许多种方法表示数字,但都没有阿拉伯数字简单快捷因此,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教师:现在又有哪些计数方法呢?学生1: 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 、VIII、IX、X学生2:中 文:一(壹)、二(贰)、三(叁)、四(肆)、五(伍)、六(陆)、七(柒)、八(捌)、九(玖)、十(拾)学生3:英文: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过渡: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中,阿拉伯人起了一个沟通和纽带的作用,但是西方人也有直接来到东方,来了解东方的文明与神秘,他就是马可•波罗第二篇章 寻觅文明交流的使者----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教师:马可波罗,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17年,是什么吸引他来的呢?展示: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

忽必烈重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学生: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中国的海陆交通十分发达小结:对,元朝国力强盛,便利的交通,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向往者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马可波罗,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展示: 马克﹒波罗一行离开威尼斯教师:根据马可•波罗在中国的经历和见闻整理出的《马可•波罗行纪》,可以说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中国文明之光展示: 《马克﹒波罗行纪》强调:《马可波罗行纪》,又叫《东方见闻录》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游纪实,兼及途径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

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展示:马可﹒波罗东来与西行路线学生:《马可波罗行纪》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富有展示: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海港…假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的话,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印度:一个国王“项上带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之类的……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粒 ……臂上……腿上,甚至脚趾亦然 节选《马克﹒波罗行纪》教师:《马可波罗行纪》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中国文明之光。

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如何呢?过渡: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如是说 :《马可•波罗行纪》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中国文明《马可•波罗行纪》A.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B.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C. 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友好交往第三篇章 感悟文化交流的成果----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讨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呢?学生:a)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 b)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c)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教师:那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国际交流的使者,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学生:要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学习和掌握西方的语言,有一个开放的国际意识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悠悠驼铃,漫漫古道,曾经往来过多少的使者,他们带着梦想,带着希望,为东西方的交流架起座座友谊的桥梁,阿拉伯人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天文学一一传入中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为新航路的开辟奏响了前音。

相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定能做到只要中国以创新、包容、多元、和平的姿态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步入全面改革深水区的中国一定会实现中国梦六、链接中考一、选择题1.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  )A.亚历山大 B.鉴真C.玄奘 D.马可•波罗2.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3.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游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