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俗到极致便为雅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KB
约7页
文档ID:34856171
俗到极致便为雅_第1页
1/7

1 俗到极致即为雅 ——汪曾祺《葡萄月令》语言赏析 瑞景中学 赵志民 内容提要: 文章从语言角度赏析《葡萄月令》涉及到语体的色彩、词语的使用、句 式的选择和修辞的妙处选择 精当的语句,并对语句进行细致分析,同 时表 达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对于文章中语言使用欠妥的地方,也稍作提及,以期 有一个更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语体色彩 词语运用 句式选择 修辞妙处 初读《葡萄月令》,有学生说语言粗糙粗糙? 显然是还没能品味出它的 细腻与丰富 “ 闲话体式,不 时夹杂一些地道的口 语” 〔1〕,简短、灵活的句式, 精准的用词,恰到好 处的修辞,我们读这篇散文,就如同听一个 经验丰富的 果农在娓娓动听地拉家常 “刘绍棠曾说,俗到家也就雅到家 ”〔2〕这话尽然, 作者用极平淡、朴素、纯真的语言,准确、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葡萄一年中 的生长、管理情况,让 我们在接近生活本真的描述中,体味到内在的情趣与 韵味 一、语体的色彩 语体色彩分类很多,我 们要说的是书面语体与口头语体书面语体具有 语义舒展、 词语丰富和句式严密的特点口头语体则表意形象、用词灵活和 句式多变 《 葡萄月令》选用的是具有较强口语色彩的散文语言。

这种语言, 简洁明快,自由活泼,不拖泥带水,貌似寡然无味, 实则如饮甘泉,回味无 穷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2 一月,下大雪 五个字,一句话,却表达出时间、事件、情 势 与氛围言虽简,意 颇丰每 一个月份,都用这样简短的句子,书写葡萄的生 长与管理的各个阶段 三月,葡萄上架 四月,浇水 八月,葡萄“ 着色” 简洁明快、自由灵活的特征显而易见 这种来自民间的口语形式, 带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如: 糟朽了的,只好烧火 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 如果说“糟朽”还带有一点文雅气,那么烧火带来的可就是纯正的泥 土气息 “干脆得很”与“一概剪光”更是赤条条,无修饰如老农的俗 语直来直去 如果再夹杂些方言,则更是在土气里带有一点俏皮如: 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 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磁棒”、“挺括” ,字里行间带有一种收获的欣喜那也不够用呀”,表面 是无奈,内心是自豪 二、用词的精炼 关于用词的精炼,可从词性、短语两个角度阐述文中,动词、形容词的 使用起到了动态化与形象化描写的效果如: 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3 四个动词连用,既表明五月份要完成的培育工作,也 给人制造一种快节 奏的气氛,描绘出一种繁忙 劳作的景象。

关于形容词,则是极精准地展现事物的情态如本文中写到的土地的颜 色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风一吹,土色发了白 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黑色、白色和黄色的土,并非作者不明白自己生活在哪个地理区域,而 是用这三个形容词来写不同情境下,土地展现出的不同颜色 黑土”是浸润 了雪水的,带有湿透的润泽 ;“白土”是被风吹干的,失却了水分后的 带有烟 硝的惨白;而黄土则是它的本色,水分蒸发,黄中带白有时形容词不仅表 现一种形态, 还带有一种变化如: 树枝软了 “软软”的树枝,“ 绿绿” 的树枝,它们正是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生长, 变得富有生机的 软” 和“ 绿”有了古汉语词类 活用的味道这里还要提到一 个词“原汁”,它 虽是一个名词,但是起到的是形容词的修饰作用,于是“原汁 大粪”在葡萄的眼里就是一种具有本真滋味的美味很多人可能在 这里只看 到了令人作呕的大粪,却没有看到让葡萄歆享的美味的原汁 三、句式的使用 句式的使用,一是句子的结构,二是句子的语气从结构上看本文多用 短句、散句和变式句短句、散句,表意简明,形式灵活, 轻快中表现丰富内 涵上文所举多个句例,都有这样的特点 变 式句也多有使用如以下几句:4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 陈蒿。

碧绿 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 绿玻璃料做的 纽子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 铁锹 前四句均将定语后置,独立成句让事物所具有的特点更加鲜明 碧绿” 突出茵陈蒿的勃勃生机;“乌黑的” 描绘葡萄藤经历了一冬的掩埋后所呈现的 黑黢黢的情状;“硬的”极恰切地书写此时葡萄的 质地,告诉你,千万别嘴馋, 咬上一口;而“ 宁静、幸福,而慵懒”三个词则展示出少妇生产后的幸福与所 受的劳累至于“ 扛着铁锹, 检查葡萄窖”变为“ 检查葡萄窖,扛着 铁锹” ,则 是凸显了工作的方式、状态 以及戒备心理 不同语气句式的使用,使情感的抒发更为浓厚、鲜明如: 施了肥,浇 了水,葡萄就使 劲抽条、 长叶子真快! 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 制,它简直是瞎长! 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 感叹句表达的是浓烈的感情真快!”惊讶于葡萄的“使劲抽条、张叶” 的生长速度 它简直是瞎长!”一种嗔怪中包含着戏谑与喜爱可是它耗 养分呀!”没用的虫果,引起的是一种 遗憾和无奈 还有问句如: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这样长法还行呀, 还结不结果呀?5 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 第一个句子虽然是一般疑问句,但是却引发读者的思考,是什么力量? 莫不是一种生命的张力吧?第二个句子设问中阐明自己的看法,问答中有 辨析,也有明确的阐述最后两个反问句,更是情态毕现 还结不结果呀? ”你可不要忘了你的使命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怎能无情无义?卸磨 杀驴,民间 向来反对 四、修辞的妙处 作者恰切地选用修辞,来描 绘葡萄生长与培育的动作与形态,极具情趣 化首先是拟人修辞的使用,人格化的 动作, 赋予葡萄鲜活的生命力如: 葡 萄 睡 在 铺 着 白 雪 的 窖 里 然 后 , 请 葡 萄 上 架 把 在 土 里 趴 了 一 冬 的 老 藤 扛 起 来 , 得 费 一 点 劲 ……葡 萄 藤 舒 舒 展 展 , 凉 凉 快 快 地 在 上 面 呆 着 葡 萄 喝 起 水 来 是 惊 人 的 它 真 是 在 喝 哎 ! 第 一 句 中 , 拟 人 化 的“睡”字 , 形 象 地 刻 画 出 葡 萄 在 白 雪 覆 盖 的 窖 中 , 拥 有 一 整 个 冬 天 的 甜 美 的 觉 第 二 段 文 字 中“请”、“趴”、“呆”似 乎 是 拉 拽 一 个 懒 得 起 床 的 孩 子 , 又 哄 又 催 地 为 他 穿 好 衣 服 , 于 是 孩 子 懒 懒 洋 洋 地 起 身 , 伸 一 个 懒 腰 , 又 舒 舒 服 服 地 到 大 门 外 去 晒 太 阳 了 。

不 仅 是 一 种 动 态 的 拟 人 化 , 更 是 一 种 生 活 的 情 趣 化 而 第 三 段 文 字 中 , 葡 萄“喝”水 惊 人 , 更 是 人 与 人 的 一 种 对 话 , 人 对 人 的 一 种 惊 叹 作 者 还 运 用 比 喻 修 辞 , 增 强 葡 萄 的 形 象 感 葡 萄 藤 、 葡 萄 粒 本 身 是 形 象 可 感 的 , 选 用 具 有 相 似 性 的 他 物 来 比 喻 , 使 得 写 作 对 象 的 特 征 更 突 出 , 更 鲜 明 如 :6 有 的 稍 头 已 经 绽 开 了 芽 苞 , 吐 出 指 甲 大 的 苍 白 的 小 叶 把 它 放 在 葡 萄 架 上 , 把 枝 条 向 三 面 伸 开 , 像 五 个 指 头 一 样 的 伸 开 , 扇 面 似 的 伸 开 都 说 梨 花 像 雪 , 其 实 苹 果 花 才 像 雪 雪 是 厚 重 的 , 不 是 透 明 的 梨 花 像 什 么 呢 ?—— 梨 花 的 瓣 子 是 月 亮 做 的 白 的 像 白 玛 瑙 , 红 的 像 红 宝 石 , 紫 的 像 紫 水 晶 , 黑 的 像 黑 玉 。

把“小 叶”比 作“苍 白 的”“指 甲”, 形 色 毕 现 放 在 架 上 的 葡 萄 ,“向 三 面 伸 开”,“像 五 个 指 头”侧 重 写 枝 枝 葡 萄 藤 ;“扇 面 似 的”侧 重 展 现 整 体 形 态 梨 花 与 苹 果 花 有 什 么 分 别 ? 那 就 看 看 与 之 对 应 的 喻 体—— 雪 与 月 的 差 异 雪 的 厚 重 与 月 的 明 亮 就 是 二 者 在 质 地 与 色 泽 上 的 迥 异 之 处 还有比喻和拟人的连用,形象化与动态感兼具如: 浇 了 水 , 不 大 一 会 , 它 就 从 根 直 吸 到 梢 , 简 直 是 小 孩 嘬 奶 似 的 拼 命 往 上 嘬 九 月 的 果 园 像 一 个 生 过 孩 子 的 少 妇 , 宁 静 、 幸 福 , 而 慵 懒 葡 萄 吸 水 像“小 孩 嘬 奶”的 比 喻 , 把 不 可 见 转 化 为 可 见 ; 而“吸”拟 成 “嘬”写 出 的 是 一 种 动 作 和 惊 人 的 力 量 九 月 的 果 园”像“生 过 孩 子 的 少 妇” , 二 者 的 相 似 性 在 于 同 样 的“宁 静 、 幸 福 , 而 慵 懒”; 果 园“宁 静 、 幸 福 , 而 慵 懒”又 显 然 是 人 ( 少 妇 ) 的 情 态 , 一 种 人 生 大 经 历 后 的“宁 静”, 一 种 具 有 成 就 感 的“幸 福”, 一 种 想 歇 一 歇 的“慵 懒”。

此外,反复与叠词的修辞手法也各尽其妙如: 长 出 来 就 给 它 掐 了 , 长 出 来 就 给 它 掐 了 雪 静 静 地 下 着 7 葡 萄 藤 舒 舒 展 展 , 凉 凉 快 快 地 在 上 面 呆 着 它 们 蒙 上 一 层 蓝 兮 兮 、 白 糊 糊 地 的 东 西 , 成 了 磨 砂 玻 璃 “长 出 来 就 给 它 掐 了”, 初 次 表 达 讲 的 是 掐 须 的 方 法 , 反 复 , 强 调 的 是 掐 须 的 必 要 叠 词 的 使 用 让 语 意 更 深 切 , 同 时 又 给 读 者 一 种 音 韵 上 享 受 当 然 , 也 有 有 待 商 榷 的 地 方 如“葡 萄 睡 在 铺 着 白 雪 的 窖 里”铺”的 字 意 应 该 是 白 雪 成 了 葡 萄 的 褥 子 , 而 现 实 是 葡 萄 盖 了 一 层 棉 被 铺”是 站 在 人 的 高 视 角 而 用 的 词 又 如“葡 萄 园 里 水 气 泱 泱”泱 泱”是“水 面 广 阔”的 意 思 , 与 水 气 搭 配 , 显 然 不 当 纵观全篇, 语言简洁、自然而又有着丰富的意 蕴,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 赏(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202 〔2〕 汪曾祺 《葡萄月令》赏析[EB/OL]. (2008-09-30) [2010-6-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