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象客观描记意义可使脉象表现得以客观记录,且可进行量化分析,减 少了脉象研究中的主观判断成分,便于中医学的科研 可客观保存脉诊记录,有助于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便于会诊和远程诊断,为中医疗效评估提供更准确的 依据 可作为中医智能专家诊疗系统的基础数据,提高辨证 的准确性 帮助初学者学习掌握脉象的辨别,使初学者的脉象判 断有所依据二、 脉象图的定义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 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 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应用脉图仪,模拟切脉方 法,通过仪器把脉象信息描记出曲线,即是脉象图 脉图的形成与心脏收缩搏动,动脉紧张度、动脉管内 的压力,动脉容积与血流状态,管壁运动等多方面因 素有关三、脉图的测试操作1、体位:可以采用正坐位和仰卧位 2、部位:寸口脉(桡动脉) 3、传感器的安置:应正好位于关部,对准桡动脉部位 4、仪器定标:走纸速度一般为25mm/秒,脉图幅值 定标一般为10mm/mv.四、脉图参数1、上升角(U角)又称为流入角、主波升支角是主波升支与基线之间 所形成的夹角 U角:正常值:80 °~87 °度意义:反应血管弹性与血液粘性指标。
动脉硬化时, 角度显著变小,血液粘滞度大时,角度也明显变小 U角的大小与主波幅大小成正比关系,波幅高U角大, 波幅低U角小 2、P波(主波):主波是脉象图的主体波幅,由升支和降支组成升支 的顶点为脉象图的最高峰,由最高峰向基线所做垂线 的高度为主波幅值主波的上升支反映心室快速射血 期 P波幅(主波幅): 正常值:9~22mm 意义:P波代表心脏收缩期动脉中的管壁承受的压力 和容积P波幅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讲可反映心阳的 盛衰,心血的多少和脉道的通畅状况3、P角(主波角):也称主峰角P角是主波峰顶的一个夹角正常值:19一42° 意义:P角主要反映血管弹性和血流状况当血管弹 性减退,血液粘滞度增大而表现有气滞血瘀时,角度 增大,变成钝角或平顶角4、U—P时间(流入时间、上升时 间):即上升支由基线上升到主波波顶点所需时间正常值 : 0.07—0.11秒 意义:反映左心室开始收缩排血到最大排血量之时间 ,是反映血管充盈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U—P时间的 长短取决于血管弹性、血管管腔状态与血液的粘滞度 故与血液流入动脉所遇阻力的大小关系密切U—P 时间缩短,表明血管弹性良好,血管易于扩 张,血液 粘度值小,血液流动受阻力小。
U—P时间延长,表示 血管弹性差,血管紧张度增大,血液流动所遇阻力大 ,或血液粘滞度增大等5、T波(潮波、重搏前波):位于下降支,重搏波前的小波,低于主波而位置高于重搏 波 意义:它反映左心室停止射血,动脉扩张、降压,动脉内血液流动逆向反射波T波可受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弹性 及降支下降速度等变化程度的影响 正常人脉象图中约59.1%无T波,T波位置升高主要见于 弦脉类 T波消失:主要见于动脉管壁弹性降低飞血管痉挛或血液 粘度增大性疾病,如气滞血郁,阴虚阳亢,高度动脉硬化等,显著滑脉,T波可与重搏波融合表现出高大的重搏波 而无T波 T波显著增大:表示血管弹性良好,血流粘度明显降低, 血液流动畅利,见于明显滑脉 6、V波(降中峡):主波降支与重搏波升支构成的波形向下的切迹波 测量降中峡的最低点至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毫米表示 其波幅的高低V波系主波幅降支中的一个拐点,代表主 动脉瓣关闭之前降支段的下降速度所以,拐点的位置受 主波幅高低的影响,故应求得V波幅/P波幅的相对高度, 并以%数表示 正常值:25~57% 意义:为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分界点,受外周血管阻力和降 支下降速度的影响。
V波幅增高:反应外周血管阻力高,降支下降速度慢V波 幅值减低:反应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血液粘度明显 减小,血流滑利7、D波(重搏波):是下降支中突出的一个明显波—般认为系主动脉瓣 在心室舒张早期突然关闭,血液倒流撞击在主动脉瓣 上,并弹回血流,使主动脉压再次稍有上升,血管又 轻微扩张所形成的主动脉弹性回缩波 测量方法:自V波最低点和D波峰的顶点各引一条水平 线,两水平线间的垂直距离,即D波幅高度 正常值:0.5~2mm位置多居中位意义:D波主要反应血管弹性与血液流动状态D波明 显,表明血管弹性良好,血液粘滞度低,而血管弹性 不良、血液粘度增大、或肥胖之人,D波减弱或消失 D波在降支位置的高低与血管紧张度和外周血管阻力 大小有关血管紧张度增高,外周阻力增大,D波位 置偏上;血管紧张度低,外周阻力小,D波位置下移8、P—U’时间(下降时间、流出时 间):P-U’时间是主波峰顶向下引一垂直线与基线交点至下 一个脉搏波的U’点之间的距离,为下降支下降所占用 的时间反映心脏射血后期,射出血量减少,动脉压 力降低,管径回缩及心脏舒张后,动脉血液继续向外 周流去,至下一次心室收缩,主动脉瓣开放,血液开 始流入动脉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下降时间主要与血 管的紧张度、流出道的通畅程度及外周血管的阻力大 小有关 P—U’t:0.38—0.78秒五、脉图的主要指标脉波频率的测量 常用方法有下列二种: 1.测定二个U点或二个P波峰顶平行横线间的时间(秒 数),代入①式,或小格数,代入②式: 式: 60 脉率= -------------------- U-Uˋ或P—Pˊ间隔时间(秒) ②式 1500 脉率= -------------------- U-Uˋ或P—Pˊ间小格数1 波幅指标h1:主波幅度,为主波峰顶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度( 基线与时间轴平行时)主要反映左心室的射血功能 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即左心室射血功能强,大动脉顺 应性好的状态下,则h1高大 h3:重搏前波幅度,是重搏前波峰顶到脉搏波图基线 的高度 如动脉血管由于管壁收缩或者硬化导致张力 升高,或外周阻力增高时,均可引起h3幅度增高重 搏前波高度的抬高一般伴随其时相的提前,反映了动 脉血管高张力、高阻力状态时,脉搏反射波传导速度 的增快。
h4:降中峡幅度,为降中峡谷底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 度降中峡高度主要反映动脉血管外周阻力的大小, 外周阻力增加时,表现为h4增高 h5:重搏波幅度,为重搏波峰顶到降中峡谷底所作的 基线平行线之间的高度重搏波幅度主要反映大动脉 的弹性(顺应性)情况当大动脉顺应性降低时,h5 减少,或者为0(重搏波峰顶与降中峡谷底同一水平) ,甚至为负(重搏波峰顶低于降中峡谷底水平)2 时间指标t1:为脉搏波图起始点到主波峰点的时值t1对应于左 心室的快速射血期 t4:为脉搏波图起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值t4对应 于左心室的收缩期 t5:为降中峡到脉搏波图终止点之间的时值t5对应 于左心室的舒张期 t:为脉搏波图的起始点到终止点的时值t对应于左 心室的一个心动周期,对应于脉搏,亦即一个脉动周 期 w:主波上1/3的宽度,相当于动脉内高压力水平所维 持的时间3 比值指标在各种生理参数的统计中,对幅值参数,只有在比较 各测试组间脉力差异时才直接取幅值h的绝对值为 了更好地反映脉图特征和心血管状态,一般取各幅度 参数的相对比值 如h3/h1、h4/h1、h5/h1等对于时间参数取绝对值和 相对值并用的方法,如t1、t4、t5、t、w及t1/t、t1/t4 、t5/t4、w/t等,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
h3/h1:主要反映血管壁的顺应性,亦有称为弹性系数 ,在中医脉象判别中有重要意义 h4/h1:主要反映外周阻力高低当血管扩张,外周阻 力降低时,h4/h1变小h5/h1:主要反映血管顺应性和主动脉瓣功能情况当 动脉顺应性小和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h5/h1等于0, 甚至为负值 w/t:对应于主动脉压力升高的持续时间,与h3的出现 时间和外周阻力有关当动脉弹性差时,重搏前波出 现早与主动脉接近或叠加,或外周阻力增加、h3增高 等都可出现高大主波,w/t变大 t5/t4:与心率有关,心率加快时t5/t4≤1在中医辨证 中多见于阴虚火旺4 夹角指标 升支角∠u:为脉图升支与脉搏波图基线的夹角 主波角∠P:也称为顶角,是主波峰顶升支与降支形 成的夹角它主要反映动脉内最大压力对管壁的作用 时间六、诊断标准(一)正常 1、目测各波群形态正常,脉波节律基本规整,U—U’ 或P—P’间距基本相等,差值42o,潮波位于上位,重 搏波抬高于上位,波幅在4mm以上,第2项(脉波频 率在60~100次/分之间)或第4项(上升支直立,无 转折)异常者均可判定为异常脉象图。
七、常见脉图特点及意义脉位判定 脉形判定 脉率判定 脉律判定1.脉位判定浮脉:主波波幅以75克压力(0—40mmHg)以下时 最高,波群最清晰,主波波幅高度在正常范围 濡脉:主波波幅以75克压力(0—40mmHg)以下时 最高,波群最清晰,主波波幅高度明显小于8mm,降 中峡波幅和主波波幅的相对高度<55% 沉脉:主波波幅在150克压力(80mmHg)以上时最高 ,波群最清晰,主波波幅高度在正常范围弱脉:主波波幅在150克压力以上(80mmHg)时最高 ,波群最清晰,主波波幅高度明显小于8mm,降中峡 波幅和主波波幅的相对高度<55% 伏脉:主波波幅在200克压力(100mmHg)以上时最 高,波群最清晰,在175克压力以下无明显脉形图可见 ,主波波幅高度在正常范围或高度降低2、脉形判定滑脉:上升支直立,无转折;流入时间0.07-0.09秒; 主波夹角17--22°;重搏波显著,重搏波波幅大于2mm ,位置多在下或中;潮波明显,降中峡深度增加,降 中峡与主波比值<50% 弦脉:主波角增宽,>42°,重搏波抬高,波幅降低多 在0.5mm以下或消失,潮波居中上位,或与主波构成 切迹或斜切形峰顶。
降中波峡较高大于6mm,降中峡 与主波比值>50%上升时间>0.09秒,流入角<84° 涩脉:主波波幅正常或稍低,升支上升速度缓慢,流 入时间0.09—0.16秒,主波角增宽,28--50°,重搏波 与潮波不明显或消失 紧脉:具备弦脉特点,但主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者 细脉:主波波幅低于8mm,重搏波低小或不明显,降 中峡与主波比值<55%洪脉:上升支陡直,上升时间相等于或小于正常脉; 主波幅明显增高,常大于正常脉主波幅值;主波角多 在20°以下;降支下降速度快,降中波谷深,重搏前波 与主波波幅比值1.0s脉图规整,无间歇各波群图形类似于平脉一般迟脉主波波幅稍 高于正常一二三LOGO数脉脉来急速,一息五到六至,单位时间内脉搏次数增多1.1.指感特点指感特点数脉的形成多因邪热内盛或素体阳盛,鼓动气血,或阴 虚内热、热斥心脉,或虚阳浮越,鼓动脉气,均使心搏 加速,脉率加快现代研究认为,多因感染发热,血压 降低,窦性心动过速,或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 下降,心搏代偿性增加,致使脉率快于正常状态2.2.形成机理形成机理LOGO数脉脉动周期0.65~0.5s,合心率90次/分以上,120次以 下。
单一数脉各波群图形类似于平脉脉图规整,无间歇一二三LOGO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但脉律尚规则1.1.指感特点指感特点脉来异常急速,医生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达七、 八次 (相当于每分钟脉搏达 120 140 次)多因阳热 极盛、阴气欲竭所致 见于热性病热邪极盛的阶段或 如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