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工作过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开发和实施

笛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50KB
约5页
文档ID:36893776
基于工作过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开发和实施_第1页
1/5

1基于工作过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开发和实施吴颖群 摘要:摘要:本文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课程开发研究,以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提出了高职《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开发的理念、思路、实践、问题与对策、启示等问题关键词:关键词:工作过程 员工培训与开发 课程 开发 实施一、前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是通过企业调研,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对接,工学的结合笔者在《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以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课程进行全新的设计,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路(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线工作人员、人力资源行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的基础上,依据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从业资格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能力分解”中培训与开发项目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中,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次序,转变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来驱动。

同时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对培训与开发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本要求,来设计教学项目,力求使学生在操作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完成相应工作环节或工作任务的能力,并构建起培训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职业能力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融“教、学、做”于一体,集理论、实训操作于一体,完成项目任务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持人”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实践,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三)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借助学校各分院教师的培训与开发,构建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具体操作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具体做法(1)学习情境设计2经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线工作人员、人力资源行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的基础上,结合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理、归纳和整合,导出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确定了 6 个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如表 1 所示)并使其具体化为 18 个任务单元,同时融入适度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转化为适合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

表 1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序号学习情境(6 个)学 时(48)序号任务单元(18)1识别培训与开发知识 1培训与开发的认知4 2理解培训与开发岗位职责3掌握培训需求分析的程序4把握培训需求分析的层次5运用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2分析培训需求86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7确定培训目标8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9选择培训师和培训机构10选择培训方法和形式11确定培训经费3制定培训与开发计划1412制定培训计划13组织和实施内部培训 4实施培训与开发10 14组织和实施外部培训15设定培训效果评估目标16制定培训效果评估方案并实施评估5评估培训效果817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6制订培训与开发管理制度418起草培训与开发管理制度(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本课程设计一个总项目即学校教师培训与开发工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它以真实的教师培训与开发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方案-评估培训效果的培训与开发过程设计了 6 个能力训练项目,并且每个能力训练项目针对不同的任务单元分设了 20 项不同的能力训练子项目(如表 2 表示) 序号能力训练项目序号能力训练子项目1调查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情况1调研相关学院教师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情况及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2调研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训与开发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3训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3制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4设计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5分析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需求2分析相关学院教师培训开发的需求6撰写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需求报告7确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目标8确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内容9选择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机构及培训师10确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方法和形式11确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经费3制定相关学院教师的培训开发方案12制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计划13完成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内部培训组织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方案14完成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内部培训组织和管理方案15完成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外部培训组织实施方案4制定相关学院教师内外具体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16拟订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外部培训合同17确定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目标18制定和实施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效果方案5评估相关学院近几年来教师的培训效果 19撰写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报告6制定相关学院教师培训与开发制度20起草学校某一分院教师培训与开发管理制度(三)课堂教学设计本课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核心” 。

每一个学习情境都从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指导学生了解适度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概念和原理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为:案例引入、情境介绍、知识引入、任务布置、讨论实施(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 、角色扮演、成果展示、评估反思等引入阶段:教师将任务相关的知识点以够用为度,简单导入;任务布置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讨论实施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经过小组讨论、论证,集中团队集体智慧,作出决策,完成任务,教师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纠正学生学习的偏差;成果展示阶段:学生检查和展示工作成果,评估反思阶段: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根据评价意见完善任务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相互评价” ,学生从“灌输”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接受”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从了解为何做,到理解为何这样做,再到需要做什么,直至掌握怎样做,其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完成了4获取-实践-内化-反思的认知过程,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力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以课堂提问、集中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案例分析、小组作业、场景模拟项目完成等方式进行过程考核,考察学生能力形成状况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 20%,实训成绩占 50%,期末考试成绩占 30%1、平时成绩(20%):(1)课堂参与(10%) (一是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得分相同;二是个人参与课堂教学讨论交流,个人单独计分 (2)课堂考勤(10%) 2、实训成绩(50%):以项目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各分项目以基础准备、采用方法、具体内容、方案或报告、具体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考核项目以 100 分计,分 6 个分项目进行考核,项目一和项目六各以 10 分计,项目二至四各以 20 分计每个项目个人成绩=小组成员内部评价(40%)+教师项目评价(60%)3、期未成绩(30%):开卷考试以考核学生必备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五)校企合作共同编写课程教材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及一线培训专员,以培训专员岗位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培训专员岗位职业能力和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共同编写教材,开发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4、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改革及实施两学期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实务操作能力确实大大提高了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一)需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安排更多本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工作业务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毕业和上岗的“零距离” 二)进一步扩大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更新典型任务案例,聘请大量一线企业专家进课堂三)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四)课程网站内容还需要不断充实,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效果的最优化五、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几点启示(一)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单元开发是关键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对项目单元课程教学、指导实践、实训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的重构和设计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发出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单元,才能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得以顺利实施二)校企深度合作是保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体系,解决了高职教育课程与岗位的对口问题,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而企业深度参与,对课程的质量有着深度的影响力,因此只有校企合作5的深度融合,才能使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课程开发得以有效实施六、结束语基于工作过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开发以企业调研为基础,课程的结构、内容、组织方法、考核评价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而重构,通过学习情境和能力训练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不同情境下员工培训与开发完整工作过程,有利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Z].2008[2]翁银翔.高职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3]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3)[4]李英红.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会计业务核算与报告》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王继梅/张德生.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