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色彩1、 色彩特性的情感体验2、 色彩对比的情感体验3、 固有色的情感体验4、 色彩象征与情感体验1、色彩特性的情感体验人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对色彩的物理属性直观感知导致的相应心理变化,即对色彩三大属 性 色相(hue)、明度(brightness)和纯度(saturation)的体验•暖色使人感觉物体膨胀,而冷色则感觉收缩,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 的现象被称为“色彩的膨胀性”•色彩纯度越高,其色相的情感体验越强烈、明显,而加入大量的黑或白便成为了中性色,它们的 体验主要取决于明度的高低和所偏向的色相接近黑色的灰色具有了黑的力量、寒冷和硬度,接 近白色的灰色,如银灰则具有白色的冰冷、纯粹、轻盈的属性,中等亮度的灰色是所有颜色中最 中性的颜色•明度是色彩明亮程度,它能影响人们对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感受一般来说,深色使人感觉重量 比较重,浅色则感觉比较轻,因此深色比浅色更能带给人们隆重、庄严情感体验,那些庄严、肃 穆的场所整体色调通常偏暗•色彩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鲜艳的色彩一般与动态、快乐、兴奋的情绪关系密切,而朴素的色彩 则与宁静、抑制、静态的情感关系密切。
2、色彩对比的情感体验•从色调上来看,互补色毗邻,两色饱和度明显提高,对比强烈,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兴奋程度•儿童偏好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因此在设计也常使用纯色或补色搭配3、固有色的情感体验•某些物体的色彩已成为固有概念,例如红旗、白雪、蓝天、绿树等,这称为这些事物的“固有色:•消费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固有色有时能支配人们购买行为,人们常根据他们对于物品色彩的常识、 经验限定色彩的用途——限定•固有色一方面固然是对设计的约束,但有时设计师采用非固有色时,设计会同类产品中显得较为 突出,格外引人注意,能迎合某些用户(特别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态,如果辅以性能优良, 造型精美,反能流行一时——应用•固有色还是色彩联想产生的基本原因,色彩的联想导致人们会对色彩产生一定的好恶情感.4、色彩象征与情感体验色彩联想的抽象化,概念化,社会化导致色彩逐渐成为了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象征,成为文化的载体4. 3.5材质和肌理•材料原本并没有情感,它的情感来自人们对它的材质产生的感受一一即质感•质感是人们对于材料特性的感知,包括肌理、纹路、色彩、光泽、透明度、发光度、反光率以及 它们所具有的表现力•不同质感带给人们不同的感知,有时还会引起一定的联想,人们就对材料产生了联想层面的情感。
如:青铜一青铜重器——神秘、庄严、敬畏、沉重•人类多年利用材料造物,从而不断赋予意义金属•金属材料使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一般而言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表面富有光泽,具有特殊的亮度, 特别是那些工艺精良的金属,表面明亮犹如镜面,具有很强的反射性,延展性•金属制作的工艺很多,它可以浇注成任意复杂的形式,并获得模具上的纹理,也可以通过冲压、 切割、镶嵌、焊接等工艺造型,其可塑性极强•不同金属材料的质感差异很大,可以根据它们的色泽:黑色金属,以铁为主;其它金属由于有着不同的色泽称为有色金属,例如金、铜、银、锌等;其中暖色显得华丽、富贵, 例如金和铜;白色雅致、含蓄,例如铝和钛;青灰显得凝重庄严,如青铜,•贵重金属:如钮、金、银:难和其它化学元素发生反应而改变其属性;稀有;自身的质感属性一 展性、可塑性强, 质感华丽,富有光泽,自古以来就械当作权势和财富的象征•铜是一种有色金属,呈淡玫瑰色乃至红色,从表面质感来看,加入15%以上锌的黄铜会显现出类似近黄金的明亮色泽,加 入了尊锌铜的合金称为,,新银二它会发出白银似的白光,因此有时人们会使用黄铜作为黄金的替代品,模仿奢侈的黄金制 品,以新银作为材料制造钵具,来替代昂贵的银器皿,这些仿制贵重金属进行设计的器物虽然表面上能带给人们类似贵 金属般视觉感受,但价格低廉,适合大众使用。
•影响金属的材料质感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加工方式•相配材料的相互影响玻璃玻璃,是一种变化莫测、可能性极大的材料•特征:1、 玻璃如同金属一般,在高温下可融化为黏稠的浆状液体,冷却后能获得模具的形态,包括表 面的细节,它不仅能塑造成各种形态,而且表面的花纹、图案也多种多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 装饰性2、 一般来说,玻璃表面光亮,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包括透明和半透明)、透光性,并且能折射 和反射光线,由于所添加的金属元素不同,玻璃能具有五彩斑斓的色彩现代主义建筑,由于对光影效果的极其重视,更将玻璃作为与钢筋、混凝土并列的现代建筑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大面积的 长排玻漓窗、玻璃幕墙使室内明亮通透,光影流动,充满动感玻璃材质的特征:•流动感,这种流动感先来自光线,光与周围的环境对玻漓的视觉效果影响巨大——透光、折射、反射,并倒映周围的环 境的幻影,这使得玻璃在明亮时显得璀璨而光彩照人;黑暗中散发幽光,充满着神秘色彩;而当作为光源的包裘时,通 体透亮,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例如灯罩的设计)•透明性、折射和反射性——盛纳液体的容器,例如香水瓶,酒杯等原本坚硬的玻璃由于内部液体的摇曳加强了光线的 折射与反射,显得更加神秘、变幻莫测。
•易碎性,带给人轻薄、脆弱的感觉,因此人们在与之发生互动时总是小心舞翼•虚无一在建筑设计中,这种虚无感能拓展了视野范围,使室内光线充足,内室与外景融为一体•玻瑞物品本身的形状凹凸转折,使反射出的镜像能变形扭曲,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显得光怪陆离,甚至恐怖,常被作 为在现代都市丛林中迷失、落寞的隐嗾C塑料•塑料是一种彻底的人造材料,是人们通过天然材料的合成、改性,有时还增加某些添加剂而得到 的固体材料•由于配方不同,塑料是一类庞杂的合成材料的统称,它被广泛运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 方面塑料的造型特性:•塑料自由度极高,不论是热塑性还是热固型塑料最初都可以受热而变成熔融状态,因此使用塑料作为材质塑造形体,无 论是具像型还是抽象型,几何型还是流级型,都很容易•塑料较为柔软,质地轻盈,在一定负荷下或一定温度以上会弯曲变形,因此一般塑料都不能作为过度承重的材料,它给 人一种柔软、温和、轻巧、灵活的情感体验•易于若色和进行各种表面处理,这使它的表面肌理也如同造型般一样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可以光洁明亮,也可以呈现各 种凹凸肌理,还可以磨沙后泛出朦胧的光泽•塑料是最具模仿性的材料它能较为逼真地模仿玻璃、陶瓷、木材、竹材、皮革等多种材料,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它与模仿对象非常类似。
•廉价——塑料制品常等同于通俗和廉价物首先,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是一种真正的大众材料其次,作为一种人造材料,它缺乏木材、金属等传统材料固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意味,它从产生之初就与机器工业生产息 息相关的,作为较为昂贵的天然材料的替代品而出现,在那些重视品味的精英文化看来,它表示粗俗和平席•由于塑料低廉的造价,以及优良的模仿性——从表面上看它可以具有多种房性,并且容易成型,还常作为一次性器具的主要制造材料,小至筷子,饭盒,大到相机•不易消解,容易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不环保、浪费,木材•木材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最珍贵的木材往往是那些生长缓慢,纹理优美,质地坚硬的珍贵树种,例如檀木、胡桃木、橡木等,在欧美的上流社会, 木材被看成地位的象征•木材种类繁多,具有丰富多彩的肌理和色泽——生命的韵律,自然、原始的体验•木材能吸收湿气,平衡磁力,吸光、吸热,对人的自律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健康、环保•触感柔和、温暖,适合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木材的加工性能优良,厚度和弯曲半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不作任何处理而弯曲,并且如果使用蒸汽还可以增加弯 曲的厚度和曲率——自由塑形、韧性陶瓷•陶器,是粘土经水调和后经大约1000 C。
的温度烧结而成;•瓷器,是使用特定的瓷土——高岭土同样先塑造成型,再经过高于1250 Cc的高温烧结而成由于 原料和烧结的温度差别,•瓷器比陶器制作更加精良,表面吸水率较低,有一层结晶釉,因此显得质地更加细腻,扣击时能 发出清脆的声响陶瓷材料的造型特征:•可塑性所能带来的塑造、创造的神奇体验•能性,类似玻璃•陶,含蓄丰富的色彩和肌理,有助于体现平和与质朴的情调•瓷,质地坚硬,细臆,纯净洁白,其中那些壁厚较薄的瓷器半透明,具有“洁净““清爽”的情感色彩,纸•纸本是作为书写的材料,以后又成为了印刷的主要材料•它作为一种制作材料时,强度、韧性都很低,在很小压力下就可会裂开、破碎,因此它给人脆弱, 不可靠的感觉•现代的纸可以回收,重新搅拌成为纸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i旦i @环保•纸有一定的透光性,表面的质感温和,色彩艳丽,很久以来就一直被东方民族作为制作灯笼的材 料问题与讨论•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惧怕感的方式有哪些?请运用几件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选择几件设计作品,分析它们通过哪些要素,能令人们产生何种情感体验?•试论述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