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船用空调原理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36.83KB
约24页
文档ID:549052353
船用空调原理_第1页
1/24

目录第一章:船用空调基础设计 2第二章:船用空调的要求 4第三章:制冷剂的介绍 6第四章:常见制冷压缩机分类 10第五章: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11第六章:船用空调CZKR机组概述 12第七章:船舶基础知识 16第一章:船用空调基础设计舰船用空调不仅必须适应海上盐雾、霉菌、潮湿等恶劣的环境, 同时还必须适应舰船摇摆、倾斜等不规则运动它是用来保证人员和 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设备其运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船员的工作 状态,进而关系到战斗力,因总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在满足性能指标及 外形尺寸的前提下,把可靠性和维修性放在首位关键词:船用空调 可靠性维修性一;主要部件:1、 决定机组可靠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方面选择进口船用比泽尔或开利 等半封闭压缩机,高性能比、运转宁静、能够抗摇摆和冲击、具备良 好的能量调节性能,内置电子排气超温保护,电气防护等级高,为保 证低温启动性能,压缩机配置了曲轴箱加热2、 冷凝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与防腐传热管:采用成熟的高效铝黄铜(HA177-2A)端盖:采用铸铝青铜(ZALQ-92)管板:采用复合材料(HA177-2A/16MnR)冷凝器设置了防腐锌块和安全阀,可有效防腐和保证安全。

3、 蒸发器:采用铜管铜片胀接而成,由于蒸发器是冷却系统中关 键的传热设备,为此该蒸发器的设计制造均按照国家规定4、 风机:选用国内最好的船用风机厂家上海通用风机厂生产的离 心风机配船用电机传动结构为直联该风机风量足,压头大,噪声 较低5、 电控箱:采用船用成熟结构型式,主要控制元器件采用进口施 耐德船用产品6、 机组采用焊接结构,保证强度,保温部分采用玻璃棉加镀锌消 音孔板7、 机组主要制冷元器件采用Danfoss或ALCO产品,保证稳定可 士.日巨8、 机组回风阀采用带刻度显示的涡轮调节阀,性能比较可靠, 调节方便灵活结构设计采用压缩机冷凝器上下叠置,整体前后布排的结构型式,压缩机 布置在冷凝器上方,前后依次布排混合箱、过滤器、蒸发器、膨胀阀、 电加热器、风机、出风箱等部分,空气的流向为U型,侧面布置自 控元器件、仪表盘、电控箱等,整体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和维护制冷系统设计制冷系统是整个装置的核心,该系统由于制冷量较小,所以采用单台 半封闭压缩机,同时考虑到能量调节,所以采用双供液系统,即两个 电磁阀和两个膨胀阀,蒸发器也采用双回路,回气采用单回路,冷凝 器采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采用铜管铜翅片,由于船用空调必须具备 较高的机外余压,所以送风机采用船用直联式高压离心风机。

第二章:船用空调的要求船舶航行于各海域,气象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为了使船员、旅客有一个舒 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以用空调技术在舱室内创造一个适宜的人工气候,改善 环境因此,现代船舶大都没有空气调节装置一、 船舶空调的要求:船舶空调仅用于满足卫生和舒适的需要,为船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 境,称为舒适性空调,它对空气条件不十分严格,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① 空气温度:冬季19—22-0,夏季24~28~C,室内外温差不超过6-10T;, 室内垂向温差不超过3-5°C,夏季室内外温差不超过6-10'E② 空气湿度:冬季相对湿度?: 30 %-40%,夏季相对湿度?W40% 50%③ 空气清新程度:包括空气清新(少含粉尘和有害气体)和新鲜(足够的含氧量) 两项要求,满足人呼吸对氧气的需要,新鲜空气供给量每人2. 4m3/h即可, 要使二氧化碳、烟气等有害气体降到允许值以下,新风量要求每人30~50m3 / h④ 空气流速:舱室内,空气有轻微的流动,使人感到不气闷,要求气流速度以 o. 15〜O. 2m/h为宜,最大不超过0. 35m/h,否则人也会感到不舒服⑤ 噪声:距室内空调出风口处,测试的噪声应不大于55-60dB(A)。

二、 舱室的热负荷和湿负荷单位时间内渗入舱室并引起室温变化的热量称为舱室的显热负荷,它主要包括:① 渗入热:夏季通过船舶围护结构传人的热量约占舱室显热负荷的26%-31 %② 太阳辐射热:通过外窗渗入的约占25%-27%③ 人体散热量:平均每人约210kJ/h,人体散热约占16%—18%④ 照明和其他电气设备散热:约占4%-5%⑤ 食品、燃烧或其他过程的散热量:显热负荷用QkJ/h)表示,夏季,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及室内外环境温 差所产生的渗入热量从外向里传递,显热负荷是正值冬季,室内外的温差却使 热量自里向外散发,虽然太阳的辐射,人体及设备发出的热其传递方向不变,但 与前项相比,其值很小,总体上,冬季舱室是从内向外渗热,其显热负荷为负值 空调舱室的湿量来自人体散发的水蒸汽、食物和水以及空气侵入而带人的湿量, 每小时散布出的水蒸气量称为舱内湿负荷,用Fg/h)表示人体和食物总是 不断散发水蒸汽使舱内含湿量增加,所以无论冬夏舱内湿负荷总为正值要做到空凋舱室的热湿平衡,就要求在空调舱室达到稳定时,空调供风换气 所带来的热量和舱内的显热负荷、湿负荷相平衡一、 集中式空调装置:船舶空调一般都是将空气经过集中处理再分送到各舱室,这样的空调装置称 为集中式空调装置,只有某些特殊舱室(机舱集控室)才单设专用的空气调节器。

所示为船舶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示意图,通风机从新风吸口及回风吸口分别吸 入新风(外界空气)和回风,两者混合后经空气调节器处理,然后山主风管、支风 管送至舱室的布风器供人,舱室中多余空气通过房门下部的格栅或留出的空隙流 人走廊非空调舱室厕所、浴室、配餐室等和走廊设有抽风口,由抽风口抽出, 从高处排入大气这样,由于非空调舱室中形成一定负压,空调舱室中的空气会 自动流入,使之达到一定的空调效果,并避免不良气味散发到其他舱室二、 集中式空调装置的分类按调节方式来分:1.完全集中式单风管空调系统如图12-2所示,供风在集中式空调器中被一次处理,然后用单风管送至各 舱室这种系统的特点是:① 结构简单,尺寸小,造价低② 所有舱室供风条件相同,只能进行变量调节,变量调节时相邻舱室相互影响,第三章:制冷剂的介绍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 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当前能用作制冷 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 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在的 R11、R12、R113、R114、R115、R502 及 R22 等 CFC 类的生产进行限制。

1990 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 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 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另外对过渡性 物质HCFC提出了 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 和R22的替代品热力学的要求:1: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 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 现2: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 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 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3: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 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 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 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4: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 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5: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制冷剂、分子式、分子量u、正常蒸发温度ts(°C)、凝固点tf(°C)、临界温度tkp(°C)、 临界压力PKP、绝对压力绝热指数K水(R718): H2O、18.02、+100C、±0C、+374.1C、225.6、1.33 氨(R717): NH3、17.03、-33.4C、-77.7C、+132.4C、115.2、1.31 R11: CFCL3、137.39、+23.7 C、-111C、+198 C、44.6、1.17R12: CF2CL2、120.92、-29.8C、-155C、+111.5C、40.86、1.15R13: CF3CL、104.47、-81.5C、-180C、+28.8C、39.4R22: CHF2CL、88.48、-40.8C、-180C、+96C、50、3 — 1.19R115: C2F5CL、154.48、-38C、-106C、+80C、33、1物理化学的要求;1:制冷剂的粘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管道流动阻力、提换热设备的传热强度。

2: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应当高,以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传热面积3:制冷剂与油的互溶性质: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如果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润滑油能与制冷剂一起渗到压缩机的 各个部件,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换热面上不易形 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过多,并且能使蒸发器中的蒸发 温度升高部分或微溶于油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少,故蒸发 器中蒸发温度较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油 膜,影响了传热类别、溶解性、制冷剂产生的影响:1:难溶 NH3、CO2、R13、R14、R15、SO2、无2:微溶(在压缩机曲轴箱和冷凝器内相互溶解,在蒸发器内分解),R22、R114、 R152、R502溶解时降低润滑油的沾度3:完全溶解R11、R12、R21、R113、烃类、CH3CI、R500,降低润滑油的沾度 和凝固点,并使油中石蜡下沉,蒸发温度升高4: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就不致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冰塞”,影响正常运行5: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不燃烧、不爆炸,使用中不分解,不变质同时制冷剂本 身或与油、水等相混时,对金属不应有显著的腐蚀作用,对密封材料的溶胀作用 应小。

安全性的要求;1;由于制冷剂在运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工质对人身健康无损害、无毒性、无 刺激作用制冷剂的分类;1;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里昂和烃类按照化学成分, 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 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 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2;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 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 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R718...等3;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 (CL)、氟(F)和漠(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4;饱和碳氢化合物: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环状有机 化合物等代号与氟里昂一样采用“R”,这类制冷剂易燃易爆,安全性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