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犍为一中等高线判读与应用规律归纳整理知识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7MB
约8页
文档ID:415541897
犍为一中等高线判读与应用规律归纳整理知识_第1页
1/8

级(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沟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达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8、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阐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阐明地面坡度愈小)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达海拔0米,也可以表达海岸线;200米线辨别平原和低山丘陵;500米和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米和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性二.等高线图的判读措施(1)判读等高线数值及变化趋势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体判断类型 请你把手握成拳头,将它当作是一种地形区如下图,左图是该地形区的等高线图,右图为模拟示意图,观测有哪些相似之处?由此记忆等高线图的地形特性是不是更简朴明了?等高线表达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沟、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判读措施是: ①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凡外高内低的为盆地(洼地)。

②凡等高线重叠,并用锯齿状表达的为陡崖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叠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③.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达的鞍部 ④.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⑤.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沟,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沟线,也叫集水线 ⑥.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⑦.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达但容易忽视的是运用等高线数值来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性,判断地貌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基本地形类型a.0米等高线表达海平面,一般表达海岸线b.平原:海拔在 200 米如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一般为平原c.丘陵:海拔在 500 米如下,相对高度不不小于 100 米,等高线较和缓为丘陵d.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天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为“V”字型,为山地e.高原: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沿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2、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及温差: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气温差(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判读措施: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达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状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a. 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b. 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相对高度=A点海拔-B点海拔估计值c.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间隔的等高线),d为等高距②看局部小范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长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达其高度不在正常范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然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不小于大的”和“不不小于小的” 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也许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也许为小山峰 [典型例题1]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①--②题①有关P、Q两处地形的对的论述是①P为山坡上洼地 ②Q为山坡上洼地 ③P为山坡上小丘 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②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海拔高度为300米,则 P、Q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P<3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200<Q<300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图2-4【解析】①读图可知,该地地势总的趋势是由a向b倾斜。

ab之间是山坡,P的数值应不小于a,Q的数值应不不小于b,因此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②从上一题分析得知:P是一种坡地上的高地,Q是坡地上的洼地,从图中可看出P、Q均为封闭的等高线,因此,P地最低处为300米,Q地周边最高处为200米已知a为300米,b为200米,可推知该地等高距为100米,只要两地高差达100米,就该浮现等高线,因此,P地最高处不也许不小于400米,Q地最低处不也许低于100米,即300<P<400;100<Q<200答案】①C ②C③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达为陡崖假设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畴是:(n-1)d≤H<(n+1)d① 如图2-4是一种陡崖,也许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也许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因此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归纳后不难发现,若有一种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 (n-1)h≤△H<(n+1)h ②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畴:A+h>H≥A,A为崖顶处闭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③崖底处海拔高度取范畴:B≥H>B-h,B为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典型例题4] 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也许为 ( ) A. 180米 B. 220米 C.320米 D.380米【答案】B3、看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解答时:应答成:图中档高线的海拔从哪儿(方向)向哪儿(方向)递减(递增)或中间高四周低—山地,或四周高中间低---盆地2)看等高线的疏密限度 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②在同—等高线图上若等高线上疏下密表达凸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达凹坡鞍部是山沟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晰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3)看等高线的走向 ①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 ②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 ③若一组等高线的走向是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山脊;相反则为山沟(符合等值线的“高向低处凸,低向高处凸”的原则)。

④若一种方向是一对山脊等高线构成,垂直于它的另一种方向是由一对山沟等高线构成,则该地为鞍部(鞍部是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沟的最高处) ⑤若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一处,则该地形为悬崖、峭壁4)看等高线的弯曲状况:等高线越弯曲,表达与集水线或分水线垂直的方向上地形海拔变化越大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为山沟,向低值处凸出为山脊,即“高谷低脊”5)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状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常常要作通视状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通视状况的判断是看视线上与否有障碍;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验证(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鉴定为不能看到)一般地,我们会遇到如下某些状况,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坡度陡缓状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②与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虽然地势再减少,也会由于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右图所示)(6)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性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达缓坡,密集的地方表达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达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达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达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减少,表达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达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达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达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达为山沟,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达为山沟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达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1.选建水库及拟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沟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并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选在峡谷处) 2.农业区位选择:土地运用类型的选择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耕作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 3.工业区位选择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状况。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4.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港口码头选在岩岸港湾,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率高,清静,空气新鲜的地方6.交通线选择,拟定公路、铁路线路 运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或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一般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山区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避开陡崖、滑坡7、判断水系的水文特性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沟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性: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的具体应用①选“点”:要根据规定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边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边没有或很少有其她地带事物屏障的地点较合适。

②选“线”:重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Ⅰ 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规定:运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衡(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量少地通过河流,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