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与保持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0KB
约5页
文档ID:382651508
论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与保持_第1页
1/5

论初中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摘 要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奏,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奋剂本论文从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因素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英语教学中激发与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和策略,从而使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词 英语学习 兴趣 激发 保持一、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心理学教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兴趣越浓,学起来就越投入、越用心,学习成果越明显这也正验证了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2001年,国家颁布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其要求“在教学中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而学习兴趣是三维目标实践的一个基点”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身在教学一线教师们感触最深、亟待去解决的问题因此,培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保证二、影响初中生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林格伦(Lindgren)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在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中兴趣占2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1]。

由此,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战斗在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英语时经常会表现出急躁、抑郁、自卑、孤独、厌恶等情绪[2],其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与保持笔者通过实践教学认为影响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因和外因由唯物辩证法可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内因因素少数学生学习英语时存在着“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的学习变化过程[3],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变化过程,即内因内因大多来源于学生心理因素或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矛盾与畏难的心理对于英语,很多学生都有信心学好并为之努力而学习并非易事,需要吃苦、不畏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部分学生缺乏毅力,却渴求短期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促使其暂时失去积极性再加之,若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仅凭一时的热情,一旦面对学习困难,考试受挫等,便灰心气馁,久而久之,产生想学好但怕吃苦的矛盾心理与畏难心理2)怕羞与自卑的心理怕羞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怕读错、讲错、有问题不愿提问等,而造成知识的脱节,学习障碍随之重重。

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基础差,即使努力学了,但成绩依然没有提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同学嘲笑、老师批评、家长不理解等),产生自卑的心理3)过高的学习目标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是产生学习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4]受现今应试教育的背景,学生会制定出学习目标,以驱使自己考出高分或考中理想的重点高中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又略显盲目、从众和不切实际,或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过高的学习目标,会导致当无法接近目标时,加之自我调节与激励机制欠缺,易滋生失败和失落的感觉4)自我认知能力偏差心理学上,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即自我概念,是指对自我的认知,评价的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年龄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5]我国初中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不是很积极,但是也不消积,总体适应状况处于中等水平[6]但有些初中生自我认知能力与水平有限,自我认可能力过高或过低,从而产生偏差2、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外因因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当外因过于强势时,就会使内因发生变化对初中生来说,影响其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父母的态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普遍的心理。

父母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竭尽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追求付出与期望对等,但很多父母忽视了,这种期望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一种隐性压力降临在学生身上一旦压力增大,加之学业任务加重,学生不免产生不感兴趣、厌倦、反感的情绪2)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的竞争、升学的竞争,很容易使很多学生陷入紧张、焦虑中片面追求“成绩决定一切”,包括来自教师、同学、家长的认可等,无形得让学生背上压力3)英语知识结构农村中学中,学生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往往受母语定势思维[7]的干扰,不能形成英语语感,转而以汉语的语序来说英语,如“桌上有一本书”,有学生会译成“On the desk have a book”,而正确的译法“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等词汇量、语法内容的增加也是学生一大难关词汇量不足,很大程度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还有记忆单词方法不对,花太多时间又花精力,但遗忘快,记不住,直接导致英语兴趣的不浓厚4)教师教育方式应试教育背景下,受教学硬软件的限制,“填鸭式”教学在许多农村中学仍然存在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教师的素质不高,备课质量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教师的人格魅力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与保持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首先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与保持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主要分三个方面:1、学生自我调整的对策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应从自身角度来调整,但靠外界条件是不够的,内外条件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有:(1)明确学习动机此阶段初中生的思想意识虽不完全成熟,但对事物已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思想力初中生应把握好学习动机,要清楚为何而学,以及学好英语对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和理想的重大意义2)端正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是要付出辛苦和努力的,而非一劳永逸因此,学生应正确看待英语,随时准备着去克服困难其次,严于律己,不应沉迷网络游戏、言情小说等再次,应注意偏科的问题,不管以后学文理科,要同样清楚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3)善于总结,发现规律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善于发现,并简化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学生自己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如善于通过背课文来积累语言和英语语感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传授或借鉴学习经验,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妙处4)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的英语 “充电”英语的普遍性是迎着中国加入WTO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变得随处可见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电影、音乐等优势资源,进行学习和提高,拓宽语言学习渠道,从而丰富学习过程,愉快学习2、努力塑造教师角色、提高教学水平要想使学生想学英语、爱学英语并且学好英语,教师需要在对自我的要求、对学生的指导、对教学环节的完善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心血1)提高自身素质与综合业务能力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识,直接影响其认知、判断、知觉的心理,而引发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应该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和指导思想,努力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应从认知、能力、情感、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促使学生思想品德、文化和心理等素质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语言知识重点的灌输和传授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力很大,就需要教师: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广博的科学和精神的业务知识、新的素质教学方法、艺术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我,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

2)构建师生间的情感纽带①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信任并激励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教师的培养密不可分教学要用积极学习的教育思想指导英语实践,要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信任是激励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9]师生相互信任是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它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德善于使用信任的眼光去注视自己的学生这正是师德修养的真情流露,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前提② 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8]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director)、“解惑者”(helper)、“鼓舞者”(motivator),而不应该是“领导者”(1eader)、“控制者”(controller)③ 增强思想沟通,调动情感因素教师应主动深入学生群体间,了解学生生活,关爱学生,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每日做好学生活动、心理变化的备忘录或日记,以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变化,从而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搭建师生间的桥梁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3)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①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与英语教学情景相结合。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在爱的氛围内使学生处境生情、记过思维;要善于通过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情绪的转变,利用真实的外语交际场景,如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景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英语学习兴趣② 生动的课堂教学与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相结合人的兴趣不仅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兴趣的激发,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主要有以下途径:游戏法、听唱英文歌、放映经典的英文电影和英语教学片、角色扮演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课堂活动的每个细节可由教师直接设计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也可由教师提出,学生们自己参与设计活动,再共同做好课堂活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后一种方式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被完全调动起来,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③ 合理利用教材与教学艺术运用相结合教师应把握好教材中的兴趣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将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背景知识,如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时事政治、名人趣事等丰富有趣内容运用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可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尽量中每节课中涉及一些相应的环节吸引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参与。

避免每堂课使用单一教学手段而致内容乏味、气氛沉闷,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更形象化、情感化、灵活化地教学艺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总之,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可塑性强的时期教师应针对学科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对学习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境界参考文献[1] 张纪然.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 科技信息,2010(34)[2] 曹秋钗. 对症下药,寻根溯源——初中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转化[J]. 新课程(教研版),2010(11)[3] 李晓光. 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2)[4] 倪秀丹. 关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问题的探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10(4)[5] H. Markus and E.Wurf,“The Dynamic Self-concept:A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Vol. 38(1987),pp29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