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第二节 变工况下级的比焓降和反动度的变化规律,第三节 配汽方式和调节级的变工况特性,第四节 凝汽式汽轮机的工况图第五节,蒸汽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第,六节 汽轮机变工况热力核算,1第五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2,1.,什么是工况?,设计工况、变动工况设计工况,:,运行时各种参数都保持设计值,即汽轮机在设计条件下的工况也称为经济工况变动工况:外界负荷、蒸汽参数及转速等运行参数发生变动,偏离设计值的工况第五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2.,研究变动工况的目的,了解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变化,不同调节方式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了解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受力情况,从而保证机组在变工况下安全、经济运行2 1.什么是工况?第五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2.研究,3,3.,引起工况变化的原因,第五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4.,研究方法,a.,蒸汽初、终参数变化,b.,通流部分工作状态变化,c.,转速、进汽调节方式,d.,回热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外扰:,a.,一次调频的要求,b.,二次调频的要求,内扰:,第一类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差而产生的负荷调节过程。
该负荷变化具有变化周期短,变动幅度很小的特点,是一种随机负荷波动第二类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差而产生的负荷调节过程该负荷变化具有负荷变化慢,幅度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在选定,参考工况,(如设计工况或最大工况下),以,喷嘴及动叶非设计工况的运行特性,和,小参数变化简化分析,为基础,分析估算流量与热力参数相对于参考工况的变化3 3.引起工况变化的原因第五章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4.,4,一、渐缩,喷嘴的流量变化,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时,,(,2,)当喷嘴前后压力比,(临界),流量为,(,1,)当喷嘴前后压力比,(亚临界),流量为,时,,上二式中:,喷嘴前压力、密度;,喷嘴后压力、临界压力;,压力比;,喷嘴出口截面积4一、渐缩喷嘴的流量变化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5,1,、分析:对于式(,51,),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B,BC,AB,A,51、分析:对于式(51)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6,图,5-1,渐缩喷嘴流量与出口压力的关系曲线,2,、当初压不变,对于任意一背压,通过渐缩喷嘴的流量为,:,3,、将,BC,段流量曲线近似为椭圆,1/4,线段,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彭台门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比较简单,6图5-1 渐缩喷嘴流量与出口压力的关系曲线2、当初压不变,,7,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分析:,1.,初压,变化 时,,G,p,的关系,不变,,背压,7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与,8,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2.,当喷嘴前后参数同时变化时,,压力流量关系式,分析,(1),前后两种工况都为亚临界,(,1,1,1),通过喷嘴的流量和喷嘴前、后的参数变化都有关系;,(2),前后两种工况都为临界,(,1,=,=1),通过喷嘴的流量只和喷嘴前的参数变化有关系。
忽略温度的变化,8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与,9,图,5-2,减缩喷嘴的流量压力曲线,前面所讲流量曲线,ABC,,每一工况对应一根曲线,不方便为了扩大适应性,改用压力比、流量比作为坐标,作出流量曲线3.,流量压力曲线,相对背压:,流量比,:,最大初压,:,相对初压:,则流量比为:,根据前面所讲,椭圆方程,:,根据上式作图,(5,2),的,流量压力曲线,图中,、三个中只要已知其中的二个,则可以求得第三个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对于一种工况采用一根相应的流量曲线与之对应9图5-2 减缩喷嘴的流量压力曲线前面所讲流量曲线ABC,每,定义,标准方程,对称轴,参数方程,焦点位置,图形,顶点,定义标准方程对称轴参数方程焦点位置图形顶点,11,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例:已知:,p,0,=1MPa,,,p,01,=0.9MPa,,,p,1,=0.7 MPa,,,p,11,=0.8Mpa,,,t,0,=320,,,t,01,=305,求流量的变化解,:,首先假定温度温度不变,并取最大初压,p,0m,=1MPa,对于原工况,:,0,=,p,0,/,p,0m,=1,,,1,=,p,1,/,p,0m,=0.7,,在流网图中可查得:,m,=,G,/,G,0m,=0.94,;,对于新工况,:,01,=,p,01,/,p,0m,=0.9,,,11,=,p,11,/,p,0m,=0.8,,在流网图中可查得:,m1,=,G,1,/,G,0m,=0.589,。
故在不考虑温度变化时可得:,考虑温度变化有:,即在新工况下,通过喷嘴的流量为原来的,0.635,倍11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12,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例:,用解析法求一例中流量的变化对于原工况:,对于新工况:,从而:,12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一.渐缩喷嘴压力,13,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习 题,1,、在设计工况下渐缩喷嘴前的蒸汽压力,=2.16MPa,,温度,=350,,喷嘴后的压力,=0.589MPa,,流量为,3kg/s,若流量保持为临界值,则最大背压()可以为多少?,若要流量减少为原设计值的,1/3,,则在初压、初温不变时,背压应增高至何值?,又设背压维持为,0.589MPa,不变,则初压,应降低到何数值(假定初温不变)才能使流量为原设计值的,4/7,?,2,、工况变动前,渐缩喷嘴的初压,=8.83MPa,,初温,=500 ,背压,=4.9MPa,,工况变动后,初压降为,=7.06MPa,,背压降为,=4.413MPa,试用分析法和查流量网图解法确定工况变动前后通过喷嘴的流量比系数(温度变化忽略)。
13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习,14,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一)级前的压力,-,流量关系,1.,级在临界工况下工作,因此可得出结论:,只要级在临界状态下工作,不论临界状态发生在喷嘴还是动叶中,通过该级的流量均与级前压力成正比,而与级后压力无关!,同样适用于动叶,14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15,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一)级前的压力,-,流量关系,2.,级在亚临界工况下工作,结论:,当级内流动未达到临界状态时,通过该级的流量不仅与级前压力有关,而且与级后压力也有关忽略温度的变化,设计工况为亚临界工况的流量方程:,变工况为亚临界工况的流量方程:,可得变工况前后级的流量变化关系:,两式相比,忽略反动度的变化,并假设,15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16,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一)级前的压力,-,流量关系,3.,一种工况在临界状态,另一种状态在亚临界状态,该情况一般只发生在凝汽式汽轮机最后一级和调节级中无法给出级的流量与蒸汽参数之间的具体关系式。
对于该情况就需要对变工况进行详细的核算16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17,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二)级组前后压力,-,流量关系,级组,由流量相同的若干连续排列的级所组成,可以是汽轮机中的某几个流量相同的连续级,也可以是整个汽轮机END 13,级组的临界压力:当级组中任一级处于临界状态时级组的最高背压,级组的临界压力比:级组的临界压力,p,zcr,与级组的初压之比,用,zcr,表示其大小与级组中级数的多少有关级组前后有压力测点,中间一般不装,级组前后的压力测点称为监视压力各级(级组),各级(级组),第二抽汽口,调节级,第一抽汽口,17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18,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二)级组前后压力,-,流量关系,1.,级组内各级均未达到临界状态,是否处于临界状态的判据:末级的状态当末级处于临界状态时,机组就处于临界状态,否则处于亚临界状态5-10a),和(,5-10b),称为弗留格尔公式,忽略温度影响,END 13,由级的压力流量关系式(书,5-8a,)推导可得,级组内各级均未达到临界状态时,,变工况前后级组的前后的蒸汽参数与流量变化关系式,。
18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19,弗留格尔公式,它表明:当工况变化前后级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时,级组的流量与级组前后压力平方差的平方根成正比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二)级组前后压力,-,流量关系,1.,级组内各级均未达到临界状态,19弗留格尔公式,它表明:当工况变化前后级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20,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二)级组前后压力,-,流量关系,1.,级组内各级均未达到临界状态,(2),弗留格尔公式分析,对于凝汽式汽轮机,如果机组的级数足够多,末级的压力相对与初始压力而言很小则公式可简化为:,可见:除了最后一、二级以外,凝汽式汽轮机各级级组前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关系20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的变工况,21,去掉第一压力级,将剩余压力级取成一个级组,与上同理可得,依次类推,凝汽式汽轮机高、中压各级,均有,凝汽式汽轮机高、中压各级级前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对于凝汽式汽轮机,如果机组的级数足够多,末级的压力相对与初始压力而言很小则公式可简化为:,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21去掉第一压力级,将剩余压力级取成一个级组,与上同理可得依,22,除了最后一、二级以外,凝汽式汽轮机各级级组前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关系。
因此流量压力曲线为直线关系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22除了最后一、二级以外,凝汽式汽轮机各级级组前压力与流量成,23,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组前后压力,-,流量关系,2.,级组内达到临界状态,(2),弗留格尔公式分析,(,先忽略温度变化,),可见:在工况发生变动时,如果级组的最后一级始终在临界状态下工作,则通过该机组的流量与级组中所有各级的初压成正比汽轮机的各压力级的比焓降是从高压向低压逐级增加,因此如果级组内达到临界状态,首先是末级达到临界状态假设第,III,级达到临界状态,则,第,II,级达到未临界状态,则,同一级组内各级流量相等,即,23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二)级组前后压,24,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三)弗留格尔公式的应用,1.,应用条件,或者,其中,,面积变化之比1),在不同工况下,级组各级的,面积应保持不变,假设级组内各级通流面积发生了相同程度的变化,则弗留格尔公式须作修正:,.,对于调节级,只有当第一调节汽门开大或关小而其他调节汽门均关闭时,通汽面积才不变,才可把调节级包括在级组内若调节级在变工况过程中多开了或关闭了一个调节汽门,则改变了通汽面积,就不能包括在级组内,,也不能对调节级单独应用级的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式进行计算。
24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三)弗留格尔公,25,第一节 变工况下级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三)弗留格尔公式的应用,1.,应用条件,(2),通过同一级组各级的,流量应相同,;,对于凝汽式机组,各级回热抽汽是按一定比例,(,与总进汽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不考虑其影响,,而把除调节级之外的所有压力级看成一个级组,3),适用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