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20空间中的平行关系Word版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3.50KB
约7页
文档ID:525073887
高三20空间中的平行关系Word版_第1页
1/7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题型1:共线、共点和共面问题例1.(1)如图所示,平面ABD平面BCD =直线BD ,M 、N 、P 、Q 分别为线段AB 、BC 、CD 、DA 上的点,四边形MNPQ 是以PN 、QM 为腰的梯形试证明三直线BD 、MQ 、NP 共点证明:∵ 四边形MNPQ 是梯形,且MQ 、NP 是腰,∴直线MQ 、NP 必相交于某一点O ∵ O 直线MQ ;直线MQ 平面ABD ,∴ O 平面ABD同理,O 平面BCD ,又两平面ABD 、BCD 的交线为BD ,故由公理二知,O 直线BD ,从而三直线BD 、MQ 、NP 共点αDCBAEFHG(2)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直线AB,BC,AD,DC分别与平面α相交于点E,G,H,F.求证:E,F,G,H四点必定共线证明:∵AB∥CD,∴AB,CD确定一个平面β.又∵ABα=E,ABβ,∴E∈α,E∈β,即E为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同理可证F,G,H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αbadcGFEAabcdαHK图1图2∴E,F,G,H四点必定共线例2.已知:a,b,c,d是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a,b,c,d共面。

证明:1o若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不妨设a,b,c相交于一点A,但AÏd,如图1所示:∴直线d和A确定一个平面α又设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E,F,G,则A,E,F,G∈α∵A,E∈α,A,E∈a,∴aα同理可证bα,cα∴a,b,c,d在同一平面α内2o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如图2所示:∵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设相交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α设直线c与a,b分别交于点H,K,则H,K∈α又 H,K∈c,∴c,则cα同理可证dα∴a,b,c,d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α内.题型2:异面直线的判定与应用例3.已知:如图所示,a b =a ,b b ,a b =A ,c a ,c ∥a 求证直线b 、c 为异面直线证法一:假设b 、c 共面于g .由A a ,a ∥c 知,A c ,而a b =A,a b =a ,∴ A g ,A a又c a ,∴ g 、a 都经过直线c 及其外的一点A,∴ g 与a 重合,于是a g ,又b b又g 、b 都经过两相交直线a 、b ,从而g 、b 重合∴ a 、b 、g 为同一平面,这与a b =a 矛盾∴ b 、c 为异面直线.证法二:假设b 、c 共面,则b ,c 相交或平行。

1)若b ∥c ,又a ∥c ,则由公理4知a ∥b ,这与a b =A 矛盾2)若b c =P ,已知b b ,c a ,则P 是a 、b 的公共点,由公理2,P a ,又b c =P ,即P c ,故a c =P ,这与a ∥c 矛盾综合(1)、(2)可知,b 、c 为异面直线证法三:∵ a b =a ,a b =A ,∴ A a ∵ a ∥c ,∴ A c ,在直线b 上任取一点P(P 异于A),则P a(否则b a ,又a a ,则a 、b 都经过两相交直线a 、b ,则a 、b 重合,与a b =a 矛盾)又c a ,于是根据“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知,b 、c 为异面直线例4.(1)已知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70,则过空间一定点O,与两条异面直线a,b都成60角的直线有( )条A.1 B.2 C.3 D.4(2)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空间中有一定点O,过点O有3条直线与a,b所成角都是60,则的取值可能是( )A.30 B.50 C.60 D.90解析:(1)过空间一点O分别作∥a,∥b。

将两对对顶角的平分线绕O点分别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总能得到与 都成60角的直线故过点 O与a,b都成60角的直线有4条,从而选D2)过点O分别作∥a、∥b,则过点O有三条直线与a,b所成角都为60,等价于过点O有三条直线与所成角都为60,其中一条正是角的平分线从而可得选项为C题型3:线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5.设和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内的两条直线,则平行于;(2)若外一条直线与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和平行;(3)设和相交于直线,若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则和垂直;(4)直线与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与内的两条直线垂直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解析】 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直线、平面的垂直与平行判定的相关定理真命题的序号是(1)(2)例6.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AM=FN,求证:MN∥平面BCE证法一:作MP⊥BC,NQ⊥BE,P、Q为垂足,则MP∥AB,NQ∥AB∴MP∥NQ,又AM=NF,AC=BF,∴MC=NB,∠MCP=∠NBQ=45°∴Rt△MCP≌Rt△NBQ∴MP=NQ,故四边形MPQN为平行四边形∴MN∥PQ∵PQ平面BCE,MN在平面BCE外,∴MN∥平面BCE。

证法二:如图过M作MH⊥AB于H,则MH∥BC,∴连结NH,由BF=AC,FN=AM,得∴ NH//AF//BE由MH//BC, NH//BE得:平面MNH//平面BCE∴MN∥平面BCE题型4: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7.(本小题满分12分)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BCD中,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CD,AB=4, BC=CD=2, AA=2, E、E、F分别是棱AD、AA、AB的中点1) 证明:直线EE//平面FCC;(2) 求二面角B-FC-C的余弦值 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F1 O P 解法一:(1)在直四棱柱ABCD-ABCD中,取A1B1的中点F1,连接A1D,C1F1,CF1,因为AB=4, CD=2,且AB//CD,所以CDA1F1,A1F1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F1//A1D,又因为E、E分别是棱AD、AA的中点,所以EE1//A1D,所以CF1//EE1,又因为平面FCC,平面FCC,所以直线EE//平面FCC.(3) 因为AB=4, BC=CD=2, 、F是棱AB的中点,所以BF=BC=CF,△BCF为正三角形,取CF的中点O,则OB⊥CF,又因为直四棱柱ABCD-ABCD中,CC1⊥平面ABCD,所以CC1⊥BO,所以OB⊥平面CC1F,过O在平面CC1F内作OP⊥C1F,垂足为P,连接BP,则∠OPB为二面角B-FC-C的一个平面角, 在△BCF为正三角形中,,在Rt△CC1F中, △OPF∽△CC1F,∵∴, 在Rt△OPF中,,,所以二面角B-FC-C的余弦值为.解法二:(1)因为AB=4, BC=CD=2, F是棱AB的中点,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x y z M 所以BF=BC=CF,△BCF为正三角形, 因为ABCD为等腰梯形,所以∠BAC=∠ABC=60°,取AF的中点M,连接DM,则DM⊥AB,所以DM⊥CD,以DM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A(,-1,0),F(,1,0),C(0,2,0),C1(0,2,2),E(,,0),E1(,-1,1),所以,,设平面CC1F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取,则,所以,所以直线EE//平面FCC. (2),设平面BFC1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取,则,,, 所以,由图可知二面角B-FC-C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FC-C的余弦值为. 例8.如图,平面平面,四边形与都是直角梯形,,∥,∥.(Ⅰ)证明:、、、四点共面;(Ⅱ)设,求二面角的大小.BACDEF解析:(Ⅰ)∵面面,∴面.∴以为原点,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则,,,,,.∴,,∴,∴,∵,∴,∴C、D、E、F四点共面.(Ⅱ)设,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由图知,二面角为锐角,∴其大小为.题型5: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a。

证明:平面ACD1 ∥平面A1C1B 证明:如图,∵ A1BCD1 是矩形,A1B ∥D1C 又D1C 平面D1CA ,A1B 平面D1CA ,∴ A1B ∥平面D1CA同理A1C1 ∥平面D1CA ,又A1C1 A1B =A1 ,∴ 平面D1CA ∥平面BA1C1 .例10.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A′、B′、C′分别是△PBC、△PCA、△PAB的重心1)求证:平面A′B′C′∥平面ABC;(2)S△A′B′C′∶S△ABC的值解析:(1)取AB、BC的中点M、N,则∴A′C′∥MNA′C′∥平面ABC同理A′B′∥面ABC,∴△A′B′C′∥面ABC.(2)· A′C′=MN=·AC=AC,· 同理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