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in****us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16.41KB
约13页
文档ID:258442741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1/13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面积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第 47-49 页“面积的含义”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米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关键: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二、引导探索1. 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2. 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3. 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4. 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5. 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6. 汇报操作方法三、 拓展应用1. 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2. 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3. 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4. 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五、板书设计:什么是面积 ( 认识面积)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六、教学反思:第 2 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第 5052 页“量一量(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 体会厘米 2、分米2、米2等面积单位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体会厘米 2、分米2、米2等面积单位教学关键: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二、引导探索1. 今天我们要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感觉一下它有多大?2. 动手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测量3. 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4. 小组讨论实际操作: 1 米2有多大?三、拓展应用1.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cm 2,dm 2或 m 2)填空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适当补充六、板书设计:量一量(面积单位)cm 2 (平方厘米) dm2(平方分米) m 2(平方米)七、教学反思:第 3 课时教学内容: P5253 内容“量一量的练习”教学目标 :1. 了解面积单位,并感知这个常见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2. 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 经历具体的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体会 1 的实际大小体会在面积测量中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体会在面积测量中统一单位的必要体会1 的实际大小教学关键:体会在面积测量中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C,请大家说说面积1C大约是多大?学生指出:大拇指大小约为1C2. 请大家用 1C的纸片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大小,交流结果和测量感受二、面积单位1. 将 1 平方分米大小的纸片发给大家,请大家测量纸片的边长学生测出每个纸片各个连长都是1 分米2. 指出这个纸片的大小就是1 平方分米,请大家结合1C定义给出 1d 的大小3. 肯定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时板书,边长都是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小是1 平方分米4. 肯定大家的回答,合作用1 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课桌的大小5. 怎样用这个纸片测量我们教室的大小怎么样?生:这样测量很麻烦6. 哪怎么办啊?生: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7. 我们来学习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边长都是 1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是1 平方米。

8. 肯定大家的归纳提问: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米9. 请在大家给出哪些物体可以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10. 组织大家做“练一练”第1 题,在练习中体验测量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面积单位11. 组织学生做其他的练习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复习下一节课的知识;五、板书设计:量一量(面积单位)cm 2 (平方厘米) dm 2(平方分米) m2(平方米)六、教学反思:第 4 课时教学内容: 第 5456页“摆 一 摆”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2.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关键: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若干个1 厘米2的小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它们的面积在计算时也有一定的公式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引导探索1. 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并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估计合适2. 小组合作,用1cm 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数一数这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3. 各组组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表4. 小组讨论: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5. 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 = 长 宽6. 小组合作:用 1cm 2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7. 小组讨论正方形周长公式三、拓展应用1. 小红的床长 20 分米,宽 14 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 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 (单位: m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 1 题六、板书设计 : 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 宽正方形面积边长七、课后反思:第 5 课时教学内容: 第 57-58 页“铺地面”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 认识公顷、千米 2等面积单位3.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认识公顷、千米 2等面积单位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1 分米、宽 1 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 厘米2的方砖才能修补好?二、引导探索1. 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2. 汇报实验方案3. 解决下题: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1 分米、宽 1 分米的 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 厘米2的方砖才能修补好?4. 小组合作,独立解决5. 汇报解题思路及结果6. 想一想: 1 米2 = ()分米27. 观察图:8. 想一想: 1 公顷有多大?介绍公顷三、练一练2 米2=()分米23 分米2=()厘米2500 厘米2=()分米2 400 分米2=()米2四、探索应用1. 2 米2 =( )分米2 3 分米2 =( )厘米2 500 厘米2 = ( )分米22. 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 米,宽 6 分米,它的面积有多大?五、布置作业适当补充七、板书设计:铺 地 面(面积单位的换算)米2 =( )分米2分米2 = ( )厘米八、课后反思:第 6 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 P5961“练习二”中的第110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能进行简单面积换算。

2. 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重、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巩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关键: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宣布本课内容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二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中的第110 题第 1 题,先让学生明确题中选择的长度单位及面积单位,再作出具体判断,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第 2 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第 3 题,先指名说说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反馈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面积时,所得的结果要用面积单位,计算周长时,所得的结果要用周长单位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反馈时,教师提醒:如果把问题改为“可剪成边长是 4 厘米的小正方形多少个?该如何算,让学生再次练习后,进行集体订正第 5 题,这是一个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用16 分米的铁丝围一围,再把围的长,宽和面积记录下来,再填表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练习题 1, 2 ,3题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第 7 课时教学内容: P62数学游戏中教学教学目标:1. 经历数学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与周长的含义。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 :1. 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与周长的含义2.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学生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 12 根小棒 /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出示一幅学校平面图,介绍学校的布局,讲解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2.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3. 师:面积和周长是两个有根本区别的概念,计算的访求也不一样,为了区分清楚,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二、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活动1. 让学生打开 P62指导学生明确操作要求2. 明确所画图形的形状3.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内讨论交流/ 4. 小组交流游戏所得结果是多少种情况?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五、板书设计:数学游戏六、教学反思:第 8 课时教学内容: P63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 1. 能灵活应用面积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解决铺地砖等实际问题2. 经过课堂练习体验灵活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3. 在实践中进行美的渗透,培养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灵活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正确、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教学关键:合理地解决铺地砖等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 小黑板出示:小刚家最近刚买一套新房,引导学生观察2. 师:小明家准备在厨房地面铺地砖,请同学们设计一下二、合作讨论,设计方案1. 师:小黑板出示以下内容:小明的厨房要铺地砖,有两种设计方案:(1)第一种设计了 180 块砖,计算这个厨房的面积?(2)第二种设计用多少块地砖?(3 ) 哪种设计较便宜?2. 合作探究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学生可汇报交流:(1)22180=720(平方分米)(2)720(23) =120(块)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师都给予肯定三、操作练习:指导学生完成 P63“画一画”中的1、2 题1. 第(1)题,学生按要求独立画图2. 第(2)题,让学生按要求独立设计合适的图案,再在小组内交流四、课时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第( 1-10)题六、板书设计:实践活动八、教学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