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1春《小学教学技能》离线作业1答案1.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两种形式:一是失调是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另一种是个体心理逻辑上的不一致,如“我好好听课”和“我上课睡觉”,这二者之间会产生失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 )是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确定教学综合目标的到达程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评定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绝对评价参考答案:C3. 听课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建设优秀团队的思想基础是( )A、共同的价值观B、相互信任C、“球论”D、团队规范参考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能代表教学技能发展阶段表现出的状态?( )A.教师素质B.教学艺术C.教学技艺D.教学技巧参考答案:A6. 教学语言技能的提高途径:( )A.提高内在修养水平B.锤炼语言外化技巧C.在实践中不断追求D.应变参考答案:ABC7. 估算方面的要求:《大纲》中把“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作为选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只是进行两、三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时,用到估计积和商,但并不作为教学要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数学的简单化(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指在用数学方法处理和表达事物时,往往要摒弃许多具体的特性,而用一种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数学化”的过程是将现实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的一种简单化的过程9. 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错误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学习的实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并逐渐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即所谓的个体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步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从而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极及其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个体的社会化,既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也是人的学习过程 第二,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同时也在自身的实践中积累个体的经验其中,人对社会历史经验的学习,在人的学习中占居着重要地位,个体的知识经验与社会经验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对语言的掌握,扩大了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
借助于语言这一工具,能使人通过学习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把人类的社会历史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 第四,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能动性是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就是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去学习各种知识经验,并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内在力量总之,人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10. 教师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但课堂上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教师对课要精心设计,考虑内容、时间、空间及人数等因素﹔教师可利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反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 1938年1月28日,驻大汶口日军头目滨野率日伪军近200人进犯徂徕山前的东良庄村全村民众在青年教师赵一川带领下,依托寨墙,以土枪土炮英勇抗敌,毙伤日军5人,村民死伤70余人,烧毁村民房屋650多间是一曲人民群众不畏强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壮歌答案:东良庄保卫战12. 从应用效果上看,教师上课时眼盯天花板属于:( )A.积极体态语言B.无意义体态语言C.消极体态语言D.眼语参考答案:C13.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存在根本对立,没有非胜非负的状态,成功的教育永远是双赢的。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存在根本对立,没有非胜非负的状态,成功的教育永远是双赢的 )参考答案:正确14. 家政委员会是指导家庭教育、参与学校管理的群众性组织是指由学校领导、班主任组织的,学生家长组成的指导家庭教育并协调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的关系,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力量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5.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就是要从转变学校领导干部作风抓起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就是要从转变学校领导干部作风抓起 )参考答案:√16. 班级舆论是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等,逐步在班级内部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维和行为准则,以熏陶和培育学生人格的文化场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 下面哪个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的第五个阶段?( )A.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B.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C.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要对此予以支持D.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作出初步的计划,教师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参考答案:C18.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应包括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应包括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参考答案:√19. 心理特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情感B.认识C.意志D.性格参考答案:D20. 教学技能与( )是相互联系的A.教学理论知识B.教学实践知识C.教学经验D.教学能力参考答案:AD21. 经历数学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 )的经验”A.有效B.初步C.理论D.信息参考答案:B22. 元代泰安州人王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著有《_______》,这部农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答案:农书23.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分析法是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逐层深化关系的衔接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操作形式:( )A.课后教案B.自评教学录像C.反思札记和行动研究D.交流探讨和借鉴听课评价参考答案:ABCD26. 自学法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和下,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7. 没有师生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现新课程要求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8. 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 描述性语言常用在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方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传统家长学校的局限性不包括( )A.家庭教育学习资源短缺B.家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C.家长学校规模有传统家长学校的局限性不包括( )A.家庭教育学习资源短缺B.家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C.家长学校规模有限D.教育信息传达不力参考答案:D31. 要明确教材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备好习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2. 文学的发展只是高雅运动的发展过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33. 学习应用题时,可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选择实物、图片或模型,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4. 教学体态语的功能:( )A.调节管理课堂B.直观的示范C.吸引学生注意力D.交流、诱发情感参考答案:ABCD35. 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6. 小学阶段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初级阶段,是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时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 ( )风格的学习者能通过试误法,从探索经验中迅速得出结论,他们喜欢教学游戏、模拟,愿意独立承担设计项目A.具体--随机型B.抽象--序列型C.抽象--随机型D.具体--序列型参考答案:B38. 规劝、禁止某些权利和要求,帮忙做家务属于科学的惩罚方式 )规劝、禁止某些权利和要求,帮忙做家务属于科学的惩罚方式 )参考答案:正确39. 实习训练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某些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可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 语言既要科学准确,又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 必要条件的数学问题与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并用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由条件能推出结论,但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充分这个条件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如果能由结论推出条件,但由条件推不出结论,此条件为必要此条件为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既能由结论推出条件,又能由条件推出结论,此条件为充要条件此条件为充要条件。
42. ( )是指教师在运用体态语时,应当尽量让学生充分地、精确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含义,达到师生沟通和交流的目的A.美感性原则B.精简性原则C.师生共意原则D.善意尊重原则参考答案:C43. 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 ( )评课侧重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专项测评A.观摩性评课B.研究性评课C.检查性评课D.提高性评课参考答案:C45. 从1978年、1992年、2000年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在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上认识的发展历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6.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事实性知识,学习还要求积极思考并且产生行为,要求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学习更要求学习者参与具体情境中的真实的文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