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及其责任承担方式的探讨,进而为减少职务侵权行为发生,营造健康、和谐的边防执法环境提出法律上的关注关键词:边防;职务侵权;执法环境边防,即边界、边境或边疆的防御保卫国家疆界安全,称之边防随着社会的发展,边防工作的作用和功能不断扩展边防不仅有卫疆守界的军事功能,还有发展睦邻关系的外交作用、稳定边境社会秩序的治安作用、增强民族团结的社会作用和促进边境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从广义上,边防是国家为维护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边境安全稳定而在沿边沿海地区实施的防卫、建设和管理一、公安边防部门职权范围阐释公安边防部门是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和国家的授权,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刑事案件管辖权、武装管辖权和涉外问题处理权鉴于本文论述需要,以下仅对行政管理权和刑事案件管辖权作一阐述一)行政管理权公安边防部门的行政管理权包括两个方面的职权,一是治安行政管理权,二是边防行政管理权治安行政管理权,通常认为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具有的行政职权公安边防部门担负维护沿边沿海地区治安秩序的任务,其主要法律依据之一就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这部分权力属于地方治安行政管理权。
边防行政管理权是由有关边防法律法2规赋予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管理办法》、 《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和《台湾渔船停泊点边防治安管理办法》等边防法律、法规和规章,从不同方面赋予了公安边防部门的边防行政管理权二)刑事案件管辖权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公安边防部门负责管辖在边境管理区和沿海地区发生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案、偷越国(边)境案和破坏界碑、界桩案,以及边防管理部门在边境管理区和沿海地区查获的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和走私制毒物品案根据《公安部关于公安边防部门办理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安部又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与协作事宜:1、公安边防部门办理刑事案件,要在所属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要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要求,认真学习《刑法》、 《刑事诉讼法》、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刑事法律和规定,掌握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切实担负起办理刑事案件的工作任务2、公安边防部门要建立健全办案机制,确定以边境调查人员为主体的办案力量,增加必要的投入,以保证办案工作的实施。
边境调查机构负责案件侦查工作的指导和侦查业务的基础建设办案人员的配备,可在现有编制数额内进行调整3、公安边防部门管辖的一般案件由边防大队级单位负责侦办;支队级以上单位负责侦查重大涉外犯罪案件、重大集团犯罪案件和下级单位侦破有困难的重大犯罪案件,其中,总队以上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跨区域犯罪案件的侦查3工作4、公安边防支队级以上单位在立案、侦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方面行使相应的县(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审批权限县(市)公安边防大队办案,由所属县(市)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地区(市、州、盟)公安边防支队(含海警支队、巡逻艇支队、广东边防五、六、七支队、特检站)办案,由支队(站)负责人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边防总队办案,由总队负责人审批;侦办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边防总队组织、指挥、协调或者直接立案侦查,报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备案;侦办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特大案件,由公安部边防管理局组织、指挥、协调或者直接立案侦查5、公安边防部门办理刑事案件,统一使用所属或所在地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以公(边)字单独编号即县(市)边防大队使用所属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地区(市、州、盟)边防支队使用所属地区(市、州、盟)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海警支队、巡逻艇支队、广东边防五、六、七支队、特检站使用所在地的地区(市)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省级以上公安边防部门使用所属或所在地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
各级公安边防部门所需法律文书,可按所属或所在地公安机关文书的格式自行印制6、公安边防部门在侦查办案中,对已批准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交由所属或所在地公安机关看守所羁押;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执行7、公安边防部门承办的刑事案件,在侦查终结时,由本部门的法制机构审核把关,以所属或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名义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48、公安边防部门应加强同公安机关其他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为及时、有效地侦破案件,打击犯罪,对发生在边境管理区和沿海地区(包括海上)的非边防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发现犯罪线索或接到报案、举报、控告的,应立即接受,并按有关程序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边境地区和沿海地区(限于地、市行政辖区)公安机关有关其他部门发现的属边防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发现犯罪线索或接到报案、举报、控告的,也应立即接受,并按有关程序及时移送边防部门处理边境地区和沿海地区边防检查站在口岸查获的偷渡案件,除涉及《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规定由刑事侦查部门管辖的第 98、99、100 种案件外,移交当地边防部门处理侦查协作中出现分歧时,由争议双方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协调决定。
9、各级公安边防部门要建立内部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办案质量对故意或重大过失违法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公安边防部门管辖、审批的案件,有关应诉、赔偿等事宜由具体办案的边防部门负责各级公安边防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分清责任,加强监督,保证严格、公正执法,依法、文明办案10、各级公安边防部门要加强刑事办案队伍建设要根据办理刑事案件的需要,选调懂法律、懂侦查业务的人员充实到办案队伍,并对现有人员实施全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担负办理刑事案件任务的在职业务干部和支队、大队主管领导要统一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组织的刑事侦查人员培训和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各级公安边防部门也要有计划地自行组织培训,并保持办案队伍的相对稳定5二、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一)侵权行为含义概说什么是侵权行为,各国学者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在国外学者的各种观点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学说,即过错说、违反法定义务说和责任说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没有全面地概括出侵权行为的内容和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保护的权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传统侵权行为法仅仅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绝对权,而现在司法实践中,侵权行为法对其他一些合法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也提供保护。
学者一般认为,权利与其他法益有划分之必要,权利仅限于指称名义上被称作权利者,属于广义法益的核心部分,其余民法上的利益均称其他法益基于此,侵权行为的概念可界定为:侵权行为是违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二)职务侵权行为含义及其分类所谓职务侵权行为,是指在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只有以国家的名义,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才为执行职务的行为;只有在执行职务中发生的侵权行为,才为职务侵权行为由于职务侵权是在行使国家权力中发生的侵权行为,行为人与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并非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因而它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属于一种特殊侵权行为根据职务侵权行为发生的职务行为性质,职务侵权行为可分为行政职务侵权行为、司法职务侵权行为和其他职务侵权行为其一,行政职务侵权行为这是指6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行政职务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它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违法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违法行为所谓具体行政行为,是指针对特定的社会事实或特定的对象所采取的具体行为,如工商管理行为、税务行为、交通管理行为、土地管理行为、治安管理行为、市政管理行为,等等。
行政侵权行为一般或者说基本上是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发生的所谓抽象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立法行为行政立法是制定行政管理法规的活动,是行政机关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果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那么就发生抽象行政行为中的侵权行为其二,司法职务侵权行为这是指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工作的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部门在某些情况下也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侦查职能)、行使监狱管理职能的劳改机关等司法机关执行司法职务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因冤假错案给公民造成损害,因保管不善使依法扣押的财产受损给法人造成损害其三,其他职务侵权行为这是指除行政、司法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中发生的侵权行为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尽管国家权力机关和军事机关一般不会实施职务侵权行为,但不排除发生职务侵权行为的可能性 (三)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构成其一,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在我国法律传统中,职务侵权行为本质上是违法行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或禁止性规定,当然是违法另外,在法治的环境中,一个客观上对他人造成侵害的职务行为,只要没有合法的根据,就可以认定是违法行为。
因为职务侵权责任就是对职务违法行为的制裁,所以,公安边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某一个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才能构成侵权而过错不是侵7权行为的本质特征,行为人没有过错,也应承担停止侵害等侵权责任其二,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构成对他人财产权、人身权等绝对权利的侵害职务侵权行为是给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职务行为,但并不是说侵害他人权利的职务行为都一定是侵权行为,职务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是特定的各国立法和实践都将职务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限制在特定方面,我国法律也基本遵循此例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职务侵权行为的对象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受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对象除了财产权和人身权以外,还包括其他合法权益其三,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是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根据职务侵权行为是一种能引起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事实,因此是承担责任的根据一般来说,公安边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过错而致他人损害,便具有负责任的根据,但是否必须承担责任,还要看行为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责任条件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行为不仅导致损害赔偿责任,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的侵权责任何种行为构成侵权,并应负何种形式的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专设了“民事责任”一章,另外我国《国家赔偿法》也规定了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这些都是公安边防部门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
三、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责任承担(一)《民法通则》和《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 121 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994 年 5 月 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8家赔偿法》(同日公布,自 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第 2 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我国《国家赔偿法》后于《民法通则》制定,但立法者并不认为该法是根据《民法通则》制定的,而是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 1 条);也没有规定在国家赔偿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准用民法实际上,我国《国家赔偿法》关于侵害之构成、赔偿范围、赔偿请求人和赔偿责任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等的规定,较之《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更为详细公安边防部门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和刑事侦查职权中,违法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遭受损害的,当然可以适用《国家赔偿法》承担侵权责任二)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承担的各种赔偿责任1、对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
公安边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