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征中红军牺牲的高级将领.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1.67KB
约4页
文档ID:12843573
长征中红军牺牲的高级将领._第1页
1/4

长征中红军牺牲的高级将领将军 的 长征中红军牺牲的高级将领在长征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以惊人的意志在毛泽东的正确战略思想指导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然而在长征中红军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据史料统计,四路红军长征出发前共有将近20万兵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五、六万人在牺牲烈士名单中包括大量的以红军高级指挥员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指战员根据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所研究员翟清华的介绍,共有35 名师以上指挥员在长征中牺牲正是有了这些以高级指挥员为代表的无数共产党员的牺牲,有了他们的冲锋在前、休息在后,红军才能在极度的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高昂的革命士气长征中牺牲的师以上指挥员:邓 萍 第 3 军团参谋长1908 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凉高山一个盐工家庭1926 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 7 月 22日,、滕代远、邓萍在湖南平江发动武装起义7 月 24 日,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 5 军,邓萍任参谋长同时建立中共红军第 5 军军委,邓萍任书记1930 年 6 月,红 5 军扩编为红军第 3 军团,邓萍任军团参谋长。

1934 年 10 月,红军开始长征邓萍协助指挥红 3 军团掩护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邓萍奉命率红 3 军团撤出遵义地区二渡赤水后,进抵娄山关这时,贵州军阀王家烈率 4 个团已抢先占领娄山关,妄图阻止红军回师遵义1935 年 2 月 27 日,娄山关战斗打响邓萍同一起,冒着敌人的炮火,出入前沿阵地,指挥部队作战经过迅猛冲杀,拿下娄山关制高点点金山,连续打垮黔军的多次疯狂反扑邓萍指挥部队反击时,连声高呼:“同志们追呀!追到遵义去,活捉王家烈!”部队势如破竹直逼遵义城下邓萍在指挥攻打遵义城时不幸牺牲,年仅 27 岁十分悲痛,他流着眼泪向部队下达攻城命令:“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红军攻进城后张爱萍沉痛挥笔书写挽诗一首: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器奇男新中国成立后,遵义人民政府将邓萍烈士遗骸迁葬于碧水环绕的凤凰山上吴焕先 第 25 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创始人之一历任黄安县农民自卫军党代表,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鄂豫皖特委委员,鄂豫皖省委委员,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七十三师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 鄂豫陕省委代书记等职。

吴焕先是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07 年生,湖北省黄安县(今河南省新县)人1923 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 杀害1927 年 11 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后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 4 军 12 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 25 军 73 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1932 年 10 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参与领导重建第 25 军,任军长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指挥部队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1934 年 4 月,第25、28 军合编为第 25 军后,任政治委员11 月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部进行长征,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织地方武装和发展红军主力,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开辟了鄂豫陕苏区,先后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

1935 年 7 月率部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同年 8 月 21 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 28 岁罗南辉 第 5 军副军长罗南辉,又名罗曼、罗敏1908 年生,四川成都人,曾在成都一家水烟铺做工1926 年入川军江防军第 7 混成旅当兵1927 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所在部队从事兵运工作1929 年 6 月参加第 7 混成旅旅长邝继勋等领导的遂宁县射洪嘴起义,任起义军营长后被党组织派往川军江防军第 2 混成旅继续做兵运工作1930 年 10 月参与领导该旅一部在汉州(今广汉)举行武装起义,任警卫大队长后调中共四川省委工作同年底赴万县任中共川东特委军委书记,不久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立场坚定,机智巧妙地同敌人进行斗争1931 年底出狱后,任中共四川省委除奸小组组长1932 年任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军委书记,同年 11 月参与发动和领导南部县升(钟寺)保(城)农民起义后奉派到川军第 29 军做兵运工作,1933 年春率该军1 个连起义,参加红四方面军同年 10 月任新成立的红 33 军副军长,率部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他担任前线指挥,率部连续打退敌人二十余次轮番进攻,歼敌四个团,俘敌近两千,取得红 33 军成立后的首战胜利。

1935 年参加长征,曾率部担负筹粮任务在人烟稀少的藏民地区,他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走村串户,收集、购买粮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部队的需要同年 11 月红 33 军与红 5 军团合编为红 5 军,他任副军长后在甘肃通渭指挥作战中负伤1936 年 10 月,为掩护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罗南辉奉命率红 5 军担任后卫,他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在甘肃会宁华家岭一带阻击敌人23 日在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梁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年仅 28 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闻讯后悲痛不已,他流着热泪说:“南辉同志是红军中的一位优秀指挥员,他的牺牲是我军的一大损失南辉同志为党献身的精神比华家岭还高,南辉同志的英名将与华家岭共存!” 长征中牺牲的师以上指挥员名单:邓 萍 第 3 军团参谋长吴焕先 第 25 军政治委员余天云 第 31 军军长罗南辉 第 5 军副军长王绍芝 红一方面军后方司令部司令员胡廷铨 原红 10 军代政委夏 曦 第 6 军团政治部主任李伯选 第 33 军政治部主任魏 赤 原江西军区参谋长曹中生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龙 云 第 6 军团第 18 师师长洪 超 第 3 军团第 4 师师长程翠林 第 5 军团第 34 师政治委员王光泽 黔东独立师师长陈树湘 第 5 军团第 34 师师长陈金泉 原补充师师长刘世浩 第 3 军团新兵师师长曹德清 第 3 军团第 6 师师长余永寿 第四方面军第 10 师师长丁先华 第四方面军某师师长陈子谦 原升钟寺独立师政治委员何立池 第 9 军第 25 师政治委员王德安 第 33 军第 99 师政治委员李志英 第 3 路游击师政治委员徐 策 川滇黔游击纵队政治委员王友钧 第四方面军第 10 师师长戴 奇 原第 1 军团第 3 军第 10 师政治委员余泽鸿 川滇黔边游击纵队政治委员刘干臣 川滇黔游击纵队司令员刘 杞 第四方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陈友寿 第 31 军第 93 师师长吴正卿 第 6 军团第 17 师师长韩家松 第 31 军第 91 师师长马 骏 大金川独立第 2 师师长张 辉 第 6 军团第 16 师师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