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打开文本图片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所讲授的马克思著作精读课一向在学生中广受好评,几乎每堂课都座无虚席一堂课通常是在欢乐的笑声中开始的,他不仅深入浅出分析马克思的思想理论,还把一个生动形象的马克思呈现给学生 20XX年,韩毓海在自己一部风靡北大、清华的马克思课讲义的基础上润色修改,出版了《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一书,在韩毓海看来,这本书却成了自己生命的预言和转折因为随后不久,48岁的他生了一场大病,几乎半年的时间就白了头正是在那时,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社”)社长李学谦捎去信件,说道这世界沧海桑田,未来看中国,而中国的未来要看当下的这一代青少年,是时候给孩子们留下点东西了信中,李学谦希望他能为青少年写一本关于马克思的书,讲一讲中国走的“道路”为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说说人类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李社长的诚意打动了韩毓海,于是他接受了这个工作,正是这个工作让他感到自己生命的复活而这本书就是今年由中少社出版的《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 在中国,由于特定的政治环境,马克思几乎被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孩子所熟知,他在每一个阶段的教育中从不缺席。
但正如韩毓海所担忧的那样,他研究了大半辈子的马克思,发现孩子们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理论的认识仅仅只是局限在书本和试题中,他们没有进一步主动去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他的思想理论为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社会带来什么?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青年们不可能从中获益,这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会是一种损失因此,在韩毓海提笔书写之前,他就下定决心,要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希望青少年了解马克思,更希望他们能够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韩毓海告诉《出版人》 《少年读马克思》的整个策划、写作过程,秉承“从孩子们中来,回到孩子们中去”的思路,出版社从全国的青少年读者中精心征集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的问题,并最终把问题汇总为19个,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这类别具一格的问题,也包括“什么是共产主义”、“为什么说《资本论》颠覆了经济学”、“马克思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究竟有什么用”等一针见血、直截了当的提问为了写好这本书,向读者清晰而严谨地说明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韩毓海不仅重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还重新阅读了亚里士多德、尼采、卢梭等人的著作。
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所说的那样,这本书的“每一个段落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书” 《少年读马克思》出版后,受到大众读者的一致好评,随即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一直以来,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也不同,《少年读马克思》英译版的出版,使得此书成功地跨越了认知差异在今年的美国书展上,围绕这本书的英译版,中少社举办了一场名为“好故事,一起讲”的精彩活动中美两国中学生通过视频,就“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的论述?”等问题展开了一番交流,期间闪现出许多思想的火花,令韩毓海直呼“惊喜之中,意料之外”著名学者彼得·巴顿评价道,这本书能帮助美国的年轻人认识到,美国要把握自己的现实和未来,就需要好好了解中国,而要真正了解中国,了解现代中国的奋斗历程,就必须了解马克思,理解其深深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当代历史 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至大、至深,对韩毓海来说,写一本供青少年阅读的马克思的书,正用得上一句格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因为一切灿烂的乐章,都由栩栩如生的细节组成,而倘要理解伟人,我们自己就必须有一颗平常心。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马克思重返当世,进入孩子们的心中韩毓海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