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保护概论考点归纳总结(超详细)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656.42KB
约10页
文档ID:201350650
环境保护概论考点归纳总结(超详细)_第1页
1/10

第一章 1,环境的概念 是指以某一事物为中心而存在于四周的事物;指影响 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各种自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本课程所争论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 连续进展;( 3)污染源不同; 第一次高潮的污染来源尚不太复杂, 较易通过污染源调查弄清产生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只要一个城市, 一个工矿区或一个国家下决心, 实行措施,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掌握; 其次次高潮显现的环境问题, 污染源和破坏源众多, 不但分布广, 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对环境的内涵: 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 且来源杂, 既来自人类的经济再生产活动, 也来自人类的日常生活活 生存和进展的各种自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 动;既来自发达国家, 也来自进展中国家,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只靠一 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 文遗迹,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按属性分: 自然环境 ( 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自然存在的环境; 个国家的努力很难奏效, 要靠众多国家, 甚至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才 行,这就极大地增加明白决问题的难度;( 4)第一次高潮的“公害 大事”与其次次高潮的突发性严峻污染大事也不相同; 发性,二是事故污染范畴大,危害严峻,经济缺失庞大; 一是带有突 它是人类发生,进展与生存的物质基础; ) ,人工环境 (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 境,或人为制造的环境),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 关系所形成的环境); 5,造成第一次环境问题的主要缘由: (1),第一是人口迅猛增加, 都市化的速度加快; ( 2),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的消耗大增; 八大公害: 是指在世界范畴内, 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 2. 按空间范畴可分为: 聚落环境 【人类聚居场所的环境, 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制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是人类有计 它是与人 动世界的公害大事; 量发病和死亡大事; 公害大事: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 1,马斯河谷工业区烟雾污染大事 ; 2,美国宾 类的工作和生活关系最亲密,最直接的环境;聚落环境依据其性质, 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 (由一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和与其联系在 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烟雾污染大事;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大事; 4,伦敦烟雾; 5,日本四日市哮喘大事; 8,骨痛病; 6,米糠油大事; 7,水俣病; 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 污染是由居民的生活 “三废”造成 的;提倡院落环境园林化,在室内,室外,窗前,房后种植瓜果,蔬 菜和花草,美化环境,净化环境,调控人类,生物与大气之间的二氧 化碳与氧气平稳;)村落环境(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村落环境的污 6,其次次环境高潮 :( 1)全球大气污染【重大突发大事(印度博 帕尔大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莱茵河污染大事),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酸雨】;( 2)大面积生态破坏; 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源; 特殊是农药, 化肥的使用和污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取而阻挡地表热能 染有日益增加和严峻的趋势, 影响农副产品的质量, 威逼人民的健康; 耗散, 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 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低空臭氧等;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 CO2), 必需加强农药化肥的治理; 开展综合利用, 使农业和生活废弃物变废 为宝;综合利用自然能源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 由于这些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 而对地球反 制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取性, 造成“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 (1)城市化转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从而影响大气的物理性状; 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 它会导致海洋水体膨 (2)城市化消耗大量能源,并释放出大量热能而转变了大气的热量 状况;( 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 转变城市大气环境的组成;因此,城市气温,云量,雾量,降雨量, 烟尘,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以及多环芳烃等有害气体含量 胀和两极冰雪融解, 使海平面上升, 危及沿海地区的经济进展和人民 生活,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难, 此外,气候变暖仍会影响人类健康, 染病; 加大疾病危急和死亡率, 增加传 较高;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水量的影响:影响水的循 臭氧层耗竭 ,人类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制冷剂氟氯烃类化合物, 氮氧化物, 受到紫外线的照耀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 环;耗水量的增加,导致水源枯竭,供水紧急;地下水过度开采,导 与臭 致地下水面下降和地面下沉; 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 水环境的污染; 3, 氧层的臭氧( 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 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 臭氧层耗损意味着大量 城市化严峻地破坏了生物环境, 转变了生 发生,臭氧快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 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 3 ,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四周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 紫外线将直接辐射到地面, 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导致人类皮肤癌, 农作物受害而减产; 白内障发病率增高, 并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 物链,导致生态平稳的破坏; 高空中臭氧虽在削减,但低空中臭氧含 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量的增加仍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农作物,建筑物等,并会 造成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 酸雨: pH 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雨 (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生态平稳破坏以至直接或间接影响人 类生存和进展的各种情形称之为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 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 SO2)和氮氧化物 4,两次高潮有很大的不同,有明显的阶段性(四点): (1)影响范 ( NOx)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后,又以雨,雪,雾 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雨; 水资源危机: 一方面清洁水源被大量滥用,铺张和污染,另一方面, 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主要显现在工业发达国家, 重点是局部性,小范 围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城市, 河流,农田等; 其次次高潮就是大范畴, 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 不但包括了经济发达的国 淡水的区域分布不匀称, 机日趋严峻; 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特别普遍, 全球淡水危 家,也包括了众多进展中国家;( 2)危害后果不同;第一次高潮人 们关怀的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虽也对经济造成损 7,当代环境问题: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如 :全球气候 害,但问题仍不突出; 其次次高潮不但明显损害人类健康, 而且全球 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的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大 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逼到全人类的生存与进展, 阻碍经济的 气污染,能源短缺; 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如;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 1 页,共 10 页 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正在加速, 森林面积锐减, 海洋污染等; 三是突发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 性的严峻污染大事和化学品的污染及危急废弃物的越境转移; 8,十大环境问题 ; (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耗竭( 3)酸雨 (4) 水 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详细包括 物种结构 (生 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种群数量, 种的空间配置和时间变化等, 构成了 资源危机 ( 5)大气污染( 6)资源,能源短缺( 7)森林锐减( 8) 生态系统的形状结构;), 上的配置和在时间上的分布) 时空结构 (生态系统中个生物种群在空间 ,养分结构 (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 土地荒漠化( 9) 生物多样性削减( 10)10 垃圾围城( 11) 海洋 污 染 ( 12 ) 有 毒 化 学 品 污 染 ( 13 ) 危 险 废 弃 物 越 境 转 移 通过养分联系构成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 生物多样性是指 植物, 动物, 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爱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9,世界环境爱护的进展历程: (1)限制阶段 ( 20 世纪 50 岁月以前) 物种 (2) “三废”治理阶段( 理阶段 ; 3) 综合防治阶段( 1972)( 4)规划管 10,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 人类改造环境, 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 生物多样性供应人类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 生物多样性爱护生态平稳 因此,人类社会要与环境和谐进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剂 中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艺术的源泉; 生物多样性供应基因, 培育生 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要实现这种调剂,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物新品种;生物多样性对科学仿生的奉献; 1, 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 猜测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 3, 生物多样性的爱护措施 影响,把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加强生物多样性爱护治理; 完善自然爱护区及其他爱护地网络; 爱护 建立 2, 3, 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方案地支配社会生产力,使进展生产 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野生物种及作物与家畜的遗传资源; 全国范畴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监测网;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合作; 与爱护环境的关系和谐起来; 4,生物监测 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 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 段; 生物评判 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肯定标准对肯定范畴内的环境质量进 行评定和猜测; 生物监测和生物评判特点:综合性和真实性,长期性,灵敏性,简洁 易行; 4, 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熟悉, 使千百万人和谐动作, 为实现 这种调剂进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 其次章 1. 生态平稳: 这里所指生态平稳是指生态系统的平稳; 生态平稳是指 在肯定时间及相对稳固条件下, 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 互适应与和谐的动态平稳中; 生态平稳包括三方面,结构 上的平稳, 功能 上的平稳, 以及 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 对的平稳,是动态平稳; 上的平稳; 生态平稳是相 5,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一),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净化利用植物 吸取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滞尘,消减噪声和杀菌等; (二),水体污 2. 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稳的缘由 :由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肯定限度 染的生物净化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谐水生生物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 系,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净化作用,使水体得到净化; 第三章 一,可连续进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连续进展定义“既满意当代人的 的自动调剂才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环境具有自净能 力,污染物进入环境后, 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使污染 物质在空间扩散, 稀释,其浓度下降, 最终受污染的环境复原原先的 状况;( 2)自动调剂作用,当生态系统的某一部分显现了机能反常 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意其需要的才能构成危害的进展”, 内涵: 不剥 时,就可能被其他部分的调剂所抵消; 自动调剂才能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越复杂, ( 1)需求人的基本权力,( 夺后代人的权力 2)限制“人人公平”, 3,破坏生态平稳因素 :( 1) a. 使环境因素发生转变 b. 使生物种类 二,可连续进展理论的基本特点:(一)可连续进展勉励经济增长 - 发生转变 c. 常变化; 信息系统的破坏;( 2)自然因素,指自然界发生的异 基础(二)生态可连续进展 - 条件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 境 - 可连续进展的标志;连续性原就要求:经济和社会进展不能超过 3,生态平稳的调剂才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结构的多样性 资源与环境的承载才能) (三)社会可连续进展 三 . 可连续进展的基本原就 - 目的; (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