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Simon生平速览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90.15KB
约4页
文档ID:47448932
R.Simon生平速览_第1页
1/4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西蒙生平简介赫伯特 . 亚力山大 . 西蒙 (Herbert.Alexander.Simon 1916-2001)美国科学家 , 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开创者之一,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1978)的心理学家西蒙有个中国名叫司马贺1916 年 6 月 15 日 西蒙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米尔沃尔,西蒙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德国移民,犹太人,电气工程师,受过严谨的德国式大学教育,一生有几十项发明专利,母亲来自一个钢琴世家,在音乐专科学校任教父亲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西蒙的性格有着重大影响,而母亲则给他留下了一手出色的钢琴技艺西蒙的天资是过人的,他6 岁上学,小学就跳了几级,不足17岁就高中毕业因此,在高中和大学,他要比同班的学生小两三岁在同学们中间,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他的聪明、色盲和左撇子习惯1933 年上芝加哥大学时,他本来想学经济学,但学经济学要求先修一门会计课程,于是,他尽管已经读过大量经济学书籍,还是改上了没有先修课程要求的政治学专业大学二年级时,他就修完了政治学方面的课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物理学、心理学、计量经济学和逻辑学等方面。

由此,奠定了他运用严格的数理逻辑研究社会科学的学术方向1936 年 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取得政治学学土学位之后,他应聘到国际城市管理者协会工作,很快成为用数学方法衡量城市公用事业的效率的专家在那里,他第一次用上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实践经验对他后来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1937 年圣诞节在威斯康辛州米尔沃尔,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秘书多萝西娅 ?派伊结婚1939 年 转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负责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对地方政府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研究这期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组织机构如何决策的研究这一论文成为其代表作《管理行为》的雏形1942 年 在完成洛克菲勒基金项目以后,西蒙转至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政治科学系,在那里工作了7年,其间还担任过该系的系主任1943 年 经其母校芝加哥大学进行评审与答辩后,被授予政治学博士学位1949 年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和电脑科学教授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在这里做出的1956 年夏天数十名来自数学、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等各种领域的学者聚集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讨论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并根据麦卡锡的建议,正式把这一学科领域命名为“人工智能”。

西蒙和纽厄尔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而且他们带到会议上去的“逻辑理论家”是当时唯一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软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因此,西蒙、纽厄尔以及达特茅斯会议的发起人麦卡锡和明斯基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1957 年 西蒙与别人合作开发了IPL 语言 (1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在 AI 的历史上,这是最早的一种AI 程序设计语言,其基本元素是符号,并首次引进表处理方法1958 年 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1960 年 西蒙夫妇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表明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搜索的过程,其效率取决于启发式函数(heuristic function)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西蒙、纽厄尔和肖又一次成功地合作开发了“通用问题求解系统“GPS(General Problem Solver) GPS是根据人在解题中的共同思维规律编制而成的,可以解11 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从而使启发式程序有了更普遍的意义1966 年 西蒙、纽厄尔和贝洛尔(Baylor)合作,开发了最早的下棋程序之一MATER 1968 年 被任命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1969 年 美国心理学会由于西蒙在心理学上的贡献而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西蒙提出“决策模式理论”这一核心概念,为当前受到极大重视的决策支持系统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奠定了理论基础1970 年 在研究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中,西蒙发展与完善了语义网络的概念和方法,把它作为知识表示(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种通用手段,并取得很大成功1972 年 7 月 作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代表团成员之一第一次到中国访问之后又9 次来华访问 1975年 他和艾伦 ?纽厄尔因为在人工智能、人类心里识别和列表处理等方面进行的基础研究,荣获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1976 年 西蒙和纽厄尔给“物理符号系统” 下了定义,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说”,成为人工智能中影响最大的符号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而这一学说则鼓励着人们对人工智能进行伟大的探索这也是两人在人工智能中做出的最基本的贡献1976—1983 年间 西蒙和兰利 (Pat W.Langley) 、布拉茨霍夫 (Gary L.Bradshaw)合作,设计了有6 个版本的BACON 系统发现程序,重新发现了一系列著名的物理、化学定律,证明了西蒙曾多次强调的论点即科学发现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问题求解,因此也可以用计算机程序实现。

1978 年 由于西蒙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过程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80 年 中国天津大学聘任西蒙为该校名誉教授,并派出一些学者在西蒙指导下进行短期记忆方面的研究 1985 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授予西蒙教授名誉研究员称号1986 年 因其在行为科学上的出色贡献而荣获美国全国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1995 年 在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被授予终身荣誉奖2001 年 2 月 9 日 西蒙去世,享年85 岁西蒙曾获得的荣誉及奖项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方面:美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奖 (1976 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8 年) 美国管理科学院学术贡献奖(1983 年) 美国政治科学学会麦迪逊奖 (1984 年) 美国总统科学奖 (1986) 美国运筹学学会和管理科学研究院冯?诺伊曼奖(1988 年) 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沃尔多奖(1995 年) 心理学方面: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9 年) 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1988 年) 美国心理学会终身贡献奖(1993 年) 计算机科学方面:美国计算机学会图灵奖(1975 年) 国际人工智能协会杰出研究奖(1978 年) 美国国家科学金奖(1986 年) 国际人工智能学会终生荣誉奖(1995) 荣誉称号耶鲁大学、凯斯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密执安大学、匹兹堡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荷兰经济学院等等学校的理学或者法学荣誉博士1995 年西蒙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 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 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授予西蒙教授名誉研究员称号同时,西蒙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的名誉教授。

西蒙主要著作包括:《管理行为》 (1947 ,1957,1976) 《公共管理》 ( 与斯密斯伯格合作,1950) 《组织理论的比较》( 经济研究评论, 1952) 《理性抉择的行为模型》( 经济学季刊, 1955) 《理性抉择与环境结构》( 心理学评论, 1956) 《组织》 ( 与马奇合著, 1958) 《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中的决策模型》(美国经济评论,1959) 《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 ,1975,1977) 《求解难题过程中的事物搜索》(行为科学, 1962) 《论如何决定做什么》( 贝尔经济学杂志,1978) 《思维模型》 (1979) 《有限理性模型》(1982) 《我的生活模型》(1991) 《人工智能科学》( 第 3 版,199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