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知道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2)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农学的重要著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能力,并通过阅读质疑获取历史信息2)学习制作图表法通过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技术成就的表格,培养学生制作图表的能力3)学习讨论法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对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等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的学习,突出他们注重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难点:理解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三、教学过程:提问:(电脑投影)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那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
导入新课:(通过投影示意图,边讲边导)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融合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下启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文化,科技成就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艺术成就也异彩纷呈我们今天学习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学生朗读课前提示,带着课前提示的问题进入新课本课一共三目,分别从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阐述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学生首先阅读第一目:祖冲之和圆周率(边阅、边划、边想)学生阅读第一目后,教师问:通过阅读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抓住如下问题:1、祖冲之是南朝(宋齐)时期人;(可以由学生简单介绍祖冲之,教师根据资料1加以补充2、数学方面:祖冲之是世界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他推算的圆周率数值是3.1415926<π<3.1415927,比欧洲早约1000年3、天文学方面:他测定出一年的天数是,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家计算结果相差不到50秒4、机械制造方面:他创制了“千里船”,复制了指南车。
5、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科学家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莫斯科大学将他的彩色大理石像镶嵌在“世界大科学家陈列”走廊上教师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祖冲之为什么要推算圆周率?可以由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资料2的内容及时加以启发和补充2、祖冲之以前是否有人计算过圆周率?有请看小资料(电脑投影资料3):3、“割圆术是怎么回事?(电脑投影资料5,演示课件)4、祖冲之是怎样计算出圆周率的?(电脑投影资料6)突出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过程,使学生体会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出现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5、什么是指南车?什么是指南针?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资料7加以补充讲解英国有一个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你知道这部百科全书是什么吗?他的作者是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们阅读第二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学生阅读后,教师问:通过阅读,你了解那些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归纳如下:1、贾思勰是北魏、东魏时期人;教师根据资料8的部分内容介绍贾思勰2、他的主要成就是写下了《齐民要术》(1)《齐民要术》一部总结北方劳动生产经验的农学著作。
2)内容:a、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如嫁接法,今河新郑枣区使用的接枣法);b、牲畜的饲养技术;c、食品加工技术,等等3)价值: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教师问:大家还有那些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书名的意思是什么?齐民:平民,要术:谋生的主要技术,“齐民要术”即平民谋生的主要技术2、《齐民要术》有多少篇?92篇,分10卷,近11万字3、贾思勰是怎样写出《齐民要术》的?(电脑投影资料9)强调3点:(1) 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2) 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收集农谚);(3) 亲自参加生产实践,访问老农电脑投影资料10)展示《齐民要术》中引用的农谚和教师收集的农谚根据上节课布置的收集农谚的作业,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农谚,教师及时加以鼓励和讲评大家学习过语文课文《三峡》吧?!你知道它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请大家阅读第三目“郦道元和《水经注》”学生阅读后教师问:阅读后你知道了那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如下:1、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学生介绍郦道元,教师可以根据资料12加以补充和讲解突出他从小热爱学习,注重实践的精神。
2、在前人《水经》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注》一书;3、全书共40卷,约三十万字,是原文的20倍4、内容丰富,生动详细地记录了1250条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等价值: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并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大家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郦道元什么要给《水经》作注?(电脑投影资料13)2、郦道元是怎样写成《水经注》的?(电脑投影资料14)突出:(1) 郦道元虽是给《水经》作注,实际上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水经》;(2) 注重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3) 勤学好问3、《水经》是一部什么书?(电脑投影资料15)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谈谈大庆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沿革,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操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多渠道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讨论: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获得成功?四人一小组讨论,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并形成结论四、小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尤为突出,有的还领先世界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他们热爱科学、刻苦钻研、亲身实践是分不开的。
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