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集体腐败的滋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7页
文档ID:287354395
集体腐败的滋生原因与防治对策_第1页
1/7

集体腐败的滋生原因与防治对策、集体腐败的界定究竟什么是集体腐败,至今学界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 定义笔者以为,所谓集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包括国 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行使国家公权 力的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单位或集体名义做出的 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集体腐败的一个最显着特点是其行为是以单位或集体 名义做出的这不仅使集体腐败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同时也是集体腐败与其他腐败行为的主要区别以往,有 些学者把腐败案中的“窝案”、“串案”作为集体腐败的重 要表现形式,这是值得商榷的窝案”、“串案”是群体腐 败,是个人腐败的群体化,其腐败行为不是以单位或集体 的名义进行的,法律后果也由个人承担而集体腐败行为 的主体,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从本质上说,集体 腐败不是具体罪名,而是类概念而且"集体腐败”并非 不受法律约束,我国现行刑法对部分集体腐败是有明确规 定的,如“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私分国有资产 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由于目前刑法有明文规定的 集体腐败只是涵盖了现实生活中一小部分集体腐败行为, 而大部分集体腐败现象没有被纳入刑罚的规制之中,致使 相当多的集体腐败只能受到纪律处分,所以人们常常误以 为集体腐败不受法律的约束,这也加大了集体腐败的恶劣 影响。

二、集体腐败的滋生原因1.行政决策程序与行政监督体制的不健全是集体腐败 产生的制度因素行政决策说到底是一种执法行为,正当程序是保证这 一执法行为不致变形的关键正当程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 任何人不能自己裁决自己或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但 是在许多存在集体腐败行为的单位,集体腐败的一个重要 表现形式就是决策者集体决定把单位资金以福利、奖金、 津贴、节假日补助等名义发放给包括参与决策者在内的部 分或所有工作人员行政监督体制是保证行政权力正当行使的制度建构 我国行政监察与审计机关等专门监督机构,与监督客体不 是并列的独立关系,而是受同级行政机关和上级业务部门 的双重领导;其负责人不是由党政领导人兼任,就是由党 政机关实质性任命监督机构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体制,使 监督主体在人事、财政等方面受制于监督客体,进而使监 督人员受制于“一把手”的意志‘'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 督不了,下级监督无用”就是这种监督体制对“一把手” 的实际监督效果2.腐败代价的分散与降低是集体腐败存在的成本因素腐败代价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惩罚代价,二是 道德舆论代价相对于一般腐败而言,无论是在受惩罚的 概率、力度上,还是在道德舆论评价的天平上,集体腐败 所要付出的代价都要小得多。

由于集体腐败是以单位或集体名义进行的,责任分散, 利益共享,腐败者所取得的额外收益,通常情况下都被看 做是单位的“福利”,而不是腐败所得这就大大降低了集 体腐败受惩罚的可能性再者,集体腐败所涉及的人员往 往很多,既有“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决策,又有单 位基层人员的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在很大程度上 分散了集体腐败的风险,增强了集体腐败的“抗震”力, 最终可能使披着“集体决定”外衣的腐败逃过法律的制裁在道德舆论方面,集体腐败也很少受到过多谴责与 人们对搞个人腐败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的态度不同,集体 腐败只要不是过分出格,就会被认为是单位的福利好,还 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羡慕而且,领导大慷国家之慨为本单 位成员谋取不当之利,常常被认为是会来事,既能博得好 名声,又能在干部测评、考核中获得高票,鲜有舆论上的 压力总之,腐败一旦盖上“集体”的印戳,腐败的受益 者们便会在道德上毫无愧疚之意惩罚代价的降低与道德舆论代价的缺失无疑对集体腐 败的滋生、蔓延、甚至泛滥构成一种隐性的鼓励3•“小金库”的存在是集体腐败产生的现实因素“小金库”是指侵占、截留国家或集体收入,化大公 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仅在XX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 关就查出违规小金库13 0亿元一些单位请客送礼、乱搞福利、收送红包、公款行贿等集体腐败行为之所以屡禁不 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单位设有游离于监督之外的“小金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形形色色的“小金库” 就是集体腐败现象赖以存在的“财政支柱”三、集体腐败的防治对策1.强化思想道德与价值观教育,营造抑制集体腐败的 软环境首先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要让他们明白,集体 腐败就是政治上的自杀其次要加强对单位职工的教育 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分得一杯羹,只不过是领导构筑 集体腐败防震体系的需要,从而使他们认清各式各样“福 利”的真面目,自觉抵制集体腐败最后,还要加强对普 通群众的教育要让他们清楚,集体腐败就是以“集体” 为幌子吞噬纳税人的血汗钱,进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 向2 •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建立防范集体腐败的硬 制度首先要合理设置权力机构,使职权部门内部各层次、 各要素之间形成既互相分工又互相制约的权力关系,明确 权力行使必须遵循的原则、程序和具体制度其次要完善 权力行为的监督制度,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形成一个对权力行使过程全面监督的有效机制。

可以从加 强各级人大对行政系统的监督权、改革监察与审计部门的 领导体制、保证公众知情权等方面着手最后要建立财产 申报和离任审计制度单位“一把手”、其他领导干部及处 于特殊岗位的人员在任职前要申报个人财产,任职期间要 定期申报(可以一年为期),离任时要由有关部门对其家庭 财产严格审计并公告3 •加大立法工作与惩罚力度,完善集体腐败的查处机对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 刑罚的必定性首先立法要到位在原有刑法的基础上, 针对集体腐败的新变化、新特点,制定具体法律条文,做 到疏而不漏其次查处要及时及时侦破集体腐败案件, 不断提高集体腐败的曝光率,增加集体腐败受益者所依赖 的“集体决定、责任分散”的心理负重最后惩罚要适度惩罚成本是构成腐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使惩罚成 本大于腐败的预期收益,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集体腐败 的发生针对集体腐败行为主体的特殊性,可以在法律上 把集体腐败定义为共同犯罪把集体腐败受益者中职务最 高的或者起骨干作用的视为主犯从重、从严处罚把集体 腐败受益者中的一般成员视作从犯,按其腐化程度进行灵 活处理;对于其中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 予处罚这样能够起到分化集体腐败犯罪集团的效果。

4.严厉打击“小金库”,斩断集体腐败的毒树之根打蛇打七寸,治腐治根本小金库”就是集体腐败的 祸根治理“小金库”要做到防范与惩治相结合防范要 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强化票据管理,加强对收费项目、 收费范围、收费标准的审核,清查各单位固定资产的出租 情况,从而切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二是要督促金融监管部门切实担负起金融监管责任,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银行账户的监管,防止以 个人名义进行公款私存,杜绝“账外有账”的不正常现象 惩治就是要严厉打击“小金库”,把对“小金库”相关责任 人的处罚由违纪上升到违法的高度,将“小金库”列入刑 事犯罪范围然后,依据刑律,参照权力坐标和集体腐败 内部的利益分配体系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采取以 上措施,才能斩断集体腐败的毒树之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