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自我剖析篇一: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士官作为部队中的“兵头将尾”素有“军中之母”之称,作为联系官与兵的“纽带”;作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基层稳定的中坚和建设的基石,是部队全面建设的一支强大动力如何运用好这支强大队伍为基层部队建设积极作贡献是基层部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然而由于士官制度改革的时间不长,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单位对士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士官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思想态度不端正,致使士官队伍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骨干作用不强;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乱搞“驻地恋”;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盲目攀比,消费奢侈;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基层部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成为部队全面建设的绊脚石针对上述问题,使我对基层士官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思考一、当前士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骨干作用不强,组训、管理能力较弱在当前部分士官骨干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士官文化程度偏低,专业不过硬,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满足不了本职工作的需要,对高科技知识缺乏理解能力,对新装备、新器材性能一知半解,操作和运用不熟练,平时不善于给自己“充电”,安于现状。
二是缺乏管理能力和组训能力,组训时理论讲解不透、不深、不细,组训方法不灵活、死板,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有些士官依赖思想强,离开了干部跟班,就不能独立完成组训任务还有些士官管理能力弱、不善管、不会管,大部分士官管自己可以,但管他人的能力偏低,尽管经过了预提班长培训和士官集中培训,但经验仍不多三是素质单一,会训练的不会管理和做思想工作,懂技术、懂业务的不会组训四是部分士官说的比做的多,干工作没有实际行动,沾轻怕重,好逸恶劳,对上级交待的工作任务完成不坚决、不果断、报告团泥带水第二,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在某些基层部队,部分士官因社会环境和个人原因往往在平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致使工作热情不高,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特别是在两个阶段比较明显,第一个阶段是士官服役期满的最后一年,第二个阶段是探亲休假之后,开展正常操课训练的前后几天另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遭到上级批评和处分二是评功、评奖没有如愿以偿三是失恋四是家庭纠纷五是内部关系处理不好笔者对实习支队的几个单位的40多名士官调查之后也证实了上述的结果第三,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目前,在基层中队普遍出现了士官比干部军龄大的现象。
他们大多度过各种培训或当过班长,阅历多、见识广,对战士情况熟、对业务精、从而感到与基层干部相比差不了多少,有的还觉得比干部强专业士官接受非专业士官的领导,认为是外行领导内行,心理不服气,年龄大的士官接爱年龄小的干部管理有的是“老班长”接受“新兵”干部的管理有的士官与干部是同龄兵的老乡这些士官认为“新兵”管“老兵”或同龄兵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故意给干部出难题,不配合工作和管理,对批评不予理采,唱反调第四,寻找精神寄托,乱搞“驻地恋”在基层部队,一些士官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再加上对部队单调的生活感到空虚,恣意寻找精神寄托,与驻地女青年乱交朋友,他们经常于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顾,私自外出,违反规定使用,和社会青年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甚至更严重的与女青年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而引发风波,闹得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军民关系,增加了部队管理的难度,即给部队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士官带来心灵的创伤和心理的障碍第五,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新的士官制度使士官由原来的“一改定终身”变为分期选取,士官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初期士官相比中级士官思想更加活跃一是来自落后地区和农村藉的士官,大多把选取士官当作跳出家门谋出路的一种途径,对分期选取思想顾虑较大,担心进不了中期,对自将来发展缺乏信心。
二是少数来自城镇的士官把选取士官作为考学、提升和短期内避免就业安置难的最佳选择三是已进入中级的士官,考虑去留的个人问题多,思想容易不滑四是多数非专业技术岗位的士官,因岗位编制限制服完第一、二期后都要复员,不能象专业技术士官可以升中级思想波动大,对部队建设影响大第六,盲目攀比,消费奢侈在一些基层部队的士官当中,不是提倡勤俭节约的作风,而是追求盲目攀比,崇拜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增长,部队生活条件的改善,士官工资待遇的提高,士官的工资少则六七百、多则上千元,士官花钱也大手大脚有甚讲阔气据调查统计有65%的士官佩有,穿名牌服饰、买高级化妆品、抽高档香烟,衣服自己懒得洗,拿去外面干洗现代时尚”已成为他们的“专利”,盲目追求朝代潮流,相互攀比,造成畸开消费的倾向,养成“超前”、“超支”消费的习惯第七,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基层部队士官大部分都兵龄长,对部队情况熟悉,有的长期与领导或干部接触,礼节礼貌随意性比较突出大会、小会不加强学习,会上姿态不端正,坐没坐样、站没站像,更有甚者竟然在领导面前翘起“二朗腿”;有的士官进入领导的办公室不打报告,就像进入自己的宿舍一样随便;有的士官仪容不整,长发飘飘,手插裤袋,边走路边吸烟,有的士官利用工作之便或休假时间涉足“灯红酒绿”场所;有的士官在正常的操课训练中,装病打报告出列等现象,笔者屡见不鲜。
二、问题剖析第一,士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基层部队的士官队伍中,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加之一些基层部队在选取士官时,只注意某项专业技术,往往忽略文化素质这一方面在士官进期转换中,又缺乏规范的培训和教育,所以导致了士官的文化素质不能得到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使士官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第二,进取精神不强部分士官选改动机的功利性比较强,献身国防的观念淡薄,少数士官选改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干得再好也捧不上铁饭碗”的思想,敬业精神衰退,工作分心走神,消极应付,有的是“顺其自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方向茫然一片,必然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第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共同条令和《士官管理规定》对各期各职各类士官应履行的职责?责权如何分配?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有些基层部队也没有根据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办法,所以普遍存在了士兵、士官管理手段上千篇一律、同等对待士官在部队的时间都比较长,对部队情况和环境都比较熟悉,加之一些基层部队管理方法单一,使部分士官很容易就在制度上钻了空子,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现象。
第四,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追求高档享受、消费奢侈,以及办事情走后门的不良现象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智能、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等,官兵与地方接触比较多,一些士官接触到地方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由于不能把持和约束自己,在无形之中就成了“模仿秀”,不甘落后,盲目攀比,在办事情上也想走捷径,长此以往,思想也开始腐化第五,现实问题的影响一是走与留的问题,士官制度改革以后,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废除了以往志愿兵“一改定终身”的规定,所以部分士官对自己的能否晋升下一期感到困绕二是今后的出路篇二:士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士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世纪之交,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革使我军士官队伍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各部队都把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士官整体素质作为部队建设水平的标准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士官教育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新时期士官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士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人文素质主要指一个人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础的态度与精神境界,是除知识、能力之外,人才内部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据我们连士官的抽样调查表明士官在这三个当面的现状不容乐观1、思想素质方面士官的思想状况总体是好的,忠于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抱着较积极的态度但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少数士官尚存在模糊认识调查显示:有13%的士官认为“当今世界金钱可以确定人的价值”,钱少,地位就低,相应的价值就小;有5%的士官抱着利己主义的人生态度,过分强调“自我满足”、“自我需求”;有14%的士官对人生怀有较悲观的情绪,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一场梦”;有16%的士官在对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上,认为个人的利益应放到第一位学员的上述思想状况,与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差距较大,如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帮助他们确立正确思想,树立积极、进步、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成为丞待解决的课题2、文化心理素质方面大多士官的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士官中相当于初中学历的有56%,低于初中的有7%,有近10%士官不能应付日常的书面写作和书信来往;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对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潮缺乏应有的鉴别力,对一些名人(包括反面人物)盲目崇拜,随波逐流;自我意思强,并处于相对稳定和独立阶段,但却存在着诸多矛盾,主要体现在期望值与失落感的矛盾、自信心雨自卑感的矛盾上。
经过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士官都把入士官学校大门作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渴望在这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便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一显身手显然,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论基础薄弱,导致他们学习上诸如消极、懒惰、恐惧心理的产生据调查,有42%的士官表示,“学习感到吃力”,36%士官认为“所学专业课余今后从事工作不对口”,因而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工作学习生活,认为能混就混3、情感智慧素质方面不少士官在情感体验上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倾向一方面,他们渴望拥有团结友爱的集体,渴望在这个大家庭中塑造自我形象,另一方面他们有往往把团结友爱“定格”在老乡圈子里,缺少合作奉献精神在情感发展上也体现出不稳定倾向他们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进军营的,自尊心强,对未来也充满了自信,但当与同一起跑线上的士官出现差距时,他们的优越感顿失,甚至有一部分士官有自尊转为自卑,由热情转为消沉,尤其是那些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的士官这种倾向更为显著这种情感上的急骤变化时导致他们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消极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结合现实条件,针对士官特点,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士官自我意识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作为人思想品质与精神的核心,往往制约着一个人的认识和行动如何帮助士官树立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还在于对士官自我意识的正确引导,只有自我意识发展到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程度,士官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思考如何按照社会的要求,确定自身的位Z与目标士官在自我意识上体现出来的种种矛盾性,固然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但主要还在于士官自身缺乏人文精神、人文修养、人文知识的熏陶与培养因此,作为政治工作者,我们要勇于担当责任,注重士官的人文素质,通过哲学、历史、文学、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加强对士官个性心理的正确引导,帮助士官树立起良好的进取心与成就欲实践证明,一个人成才与否与他的个性心理有着最密切的最直接的联系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保罗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士官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政治教育便对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尤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