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义耳定律 力学波义耳定律(Boyle's law,有时又称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 与气体的压力成反比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耳(Boyle),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 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成反比关系称之为波义耳定律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简介波义耳定律(Boyle's law,有时又称Mariotte's Law或波马定律,由玻意耳和马里奥特 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间隔不久,先后发现):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 强成反比是由英国波义耳(Boyle),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 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 ”称之为玻意耳定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被发现的“定律”定律公式公式: V=k/PV 是指气体的体积P 指压力k 为一常数这个公式又可以继续推导,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圧力的乘积成为一定的常数,即:PV=k如果在温度相同的状态下,A、B两种状态下的气体关系式可表示成:PAVA=PBVB习惯上,这个公式会写成:p2=p1V1/V2重大意义 波义耳创建的理论——波义耳定律,是第一个描述气体运动的数量公式,为气体的量化 研究和化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该定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都要学习它 波义耳具有实验天赋,还证实了气体像固体一样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在气体中,原子距 离较远,互不连接,所以它们能够被挤压得更密集些早在公元前440年,德谟克里特就提 出原子的存在,在随后的两千年里人们一直争论这个问题通过实验,波义耳使科学界相信 原子确实是存在的波义耳定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2015-12-04 09:23 来源: 科普中国 分享到 在排气泵容器中气压计水银柱下降;在真空中虹吸作用失效;压力降低时沸点降低在抽 成真空的容器中动物(蜜蜂、鼠、鳝鱼等)不能维持生命,钟表不能传出嘀嗒声等等这些 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普遍的常识,但在17世纪时却很新鲜这些都被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 耳实验所证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堪称17世纪实验哲学的先驱人物他出生于一个骑士家庭, 与他的父亲和哥哥们的骁勇善战、射箭神准等特征不同的是,波义耳从小就是体弱多病、身 材瘦小,一副不堪造就的样子,但他从小就有个特点:为了做好一件事,能够一个人静静地 坐好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波义耳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开始出现的时代,这是一个巨人辈 出的时代。
而在他科学生涯的早期,气体物理学是科学界颇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气体实验仪器 当时法国科学家根据实验得出“空气没有弹性”的结论,波义耳宣称法国科学家的实验 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他指出,活塞之所以不能全部弹回来,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活塞太紧有 人反驳道,如果活塞稍松,四周就会漏气,影响实验罗伯特•波义耳许诺要制造一个松紧 适中的绝好活塞,证明上述实验是错误的1659 年,他了解到盖利克的神奇的抽气泵之后,决心设计出更好的抽气机他与年轻 的助手胡克制造出了精密的抽气机这个装置的精妙之处便在于它能够使观察者看到玻璃试 管内部的情况,并允许人们引导甚至控制实验的发展空气泵现在看起来似乎貌不惊人,但 在当时造价却极其昂贵,全世界也不过只有4 台波义耳定律因为波义耳的泵大部分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所设计,并由罗伯特•虎克负责建造,整台 机器非常复杂尽管有不足,他用这种抽气机做了一系列关于空气压力和稀薄空气中的现象 的实验,并于1660 年出版了《关于空气弹性及其效应的物理、力学新实验》一书在书中, 详细阐述了他所进行43 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在不同现象中的效果,试验了抽空空气时的氧 化、磁场、声音及气压特性,检验了在不同物质上增加气压的效果。
在这本书中,波义耳提出了对气体“弹性”的两种可能解释一种认为把气体微粒看成 是许多细小弹性游丝;另一种认为微粒在热的扰动下不断作旋涡运动,由这种运动引起弹性 但书出版后却得到荷兰的以研究科学为名的教会神父利努斯的攻击利努斯不相信关于存在真空的说法,他认为空气的重量和弹性不能够大到足以承受托里 拆利管中的 29英寸水银柱的重量,并与之均衡他说气压表中的水银柱是由某种特殊的无 形的线悬挂住的,这无形的线就在管子的上端他甚至要求在将玻璃管理上端封口时用手摸 一摸,企图找出这根无形的线为了反驳这一无端的批评,波义耳发表了《关于空气的弹力和重量学说的答辩》,并决 定重新做实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得感谢这位利努斯神父,如果没有这一荒谬的批评, 波义耳也许永远不会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波义耳把一根长玻璃管弯成二臂和短不等的 U 形管(虹吸管),把短的一臂上端封住, 附上标尺,然后把水银一点一点灌入管内,使水银在玻璃管两边相等,记下刻度再灌进水 银肝至封闭的一边的空气食糖压缩到原来的一半,波义耳发现此时管子长臂中的水银比另一 臂高出29 英寸这说明“当空气的密度啬到约为原来的两倍时,它的弹性也增加两倍”。
但这根玻璃管偶然被打碎了,波义耳又重新作了一根更长的管子,约有8英尺高由于 在室内用太长了,因此只能在二层楼的楼梯里用绳子吊起来作实验他使密封空气的压力在 1-英寸到117-英寸高银柱之间变化,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做了40 多次实验,每一次都 把观察值与按设想“温度一定时,压力与膨胀成反比的假设”应得的值作比较,发现两者非 常相符合,从而得到了历史上除运动现象之外的又一个度量的自然规律1666 年,波义耳发表了《流体静力学佯谬》一文,有力地驳斥了那种轻的流体不能对 重的流体施加压力的传统偏见,得出了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的关系,这正就是波义耳气 体定律的最初发表形式,它为分子运动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借助空气泵实验,波义耳提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波义耳定律” 当他向堵住的空气施加双倍的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会减半;施加3 倍的压力时,体积就会 变成原来的 1/3波义耳据此实验结果在1662 年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 力和体积成反比关系这是第一个描述气体运动的定律,为气体的量化研究和化学分析奠 定了基础这个定律的伟大不是在怎么计算、怎么运用,这个定律的永垂不朽,是因为:这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证明宇宙里是有不改变的律。
一个世纪以后,法国人查理和盖一吕萨克建立了更全面的定量规律实验表明,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这个结论是英国科学家波义耳(1627-1691)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1620-1684)各自通 过实验发现的,叫做波义耳定律这些实验都在他出版的《新机械物理实验——感受空气的 活力及其效用(由新气压泵所完成的大部分实验)》一书中作了详细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