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马越同志评选西宁市“功勋校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6页
文档ID:43454829
关于马越同志评选西宁市“功勋校长”的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1/6

关关于于马马越越同同志志评评选选西西宁宁市市 ““功功勋勋校校长长 ””的的先先进进事事迹迹材材料料马越同志现任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校长,党员,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至今,他已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整整三十四个春秋,他先后任职过四所不同情况的学校,担任校长一职也整整二十五年,其间在大通县督导室任主任一年半这期间马越同志收获了沉甸甸的教育人生和美好的回忆,在他的教育生涯行囊中,记载着一个个 “大通第一”:他是第一个被青海省政府命名的中学“特级教师”、第一个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青海省首届“十杰校长”的校长、第一个个人事迹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频道进行专题报道的教育工作者,第一个被命名的“西宁市首届学科带头人”……、、 自我正确定位,自我正确定位,实实实实在在做事在在做事1981 年大学毕业后,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追求,选择到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大通一中,做一名普通而光荣的人民教师到大通一中后,他担任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成果,迅速成长为全校的业务教学骨干,所带班级的学科成绩始终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

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赞誉、学生的好评,1984 年甚至担任了高三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工作他的学习付出和努力更是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1985 年 3 月被任命为教导主任,1986 年11 月任命为副校长1988 年 8 月,县委县政府任命当时年仅 30 岁的马越同志担任大通一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教育局党委委员至此,他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了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在大通一中上任伊始,他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中大力提倡以扎实的教研、优秀的师德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全校教师的深入讨论,确定了“让大通一中跃居成为全县先进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教研加强,学风渐浓,教风日正,学校的教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1992——1994 年,连续三年高考成绩接近或超过当时全县最好的中学——大通二中学校和他本人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同时,大通一中作为在低起点上取得优异办学成绩的学校典型,在青海电视台做了宣传报道1989 年起,马越校长连续当选为大通县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1991 年,当选为西宁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02 年,当选为中共青海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

2002 年 2 月,大通矿务局学校按政策划归地方管理,这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职工子弟学校,由于企业长期不景气,教师工资低而且发不出,骨干教师调离,好学生转学中学部仅有学生 534 名,高中三个年级只有 124 名学生,其中高二文、理科各有 11 名学生……这个科级建制的学校由县政府接收后更名为大通七中,在选派校长时,全县没人想去,没人敢去县教育局和县委领导再一次把领导这所学校的重担放在了他的肩上在大通七中工作的四年里,通过他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到全县学校前列,使一所原本名不经传的学校,变成了一所被媒体关注、社会热议的学校其间,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青海省首届中小学“十杰”校长的荣誉称号,受到了省政府的重奖经省教育厅推荐,他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组的专访,个人事迹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以专题片形式在黄金时段向全国做了专题报道 加加强强制度建制度建设设,注重,注重师师德培养德培养大通二中始建于 1958 年,是青海省二十所知名重点中学之一,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好,但由于长期的管理不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改变现状1994 年 8 月,县委、县政府派他去管理这所在大通教育战线上最重要而教学质量欠佳的学校。

上任后,他搞专题,做调查,全面了解造成二中滞后的原因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最终制定并通过了《大通二中教职工工作评估奖惩方案》,把教师师德与职称考评、奖金发放等联系起来,用规章制度来促进二中教师队伍师德的提高,提出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兴趣相结合”的师德理念和治校治学途径并以此为切入口,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利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并编印成大通二中历史上第一本管理制度汇编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他总结摸索出一条“教师的师德要在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体现”的新方法提出“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人,以明确的师德建设促进人,以综合的素质评价人,以全面的教育培养人”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的推进素质教育 做到率先垂范,真情凝聚人心做到率先垂范,真情凝聚人心当校长二十五年来,不论到哪那一个学校,“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尊重每一位学校领导、老师,甚至是炊事员、门卫、合同工,尊重他们为学校付出的劳动,始终是他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大通七中任职期间,考虑到学校的底子薄、经费紧,在工作和生活上,不搞特殊化,没有对原本就已经破旧简陋的办公室进行装修,更没有为自己的办公室添置一件办公用品。

为了给学校添置教学设备,通过和领导班子再三商量,将学校接送领导上下班的吉普车卖掉,这一做法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儿子上大学,女儿结婚,他从未声张,为的是不惊动同事和老师们送礼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清高,赢得了所有他工作过的学校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也在大通教育界传为美谈无论到哪个学校任职,在教学教研上,他总是要求教师撰写业务笔记,给各个年级的教师提出业务自修和专业成长的指导意见,并在年终批阅上填写上意见和建议在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他时刻不忘总结教育教学心得、撰写教学论文,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 13 篇 树树立学校品牌,形成立学校品牌,形成办办学特色学特色2009 年 3 月,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大通县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大通二中建设成为“省级品牌学校”的实施意见根据组织上的安排,他再一次调任大通二中担任校长面对“创建省级品牌学校”的这一课题,面对县委、县政府的指标和任务他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了以“如何创建品牌学校?”、 “什么是品牌学校?”、 “大通二中的品牌之路何在?”为主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在管理和教学方面,实行了由副校长、处室主任负责制下的年级部管理,权利进一步下放,由年级部具体负责本年级的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对学校行政部门进行调整,精简处室人员,加强处室对年级部的检查和指导力度,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夯实常规基础,优化教学过程;开展听评课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狠抓考试纪律,提高高考成绩等措施,进一步创新了教学工作,稳固提高了教学质量2011 年大通二中共有 874 名同学参加了高考,总上线人数为 863 名,一次性上线率为 98.32 %文科考生有47 名进入重点本科分数线,重点率为 23.5%;理科考生有251 名进入重点本科分数线,重点率为 37.24 %文、理合计重本人数为 298 名在全省近四万名考生中,学校有 25 名同学成绩进入全省前 200 名,其中 2 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全县文、理科状元也双双花落二中三年来,他组织学校的相关人员,总结了大通二中的办学经验,完善形成了大通二中的办学方针、办学思想、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构建起了以环境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等为内容的校园十大文化体系投资上百万元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 2009年 11 月,经过专家的多轮评审,学校被命名为“西宁市首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在创建品牌学校的过程中,他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注重发掘特色,突出亮点,将学校的音体美教学定位为二中的特色来发展。

成立音体美特色班,招收音体美特长生;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音体美的资金投入力度2011 年,我校 2 名同学被选拔为青海省中学生田径运动员代表(全省田径运动队员共有 12 名),参加了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以良好的设施,敬业的队伍,扎实的管理,突出的质量,吸引了八方学子来校就读,大通二中的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如今的他,作为一名成熟、稳健而激情不减当年的学校管理者,依然孜孜不倦地在新世纪教育的辉煌征程中奋力跋涉,永不言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