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800字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8.65KB
约15页
文档ID:316799571
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800字_第1页
1/15

    20xx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800字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基因工程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原理:基因重组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3)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1(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4)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5)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3、基因的运载体(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四、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2第二篇:《高考密码》20xx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4800字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选择题1.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B.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地自交来提高纯合率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A项错误,三种育种方式a、b和c分别是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没有涉及基因突变;B项正确,杂交育种需要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在每一代淘汰掉不需要的个体来提高纯合子的占有率;C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不是利用基因突变,要提高突变率,需要进行人工诱变。

答案:B2.现有三个番茄品种,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基因型有8种B.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1/12C.乙、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花色和果形的性状都不同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植株的时间只要一年1解析:甲乙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的计算方法为3×2×2=12种;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211×=1/8 22答案:D3.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图中各种筛选过程均不改变基因频率解析:从③到⑦发生了减数分裂的过程,所以A项正确;得到④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得到⑧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筛选过程要去掉某一性状的部分个体,所以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D4.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A.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的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但是第三代中BB∶Bb=1∶2,自交后代中BB的概率为(1/3)+(2/3)×(1/4)=1/2。

答案:B5.下列过程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的是( )①用杂合抗病小麦连续自交得到纯合抗病植株 ②对抗病小麦植株的测交 ③用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种子 ④对三倍体无子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结出无子西瓜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②④解析:对母本去雄,也就意味着母本只能提供卵细胞,小麦自交时,要相互受粉,不用去雄;三倍体无子西瓜授以二倍体的花粉,花粉的作用是刺激子房产生一定量的生长素,所以也不用去雄答案:C6.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A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解析:A项正确,①→②过程先杂交育种,然后连续自交选种,其育种周期比较长;B项错误,②的变异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⑦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不是间期;C项正确,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项正确,⑤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⑧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B7.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与四倍体芝麻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可育D.将此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属于二倍体解析: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有同源染色体的,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物质,是有遗传效应的;用秋水仙素诱导是不能形成单倍体的,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诱导形成的是多倍体(或二倍体);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2是单倍体。

答案:A8.在实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 )①诱变育种 ②单倍体育种 ③转基因技术 ④组织培养技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将玉米中的相关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中,可以用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然后将获得该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以后的过程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尽快获得含抗性基因的纯合子答案:B9.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过程中,此现象可用于诱变育种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来的个体是三倍体解析:任何生物DNA复制时出现基因中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杂交育种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由花粉发育来的植株是单倍体答案:A10.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解析:花药培养成植株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和细胞生长实现的。

答案:C11.(密码原创)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改变基因结构,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解析:A项错误,诱变育种是诱导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的结构但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不能缩短育种年限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故不能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C项错误,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乱D项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甚至是致死的但也有少量会出现优良性状答案:D二、非选择题12.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

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 3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解析:(1)长穗偃麦草的配子有一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的配子有三个染色体组,所以F1体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虽然染色体组数为偶数,但是因为是两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合,所以F1中没有同源染色体,F1属于异源多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要想让植株可育,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2)丢失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单体),2E变成1E后减数分裂时没有与1E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所以形成的配子中一种有E,一种没有E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的后代中的白粒个体是两个没有E的配子结合的结果3)选择实验材料时,不能精确到分生区等部位,所以要写根尖或芽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最清晰。

答案:(1)4 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秋水仙素(2)染色体数目 20W和20W+1E 40W(3)根尖或芽尖(答“分生区、生长点”错) 有丝分裂中13.(2011·河南模拟)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2)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F4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3)过程②,若只考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