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安市回民中学简介.doc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2.01KB
约4页
文档ID:543125028
西安市回民中学简介.doc_第1页
1/4

西安市回民中学简介马立平,陕西师大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省劳动模范,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团结、务实、奋进的领导班子市民委视察冬季越野赛跑武术课教师风采王海叶老师给当地州长担当翻译 具有民族风格的综合实验楼 先进的计算机教室室内体育馆 物理实验室 古朴的校园大门  西安市回民中学座落于古城西安中心地带的北院门古文化街中段,占地约十二亩,是陕西省惟一一所由政府命名的公办民族中学,是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校学校历史悠久,始建于1944年,当时名为陕西省立西安第一中学分校,1945年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第三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第三中学,1955年改名为西安市第十二中学,1958年西安市中学统一编号,改名为西安市第三十二中学1981年,经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呈文,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2年9月17日正式定校名为西安市回民中学西安市回民中学领导班子是一个年轻、奋进、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团队班子成员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3名学校以创建让各民族学生和谐发展的民族教育为理念,以把学校建成教风严谨、学风扎实的学园,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花园,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乐园为目标;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英才为宗旨;以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为承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先后被政府评为区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绿色学校”、“无毒单位”, “平安校园”、 “青年文明号” ,被国家民委、团中央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共36名专职教师,研究生学历4名,本科学历29名,教师文凭达标率100%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了多名全国及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仅2008年,就有54人次受到省、市、区表彰,有32篇教师论文在全国、省、市、区获奖,有20余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2008年学校共获得集体荣誉9项,在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竞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莲湖区教育系统2008年综合量化考核中,获中学一等奖这些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说明了回中教师队伍是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团队这支队伍是学校的财富,是学校的生命,预示着回中美好灿烂的明天!近年来,在省市民委、市区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投入500多万元兴建了理、化、生综合实验楼,该楼设备设施目前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楼内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能够满足45人同时开展各种实验),民族文化馆,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室内体育馆等,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校加大投入,整治了校园环境,现在的回民中学满园绿色,四季花香,优美典雅,已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家园和乐园班子成员:书记兼校长: 马立平 副校长: 杨晓茹办公室主任: 赵 斐 教导处主任: 牛海霞政教处主任: 田军孝 总务处副主任:金胜昔政教处副主任:孙 悦 单位联系:(029)87275617 学校地址: 北院门107号 陕西省教学能手牛海霞老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牛海霞,教导主任、物理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模范教师莲湖区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现担任区十六届人大常委她参与编写的《陕西省2003年中考模拟试卷》、《新课程学习与评价九年级物理》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12月代表我校赴上海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竞赛说课比赛荣获物理学科一等奖她制作的课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区级一等奖。

王海叶老师被美国当地报纸报导   王海叶 ,我校英语教师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被国家对外汉语办公室和美国大学理事会选派至美国北卡来罗纳州夏洛特市Union County 学区两所高中和一所初中担任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工作在此期间,为了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做了《中国春节》、《中国音乐》、《中国: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系列文化讲座活动,得到当地师生的好评,所在学区的中文教学也由刚去的一个学校增至四所;二00八年获所在学区优秀教学奖章;同年八月获大学理事会颁发的教学满意奖和国家汉办颁发的国家对外汉语推广志愿者荣誉证书2008年7月,王老师带着丰硕的成果、丰富的经验回到我校,投入到民族教育工作岗位中,继续为我校的发展孜孜不倦的努力谷莉老师在给家长演示校本课程    谷莉,我校阿拉伯语教师曾两次参加中国援助也门医疗队的援外任务,担任阿拉伯语翻译,并荣获也门伊卜纳赛尔医院颁发的优秀队员荣誉证书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由谷莉老师牵头,编排了校本课程《初级阿拉伯语教程》教材教学中,谷老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直观教具、情景教学,使学生获得阿拉伯语基础知识,为运用阿拉伯语交际的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为中阿友谊发展培养了后备军。

2009年谷莉老师撰写的《阿拉伯语教学之浅谈》在第六届全国民族中学论文评审中荣获二等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