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政执法案件询问笔录的询问内容、记录和制作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9.50KB
约24页
文档ID:51458287
行政执法案件询问笔录的询问内容、记录和制作_第1页
1/24

调查内容、记录及制作调查内容、记录及制作调查笔录调查笔录一、调查笔录的概念、意义 二、调查前的准备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要求 五、调查方法 六、调查语言 七、调查证人 八、调查注意的问题 九、调查记录 十、调查笔录的制作一、调查笔录的概念、意义调查被调查人是一项执法活动《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 政机关在询问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 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 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 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询问或者检查,不 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经过核实的调查笔录, 是案件定性的证据之 一《行政诉讼法》 规定的证据有七类:1 、书证;2、物证;3 、视听资料;4、证人 证言;5、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7、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 述可以用调查笔录的 形式予以固定,作为 证据使用但只有单 一口供,没有其他证 据的,不能作为定案 的依据 一、调查笔录的概念、意义(一)概念调查(调查)笔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人员为了查 清案情,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和当 事人就案情做出陈述、辩解时所制作的有关调查、调查 情况的书面记录。

二)调查的意义一是为了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实当事人的行为是否 构成违法,判明案件的性质;另一方面可以听取当事人 的辩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调查前的准备(一)及时组织调查人员调查人员必须是具有执法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且 不得少于二人在调查中,调查人和记录员应有明确分 工对案情复杂的重大案件,要相应加强调查力量,必 要时部门领导亲自参加指挥或进行调查在案件审理过 程中,调查工作一般由专人负责到底,不要轻易更换调 查人员二)熟悉研究案件材料调查人员和记录人员都要认真熟悉案件材料,只有 全面地掌握案件情况,才能明确调查方向,把握好调查 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选准突破口和调查途径二、调查前的准备(三)研究有关的专门(专业)性问题在准备工作中,办案人员要清楚,调查过程可能涉及到 的专门知识,对可能遇到的专门性问题,如自己不能解决, 事先就要请教有关专家、有关单位求得帮助和指导,以便掌 握有关的专门术语进行调查四)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案件有关材料,对当事人的涉嫌违法行为所违反的 法律法规规定,在调查之前应有一定的了解,熟悉法规条文 所规定的内容和含义五)研究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顺序,包括从哪里问起,先问什么问题,后问 什么问题,怎么样扩展深入等内容。

三、 调查内容(一)辅助内容辅助内容是指有关调查的时间、地点、调 查人、记录人、被调查人及各自的自然情况; 出示执法证件、告知回避权、核对笔录、允许 修改并按手印、逐页签名或盖章、签署时间、 办案人逐页签名等辅助内容主要反映调查程 序是否合法,是调查笔录不可缺少的部分三、 调查内容(二)主体内容调查笔录的主体内容部分是一份笔录的核心, 能否起到有价值的证据作用,关键是主体内容是 否清楚、全面主体内容主要体现在调查的五要 素中:既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何果因此,调查人员要对涉嫌实施违法行为的主体 、时间、地点、有关人员、所采取的手段、实施 过程、结果、目的以及该事实所涉及的违法物品 的名称、数量、来源、进销价格、违法所得等情 况调查了解清楚,记录准确三、 调查内容——何人:一是涉嫌实施违法行为的主体,也就是行政 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是实施涉嫌违法行为的具体经办人具体经办人只 能是自然人三是该行为所涉及的相关人员 ——何时: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具体时间既年、月、 日 ——何地:是指实施违法行为地包括违法行为着手地 、途经地和危害后果发生地 ——何因:主观动机,目的,行为过程。

——何果:行为结果履行完结、正在履行、中止履行 四、调查要求(一)调查的时机办案要求的时间性很 强,调查宜速不宜迟二)调查的地点与场合调查的地点和 场合,有时也会影响当事人、证人对案件事 实的陈述三)调查当事人、证人要个别进行,其 他无关人员,特别是与案件有牵连的人不得 在场四、调查要求(四)调查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 人和记录人员都要熟悉案情五)告知被调查人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即知情权、请求回避权、陈述申辨权、阅读修 改笔录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和配合调查、 接受调查、如实陈述、确认笔录等义务 五、调查方法(一)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调查活动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 的一种调查方法二)使用证据要针对被调查人的心理活动,选择最恰当时 机出示被调查人自信取不到的证据,保证使用 证据的有效性;还要辅之以说服教育,以增加 使用证据的效果 五、调查方法(三)利用矛盾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矛盾很多,主要有:被调 查人自己陈述中的矛盾;同案人陈述之间的 矛盾;陈述与其他证据材料之间的矛盾;陈 述与现场情况、历史事实、自然条件、规章 制度、科学常识等方面之间的矛盾;被调查 人与同案人之间各种利益方面的矛盾;被调 查人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矛盾等。

六、调查语言(一)有声语言在调查中的运用一是按调查语言中的语义与调查意图的关系 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调查语言;二是按调查语言表达调查意图的明显程度分 为坦率的和含蓄的调查语言;三是按调查语言对事和物表达的准确程度分 为精确的和模糊的调查语言六、调查语言(二)无声语言在调查中的运用 (1)眼睛语言 (2)手势语言 (3)形态语言七、调查证人调查证人,是指办案人员在调查取证工作中向知道案件 情况的有关人员了解案情,获取证言的具体方法一)证人的范围证人是由违法事实本身决定的,既 不能由行政管理机关任意确定,也不能随便代替,只有 “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才负有作证的义务在生理上、 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 的人不能作证人在具体掌握上,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作为证人的“人”,只能是自然人2、作为证人必须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七、调查证人(二)调查证人的方式——盘诘式调查——复核式调查——查访式调查——征询式调查 (三)不同的证人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1、与案件有某些牵连的证人2、与被调查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3、目睹人或其他知情人4、举报人 八、调查注意的问题(一)作好初次调查 (二)认真判断陈述1、从被调查人避实就虚的语言中寻找疑点。

2、从调查笔录中寻找疑点3、从被调查人的语气中找疑点 (三)重证据,轻口供 (四)注意调查态度,讲究调查方式 (五)搞好开头和收尾调查 九、调查记录1、记录人员要练好记录基本功,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和书写能力2、调查人和记录员要密切配合主办案人员调查时,记录人不要随便插话,以免打乱 调查人的思路记录人如发现问题,可及时向调查人 员提醒或个别交换意见事先拟好调查提纲,对应了 解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不失 原意地记录下来同时又要注意抓住重点,对于涉及 案件的重要事实情节,要一字不差地记录原话九、调查记录特别是当事人陈述的违法行为发生时间、地点、 手段、方法、过程、后果、动机、目的以及有关的 人和事要记录清楚,关键的地方可以让其重复对 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可择其要点记之或者不记;对 条理不清或罗嗦重复的回答,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前 提下归纳概括记录对回答中的方言土语,需注释 清楚(可使用括号注释)对提问不作回答,或回 答吞吞吐吐、避重就轻,或对证人的证言进行反驳 、反证等情况都要如实记录,切忌曲解原意十、调查笔录的制作(一)要按笔录纸设定的格式内容添全既调查时 间,地点,调查人,记录人,被调查人、性别、年 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单位或家 庭住址、 、身份证号码等基本情况。

二)表明调查人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告知被调 查人的权利和义务三)注意“一问一答”式笔录及“记叙”式笔录 的合理运用及区别十、调查笔录的制作(四)被调查人陈述的内容是调查笔录的主要部分, 应记录完整、准确无误,书写工整如果调查是分几 次完成的,则每次调查都应制作笔录,并应按照时间 顺序整理成一份系统、完整的记录五)调查结束后,应交被调查人阅读,允许其修改 ,并在修改处按手印修改后,在调查笔录内容的下 一行,由被调查人签署“以上看过,情况属实”,并 逐页签名六)办案人员在笔录上签名 (七)要注意收集被调查人的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如 身份证、驾驶证等,并有被调查人签名、押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