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报+实验一:数据特征的描述实验内容包括:众数、中位数、均值、方差、标准差、峰度、偏态等实验资料:某月随机抽取的50户家庭用电度数数据如下:886567454653434977343454564023234343445342323455656633332112233 34587 76457856 5756 6558565698457654554344实验步骤:(一)众数第一步:将50个户的用电数据输入A1:A50单元格第二步:然后单击任一空单兀格,输入a=M0DE( A1 :A50) ”,回车后即可得众数二) 中位数仍采用上面的例子,单击任一空单元格,输入“ =MEDIAN ( A1: A50)”,回车后得中位数三) 算术平均数单击任一单元格,输入“ =AVERAGE( A1 : A50)”,回车后得算术平均数四) 标准差单击任一单元格,输入“ =STDEV ( A1 : A50 ””,回车后得标准差故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0 12 3 41 1 1 1 185745^497453 6-05633 7344 3差 G 血 蠢差-IW值爲盘 歹均淮位数准差廈度域小大和测大小伍 平标中众标方慷偏区最最求观最最置83- 0815. (平均弼[的标淮羞〉54. 534112. 33771201^, T55. 950356 (iWffi >2. &«15S5453 (全距、假差〉345641545043^■9SI . ^2fnni上面的结果中,平均指样本均值;标准误差指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中值即中位数;模式指众数;标准偏差指样本标准差,自由度为 n-1 ;峰值即峰度系数;偏斜度即偏度系数;区域实际上是极差,或全距。
实验二:制作统计图实验内容包括:1. 直方图:用实验一资料2. 折线图、柱状图(条形图)、散点图:自编一时间序列数据, 不少于10个3. 圆形图:自编有关反映现象结构的数据,不少于 3个 实验资料:1•直方图所用数据:某月随机抽取的 50户家庭用电度数数据如下:8865674546534349773434545640232343434453423234556566333321122333454556575856455443877678566556987655442.折线图、柱状图(条形图)、散点图、圆形图所用数据:2005年至2014年各年GDP总量统计如下:年份 GDP (亿元)2005184575.82006217246.620072686312008318736.12009345046.42010407137.82011479576.12012532872.12013583196.72014634043.4实验步骤:(一)直方图第一步:选择"插入” ,选择"直方图”,把A2 : A51选定框内,单击确定,就得到了如下图结果:(二)折线图第一步:将实验资料二的数据输入 A1 : C11单元格。
第二步:选择"插入” ,选择"折线图”,把A1 : C11选定框内,单击确定,就得到了如下图结果:折线图7000006000005000003QW002000001000004 5 6 7 S 9 10年曲一■GOPdZ元〉(三)条形图,选择“条形图”,把A1 : C11选定框内,单击确定,就得到第一步:选择“插入”了如下图结果:条形用W . □9 1 E | 7 百1 5 1斗1 ?' 主图区1 10 LOOMM 2DOODO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亿元)・gdf ■年份(四)散点图第一步:选择“插入” ,选择“散点图”,把A1 : C11选定框内,单击确定,就得到了如下图结果:散点图700000500000 . *400000 •* •300000 *■200000 . •1002004 200E _—loos_ 2Q1Q 2012 2014p(五)圆形图第一步:选择“插入” ,选择“散点图”,把A1 : C11选定框内,单击确定,就得到了如下图结果:| L ■ 2 i 3 *4 ■ S ■? ■ B ■ 9 • ID■ l ■ £ ■ 4 ■ ■& ■? ■ E if孚■ W实验三:时间序列实验内容包括:1•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2•长期趋势(四项移动平均法)3季节指数(趋势剔除法)实验资料:1.1995-2001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年份国内生产总值C1995.002849.521996.003452.971997.003953.781998.004256.011999.004596.192000.005088.962001.005577.782.某企业开业来5年的各季度销售收入:年份季别销售收入第1年1.005062.004733.005424.00546第2年1.007892.005853.006154.00222第3年1.002212.007653.009094.00787第4年1.006532.009113.001104.00123第5年1.006762.004543.009194.00327实验步骤:(一) 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第一步:在A列输入年份,在 B列输入资料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第二步:计算逐期增长量:在C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 C3: C8区域第三步:计算累计增长量:在D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公式复制到 D3:D8区域第四步:计算平均增长量(水平法):在B10中输入公式:=(B8-B2) /5,按回车键, 即可得到平均增长量二) 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第一步:在A列输入年份,在 B列输入资料1中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第二步:计算定基发展速度:在 F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F3: F8区域第三步: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在 E3中输入公式:=B3/B2,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E3: E8区域第四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 :选中F10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选项,出现插入函数对话框后, 选择GEOME(返回几何平均值) 函数,在数值区域中输入 E3: E8即可,下图为上述计算结果:ACD3.L年静国卞生产总值逐朝姥$量畫计增长曩环比发走速龙定基发展速度21995. 002849. 5231996. 003452. 97603. 4560X 451. 211772509L 2117725141997. 003933・ 78500. S11104, 2B1.1450374611,3375249261998, 004256. 01302. 231406. 491.0761407731.49358839e1999- 004596. 19340.18174G. 671. 0799293231. 612969972000, 00503& 96492. 772239. 441.1072127131. 78590078e2001, 005577, 78488, 822728, 261. 096054991. 957MS46910平均增故皂454jl平均姣賤速言1.55540807(三)长期趋势第一步:进入EXCEL工作表,按列输入时间序号和资料 2中的时间数列数据。
通常将时 间t放在A列,数据放B列和C列在数据右边留出足够空间输出移动平均的结果第二步:从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再选择“移动平均” “确定”,出现该对话框,对各项进行选择其中,输入区域的确定可用光标的拖拉选定方式, 选中B列,注意应包含数据列标志的名称的单元格输出区域一般选紧贴原时间数列右边一列左上方的单元格第三步:在“间隔”中输入平均间隔跨度,一般只适用于奇数项移动平均,若进行偶数项移动平均,还需要再做一次间隔跨度为 2的移动平均才能完成(可采用 Average函数对一次平均的结果再做一次移动平均)注意:输出的新时间序列应从 D8开始,所以还应该把数 据上移至 D&最后,利用前面的制作图表的方法把原时间序列和二次平均后得到的新数列 表现在一张图表中,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如下图:(四)季节变动第一步:输入资料2中的有关销售收入的数据第二步:计算四项移动平均:在 D3中输入“ =SUM( C2: C4)/4 ”,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D3: D19区域第三步:计算趋势值(即二项移动平均) T:在F4中输入“ =(D3+D4 /2 ”,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 F4: F19区域第四步:剔除长期趋势,即计算 Y/T :在G4中输入“ =C4/F4”,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G4: G19区域。
3. 00919214. 00327第五步:重新排列 F4: F19区域中的数字,使同季的数字位于一列,共排成四列第六步:计算各年同季平均数: 在B2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B25:B28);在C29中输入公式=average(C25:C28);在D29中输入公式=average(D24:27);在E29中输入公式=average(E24:E27)第七步:计算调整系数:在 B31中输入公式:=4/sum(B29:E29)第八步:计算季节比率: 在B30中输入公式:=B29*$B$31,并用鼠标拖曳将公式复制到单元格区域B30: E30,就可以得到季节比率的值,其结果如下:率数比系ECD弟2季复第3季度第4季度000. 93166176 L0. 907730673L 263157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