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在体内与抗原结合,能表现出多种生物学活性☆☆相关素材☆☆图片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Recognise and bind antigen specifically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这种特异性是由免疫球蛋白V区,特别是HVR(CDR)的空间构型所决定免疫球蛋白分子有单体、二聚体和五聚体,因此结合抗原表位的数目也不一样Ig单体可结合2个抗原表位,为双价;分泌型IgA为4价;五聚体IgM理论上为10价,但由于立体构型的空间位阻,一般只能结合5个抗原表位,故为5价 抗体在体内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去除病原微生物或导致免疫病理损伤例如,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保护细胞免受毒素作用,IgG和IgA都具有这种中和作用;病毒的中和抗体可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细胞从而阻止感染相应的靶细胞;分泌型IgA可抑制细菌粘附到宿主细胞抗体在体外与抗原结合引起各种抗原抗体反响 B细胞膜外表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二 激活补体 Activate plement IgM、IgG(IgG1、IgG2和IgG3)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其中IgM、IgG1和IgG3激活补体系统的能力较强,IgG2较弱IgD、IgE和IgG4不能激活补体;聚合的IgA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三 结合细胞外表的Fc受体 Bind Fc receptor on cell surface Ig的Fc段经与细胞外表的Fc受体(FcR)结合,表现各种功能一) 调理作用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抗体的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IgA也具有调理作用☆☆相关素材☆☆图片 抗体介导的ADCC作用 (二)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是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例如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表达FcγR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通过与IgG Fc段的结合,而直接杀伤被IgG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FcR的细胞其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相关素材☆☆图片 NK细胞介导的ADCC作用 (三) 介导Ⅰ型超敏反响 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外表的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εRI〕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Ⅰ型超敏反响 四) 穿过胎盘和粘膜 在人类,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表达一种特异性IgG输送蛋白,称为FcRnIgG可选择性与FcRn结合,从而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血循环中IgG穿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分泌型IgA是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IgA和分泌片组成的,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胃肠道和呼吸道等外分泌液中 分泌型IgA的IgA单体分子和J链均由粘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并形成IgA二聚体分子 分泌片如此是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肽,由于它能介导IgA二聚体或IgM五聚体分子向粘膜外表主动转运,故又称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简称pIgR〕。
由粘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的IgA双体,首先与粘膜上皮细胞基底侧外表的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经细胞吞饮并被转运至粘膜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在细胞内转运期间或转运至游离面后,由于蛋白酶的作用,使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跨膜区与胞外区断开,形成带有分泌片的分泌型IgA,被分泌至粘膜外表或外分泌物中,此过程称为胞吞转运作用分泌片与IgA结合,增强了IgA对外分泌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抵抗能力 分泌型IgA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可阻止病原体粘附到粘膜上皮细胞外表,从而在粘膜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