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8-其他腔道寄生虫

sat****10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9MB
约26页
文档ID:325923711
28-其他腔道寄生虫_第1页
1/26

其他腔道寄生虫Company Logo1学习目标掌握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致病性和防治原则熟悉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了解华支睾吸虫、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特征、实验诊断与流行因素Company LCompany Logo 口吸盘较大,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略小,位于虫体前1/5处雌雄同体,两个前后排列的睾丸位于虫体后1/3处,呈分支状,故称华支睾吸虫一、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Company Logo【形态】1.成虫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外形似葵花籽仁体薄而柔软,活体时呈淡红色,死后为灰白色成 虫Company Logo2.虫卵 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小的黄褐色,似芝麻状,微小前端较窄有小盖,其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后端钝圆有小疣样突起卵内含成熟毛蚴Company Logo【生活史】华支睾吸虫生活史过程 Company Logo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 肝胆管终宿主 人 保虫宿主 猫、犬等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 豆螺、沼螺等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虾感染阶段 囊蚴感染方式 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Company Logo【致病性】1致病作用(1)成虫、虫卵机械刺激和阻塞作用(2)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和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

1)胆管上皮脱落、增生、炎性细胞渗出、浸润、局限性胆管扩张-胆管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阻塞-胆汁淤滞-并发胆管炎、胆囊炎或胆管肝炎(2)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组织可能成为胆石核心,导致胆汁淤滞性肝硬化3)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胆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2病理变化 Company Logo(1)轻者 可无明显症状或有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和肝肿大等2)严重者 重度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贫血甚至肝硬化而死亡3临床表现 Company Logo(3)儿童感染症状较重者 发育不良或侏儒症;(4)一次大量感染急性发作 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寒战、高热和肝区疼痛,并可出现黄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肝功能障碍等Company Logo1.病原学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不高;集卵法,如醋酸乙醚法/醛醚法检出率较高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虫卵【诊断】Company Logo2免疫学诊断 ELISA、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免疫金银染色试验等3影像学检查 B超与CT检查有助于肝吸虫病的诊断,其中CT检查对华支睾病诊断也有较大价值Company Logo【流行与防治】1.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流行Company Logo2.流行因素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外和多种家畜及野生的哺乳动物,猫、狗等是保虫宿主传播途径 当地人群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易感人群 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有生食和半生食鱼虾习惯的地区该病感染率较高Company Logo3.防治(1)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2)加强粪便管理(3)治疗病人和感染者Company Logo二、阴道毛滴虫 阴道毛滴虫简称阴道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尿道及男性尿道、前列腺内,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之一Company Logo 仅有滋养体期,梨形或椭圆形,大小约20m10m有4根前鞭毛,后鞭毛1根波动膜占虫体12,后鞭毛与波动膜相连形态】滋养体模式图Company Logo阴道毛滴虫1.新鲜标本 虫体无色透明,似水滴样,具折光性,活动力强,体态多变Company Logo 【生活史】1.生活史过程二分裂增殖接触滋养体(阴道、尿道、前列腺)滋养体(阴道、尿道、前列腺)Company Logo2.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 阴道、尿道、前列腺感染阶段 滋养体感染方式 直接接触(性生活)间接接触(浴池、游泳池、坐便器)繁殖方式 二分裂增殖致病阶段 滋养体Company Logo1.致病因素 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2.病理变化 阴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白细胞浸润。

3.所致疾病 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致病性】Company Logo阴道黏膜充血、出血Company Logo4.临床表现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黄色泡沫状,伴臭味,外阴瘙痒;滴虫性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滴虫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触痛,尿痛、夜尿与不孕症、子宫颈癌有关Company Logo 【诊断】1.标本 阴道分泌物、尿液、前列腺液2.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涂片染色法 培养法Company Logo 【流行与防治】1.分布 世界性分布,各地感染率不一,女性以2040岁感染率为高2.流行因素传染源 患者和带虫者传播方式 直接传播、间接传播抵抗力强Company Logo3.防治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公共卫生;使用淋浴、蹲式厕所;治疗病人和带虫者首选,口服甲硝唑,夫妻同时治疗,局部用药滴维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