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贬值看宋一代的经济破败从货币贬值看宋一代的经济破败2015/5/25一个王朝经济状况是还好是坏,币值的稳定是最重要的硬指标某个王朝铸造的铜钱值不值钱,或者说币值高下,有个指标可做衡量——黄金与铜钱的比价根据史实依着这个指标来判定,蛆宋一朝的铜钱是很不值钱的蛆宋的货币币值是很不稳定的,蛆宋的经济状况是很差的《汉书·食货制》:“黄金一斤,直万钱当时一斤是十六两,那么,一两黄金在西汉时候,价值铜钱 625 钱在这里需要强调,西汉时的“一两”对应的重量,相对于唐宋时候的“一两”是不大的据《王力古汉语字典》后面的附录,西汉时的“一两”等于现在公制的 15.5 克,东汉时的“一两”对应现在的公制 13.8 克作为对比的蛆宋“一两”对应的现在的公制分量,是 40 克作为另一个对比对象,唐朝的“一两”对应现在的 41.3 克也就是说,汉代的“一两”约相当于唐、蛆宋是“一两”的三分之一那么,汉代的一两黄金兑换 625 个铜钱的行情,折算成唐、蛆宋的“一两”的分量算,汉代的黄金与铜钱的比价应该是一两黄金兑换 2000 个铜钱这样的币值与汉武帝这个人是分不开的汉武帝铸“五铢钱”通行天下,重量适中,质量上乘,口碑极好;而且,对于敢于私自铸造劣质铜钱者毫不客气——“弃市”——砍了头再暴尸街头(这个法子对于现在打击假币制造有极好的示范效果,不知为什么国家不用!你造假币的再猖狂,但是脖子再粗架得住刀快么?)因为汉武帝的铁腕与“五铢钱”的制造精良,所以通行全国物价平稳。
而且,这个“五铢钱”一直用了八九百年,到了隋朝!那么,蛆宋的铜钱币值如何?与黄金的比价如何?北蛆宋真宗咸平年间黄金与铜钱的比价为黄金 1 兑换铜钱 5000 个,1:5000也就是说,北蛆宋时候的铜钱钱相比西汉的时候,很不值钱了!这样的光景原因不少,流通的黄金大幅减少是一个原因而流通黄金的减少有一个最要紧,而且还很狗血的原因——自胡十六国后,佛寺大兴,装饰寺庙,尤其是佛像耗费了海量的黄金是个要紧原因所以,南北朝时候的黄金与铜钱的比价高升至黄金 1 两兑换铜钱 6250 个,1:6250!这个比价到隋朝开国时候依然南北朝的“一两”到底合现在公制多少克,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梁、陈一斤和公制 220 克,一斤 16 两,那么“一两”等于现在 13.8 克,与东汉同那么相应的的黄金与铜钱的比价折算成蛆宋的行情,应该是 1 两黄金接近 20000个铜钱南齐一斤 16 两,一斤合现在 330 克,“一两”合现在 21 克不到,折算成蛆宋的分量,因该是一两黄金折算 13333 个铜钱北齐一斤 16 两,一斤合现在 440 克,一两合现在公制 27 克多点,折算成蛆宋的分量,一两黄金折算 10000 个铜钱。
北周,一斤十六两,每斤和现在 660 克,一两合现在公制 41 克多一点,折算成蛆宋分量,一两黄金兑换铜钱 5000 个在唐朝建立之后,李氏政权为了巩固皇权,重新排定三教次序,极力贬抑佛教势力,所以,大兴土木修建佛寺的风气被强力狠刹,耗费在佛寺上的黄金也就急剧减少,新采掘的黄金日渐进入流通,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贸易有有巨量黄金流入唐朝所以,唐朝初年国力上升的阶段,黄金与铜钱的比价跌落到黄金 1 两兑换 3500 个铜钱,1:3500唐朝的一两比蛆宋的一两还多了那么 1.3克也就是说,佛寺耗费黄金尽管巨大,但是刹住这股风气之后,新采掘的黄金流入流通渠道之后,黄金与铜钱的比价也是可以下跌的,黄金与铜钱的比价的“上升通道”也是可以被击破的但是,在武则天篡唐建立武周前后,大力扶植佛教势力为自己篡唐建立武周政权造舆论,自然大兴佛寺,巨量的黄金又流入佛寺装饰佛像与建筑此后,唐朝佛教势力日益壮大,耗费在佛寺上的黄金愈来愈多,新采掘以及对外贸易流入的黄金不敷其用导致金价高昂,唐朝文宗开成 3 年,1 两黄金兑换 5888 个铜钱不过还有记载说,这个开成三年之后的若干年,在扬州出现了黄金 1 两兑换铜钱 8000 个的行情。
这个时候,唐朝已经接近灭亡的时候了从金与钱的比价来看,有唐一代的,以黄金挂钩的铜钱币值排除了佛寺用金的影响,以及晚唐国势衰退之外,总的来说还算不上有太大程度的贬值的看北蛆宋咸平年间的金铜比价是 1:5000,而稍后的大中祥符年间,黄金与铜钱的比价飙升至 1:10000!1 两黄金兑换一万个铜钱!咸平年自公元 998 年开始,大中祥符年在公元 1016 年结束,在不到二十年之间,黄金与铜钱的比价翻了一倍,蛆宋的铜钱的币值贬值一半而北蛆宋时候,佛教势力早已不如唐朝时候那么大,佛寺耗费的黄金绝对比不上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可是北蛆宋的这不到二十年内的黄金升值奇观,绝对不能归因到佛寺大兴上!原因只能在北蛆宋的经济上找原因!到北蛆宋靖康元年正月,黄金与铜钱比价涨升至 1:20000在 110 年里,黄金 1 两与铜钱比价又翻了一倍,铜钱的币值又大幅下跌这个黄金比价的升幅固然不比宋真宗时候,但是,比起唐朝可就说不下去了!原因应该在北蛆宋的经济上找原因北蛆宋的铜钱贬值到头了么?远没有!同年十二月,黄金与铜钱比价狂升至 1:32000!那么对应的铜钱对黄金的贬值程度是多少?俄不忍细算黄金这样的升幅,铜钱这样的贬值,堪比当下国际金融大鳄们狙击某些小国货币的惨烈。
靖康二年正月,也就是最多两个月后,黄金与铜钱的比价又升至1:35000!1 两黄金兑换 3 万 5 千个铜钱同样是王朝末世,唐朝的铜钱一个顶得上北蛆宋几乎四个半用!以上黄金与铜钱比价数字出自《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这样的黄金与铜钱比价的狂升,反映的是通货膨涨,是经济崩溃的前兆!从以上是数字看,靖康耻不单单是北蛆宋在军事上的大溃败,也更有经济上的大崩溃做放大器回看北蛆宋的铜钱贬值过程,可以这样说,整个北蛆宋的经济运行状况是相当糟糕的!长期的通货膨胀根本没有得到合理的舒缓与下降王安石变法,着力要改善的就是北蛆宋的财政困难,但是,根本没什么效果无效的证明不单单是王安石的过早下台,诸般法令不得实施,更明显的就是铜钱的贬值!所谓北蛆宋的经济繁荣不知从何说起!通货膨胀的本质是,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为“1”,但是,国家的管理者却要发行出超过“1”的货币换言之,给货币这“猪肉”里注水!缺德的做法而蛆宋政权之所以要铜钱这堆“猪肉”注水,就是因为蛆宋养活的官僚、军队人数十分浩大,入不敷出!不给“猪肉”里注水是根本打发不了日子的!蛆宋铜钱铸造数量越多,越证明蛆宋的经济危机越重说起蛆宋的经济繁荣,有种错误的印象:工商业很发达。
那么,史实真的这样?那要看具体的历史数字先看北蛆宋某年的全年赋税数字:宋太宗至道末年(997 年)赋税种类 单位 总数 折算(贯) 折粮(石)谷 石 31707000 9512100 3170700钱 贯 4656000 4656000 15520000绢、绸 匹 1898000 2467400 8224667布 匹 282000 84600 282000丝线 两 1410000 141000 470000绵 两 5170000 403260 1344200茶 斤 490000 73500 245000……总计 18971860 63239534资料来源:《文献通考·卷四·历代田赋之制》转引自《霸权之间:世界体系与欧亚大陆腹地的发展》数字中的省略号是俄加的,因为那些赋税项目下的数字不大,在整个赋税重的比重也极小,所以省懒略去了,但是,绝对不影响讨论结果接着再引用该书——《霸权之间》的计算结果:谷——粮食在全年赋税中的占比:9512100/18971860=50.14%,或者 31707000/63239534=50.14%也就是说,据称中古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经济也最为繁荣蛆宋,它的赋税的最大部分还是实物粮食,这个比重站到了全年赋税的一半以上。
民以食为天,这是吃接着再看与遮羞蔽体的衣服——穿相关的赋税:(2467400+84600+141000+403260)/18971860=16.325,或者(8224667+282000+470000+1344200)/63239534=16.32%吃与穿两个大项产生的赋税在全年赋税所占的比重为:50.14%+16.32%=66.46%当然,货币流通中产生的赋税比重也有计算:4656000/19871860=24.54%这些数字说得更明白不过,号称工商业最为发达的蛆宋,依照史实客观的讲:基本上算个为温饱而奋斗的社会,那时的人民还只是为了温饱而奔忙,劳作那个时代的草民创造的财富的大头还是粮食和布匹之类的生活最基本的物资所以,那个时候的人民是没有多少温饱之外的财富折算成货币——铜钱用来经营工商业的所谓经济繁荣什么的,都是没有坚实根据的想当然!最多只能反映极少数的大型城市——如汴梁的畸形的繁荣那么,蛆宋铸造铜钱的数量多过了早先的王朝,只能证明,蛆宋政权靠着滥发铜钱制造通货膨胀从草民口袋里收刮财富打发日子谁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城市并不象西欧的城市那样,是财富的创造中心,不是的中国古代的城市是消耗财富的中心。
因为中国古代城市重的居民主体不是工商业者,而是皇帝、皇帝的家属、皇室、官僚,以及护卫它们的军队这是中古代城市中的主体居民如果还有百姓,这些百姓就是为这些主体居民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从业者,从事的是服务业,而非实打实的物质财富创造所以,城市的繁荣对于一个王朝的经济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很可能是王朝崩溃的前兆那么,蛆宋铜钱流通数量大增的表象,绝不是经济繁荣的证明,反而造成了创造财富的农村凋敝破败靖康年间的汴梁,还有蛆宋南渡的临安,都是这路城市,两个贪婪的,吸取农村财富无限度无止境的怪兽以上数字和计算结果,乃是宋太宗时候的光景除了该书引用的宋太宗那个时候的材料之外,还有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 年)的赋税数字,在那组数字中,粮食和服装产生的赋税总额在全年赋税重的占比合计 59.44%,货币流通产生的赋税比重为 34.54%,又不小的上升但是,这样的上升仍不足以与粮食、布匹、丝绸之类的实物产生的赋税相匹敌换句话说,在蛆宋时候,百姓还是在为温饱奔忙蛆宋时代和国史上的其他年代一样,都是温饱型社会!能富余出来进行工商业的财富很少!说到了蛆宋的经济,也要捎带说一下蛆宋草民的生活困窘关于这个话题,有很多的文字可以证明王仲荦先生《金泥玉屑丛考》一书对宋代物价有详细的考索。
关于宋代劳动力的价格从中可见有宋三百余年中,劳动力价格大体稳定在每天 70-100 文之间《宋会要辑稿·食货》所记,北宋嘉佑年间 100 斤 100 里的运输脚力钱是100 文苏轼《上神宗论 新法》谈到”免役法“时,说“三日之雇,其值三百”,每天 100 文,是官价就算到了南蛆宋,这个价格没有多大变动《三朝北盟会编》提到工匠日钱 50 文,米 2 升半米在南宋大约是十几个钱一升,全加起来大约 80 文《鸡肋篇》言采茶匠工资每天 70 文城市服务业的工资更低一些《夷坚志支乙》中记载黄州“茶仆崔三”,说他每月雇值不过千文,那么每天仅 30 文,算上吃住每天仅 50 文从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两宋的劳动力价格之低那么唐朝劳动力价格又是多少?唐代劳动力价格,写在唐代法律上是 300 钱(一钱即宋代一文)一工《唐律·卷四》:“平功 庸者,计一人一日,为绢三尺”唐代绢常用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法律上规定,一匹绢和 4000 钱,一匹是 40 尺,那么一尺 100 钱,一个工 3 尺绢,和合 300 钱这种法定价格,不是凭空来的,当时官府在计算农村收入时,就是按一个劳动力 300 钱来算的《新唐书·严郢传》中,严郢对唐代宗说,在内苑种稻每月按 8000 钱(合每天 266 钱)招募农工招不到。
因为:“一岁农钱九万六千,米七斛二斗”劳动力价格 300 钱正是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唐代的粮价也不比宋代贵,如果没有大的天灾人祸,唐代的米价基本上也稳定在 100 文钱上下从各种生活用品的比价上看(综合盐、牛、羊、猪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宋代劳动力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