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适马18-50与佳能17-40镜头对比评测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3页
文档ID:34487459
适马18-50与佳能17-40镜头对比评测_第1页
1/3

适马 18-50 与佳能 17-40 镜头对比评测镜筒用料很讲究,按照 EX 镜头的传统采用仿金属涂层的镜身让人比较放心,在镜身表面上使用了磨砂工艺使用户获得很不错的操作手感,变焦环以及对焦环使用的还是惯用的黑色橡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白色的痕迹,整个镜头外观的风格、材质以及表面处理都是传统的适马高端镜头风格在镜身上的金色 DC 字样让我们感到新颖,这表示这个镜头为 APS-C 格式数码 SLR 相机专用镜头标在光圈数值后面的金色 EX(Excellence)表明了这款镜头并非平庸之辈,而是属于适马的高端镜头之列由于定位为适马的 EX 级别高端镜头,所以在镜片的镀膜上面所下的功夫也是非常到家的,全镜配用崭新研发 (SML) 超多层镀膜镜片,以针对 CCD 的敏感特性,用以消除因反射而出现鬼影情况,并改善边缘处成像质量以及降低暗角现象.镜头的对焦模式为内对焦,当镜头对焦时只移动内部镜片组,无需伸缩镜身长度,除了让操控更为稳定之外还可以避免前部镜片的转动,影响附加滤镜的效果不过这款镜头还是避免不了适马镜头的通病,那就是在变焦的时候手感还是有点生涩,不是很流畅,希望是部分镜头出现的个案现象吧。

另外这款镜头没有采用 HSM 超声波对焦马达,所以对焦的时候动作也不是很快,对焦声音也稍嫌过大在镜头包装中附送了一个莲花型的遮光罩,外面采用了和镜身相一致的仿金属涂层,内面采用了横纹设计以消除反光,但是效果总比不上采用绒面内表面处理的遮光罩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由于镜头盖要从边缘捏才能取下,当遮光罩装上去的时候镜头盖就很难取下来了,这一点的设计还是腾龙的镜头采用中间捏的镜头盖比较好,这也是适马镜头的老问题了在镜头结构方面采用了 15 片 13 组的结构模式,内含 2 组非球面片组及一片超低色散 (SLD) 镜片,能够修正各种光学偏差现象以获得更佳的图像表现图中红色为 APO 非球面镜片、蓝色为 SLD 超低色散镜片上图为官方公布的 MTF 曲线图,在中心位置无论是锐度还是对比度都很高,在边缘位置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在最广角端光圈收缩到 F16 的情况下暗角现象几乎难以觉察,所以要降低暗角的话还是需要使用小光圈在最长焦端全开光圈 F2.8 时暗角并不是很明显,但仍可觉察,这个焦段在畸变方面的控制很不错,几乎觉察不出明显的畸变现象最长焦段光圈收缩到 F4 时暗角现象已经几乎没有,画面照度很均匀当光圈收缩到 F16 时暗角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画面出现了不易觉察的枕状畸变,但是不明显我们使用不同的光圈值对下面的分辨率图进行拍摄评测,裁取 4 处边缘和中心部位的区域(红框内)进行对比当光圈全开 F2.8 时,画面的锐度表现比较一般,边缘处的画质降低比较厉害,色散紫边现象比较明显当光圈收缩到 F4 时,画面中央的画质改善比较明显,锐度提升了很多,但是在边缘处的画质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当光圈进一步收缩到 F8 时,中央和边缘的画质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其中中央部分的画质已经达到了最佳水平当光圈值为 F16 时,中央部分的画质已经达到了镜头的极限,而边缘部分的画质提升比较明显,色散紫边都已经不明显光圈值为 F22 时,相对光圈值 F16 时反而有一定的下降,可以判断这颗镜头的最佳光圈表现应该是在 F16 左右早在 2003 年,佳能公司为了应对 APS-C 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的需要,推出了一只全新的广角镜头,那就是如今声名如日中天的 EF17-40/4L USM 镜头,这枚具备 17MM 超广角焦段的镜头装载在 ASP-C 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上面时可以达到 27.2mm 的广角,基本上可以满足数码单反相机的广角需求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款镜头具备超声波对焦马达以及低色散玻璃和优化的镜头镀膜,保证了对焦的快捷准确以及成像质量的优秀出色。

另外这款镜头还可以应用在全画幅的相机上面,实现 17MM 的超广角焦段适马 18-50mm F2.8 EX DC 和佳能这款 EF17-40/4L USM 镜头相比起来除了光圈较大之外各项参数都逊色不少,但是有失必有得,适马 18-50mm F2.8 EX DC相对而言的优点就是大光圈、小巧轻便以及价格低廉了,毕竟一枚 EF17-40/4L USM 镜头的价格就可以买两个适马 18-50mm F2.8 EX DC 了可以说两者有着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不重复,这也许是副厂镜头相对原厂镜头的传统优势吧通过两者的 MTF 曲线图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对比度还是锐度方面佳能的 EF 17-40/4L USM 都比适马 18-50/2.8 EX DC 较为出色暗角和畸变对于广角镜头来说一般在最广角端比较明显,我们均使用两者的最广角端进行拍摄当光圈值为 F4 时,这两款镜头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可以觉察的暗角以及球形畸变,但是都不明显,可以接受当两者的光圈收缩到 F16 时,暗角现象已经不甚明显,画面照度都比较均匀在最广角端,两者的暗角以及畸变控制能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当光圈为 F4 时,两者在中央画质部分的表现都很相近,锐度很高。

但是在画面的边缘位置佳能的表现就比适马出色很多了,在色散紫边的控制都比适马镜头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也许是因为佳能镜头为全画幅设计的原因当光圈收缩到 F8 的时候,两者的画面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相对而言适马镜头在边缘位置的成像质量还是比佳能逊色很多当光圈为 F16 时,适马镜头在边缘位置的色散控制有了很大的改善,两者的成像质量此时比较相近,但是差别还是存在的当光圈收缩到 F22 时,两者的成像质量反而有所下降,可以看出这两款镜头的最佳光圈范围应该都是在 F16 左右,而在较大光圈情况下,适马镜头在边缘处的成像比佳能要逊色很多,随着光圈的逐渐缩小两者的差别也随之缩小而无论是在大光圈还是小光圈下面,两者的中央画质差别都不大适马的光圈叶片为 7 片,而佳能的光圈叶片为 8 片,而且两者的光学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对光斑虚化的风格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从上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同样的光圈数值下面,佳能的光斑虚化要显得更加圆滑一点,而适马形成的光斑则比较生硬通过点击原图可以看出,在拍摄参数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在光圈 F4 时两者的锐度表现都很相近,色彩风格也没有明显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在画面的边缘处适马的紫边色散现象比较明显一点当光圈均收缩到 F16 时均处于两者的最佳光圈表现阶段,在锐度以及抗色散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从点状光圈形成的星芒可以看出两者的风格还是比较相近的,在色彩方面佳能的表现稍微偏浓郁一点适马 18-50/2.8 EX DC 相对于佳能 17-40/4L USM 的最大优点莫过于拥有 F2.8 的大光圈了,这一点在照度不足以及需要实现背景虚化的时候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当佳能镜头只能提供最快为 1/20 的快门时,适马镜头可以提供 1/50 的安全快门,而且 F2.8 的大光圈在实现背景虚化的时候也比较明显一点总结:适马推出的这颗 18-50/2.8 EX DC 镜头满足了使用 ASP-C 画幅数码单反用户的广角需求,拥有小巧的体积以及 F2.8 的大光圈更是让人动心不已拥有不错的外观做工,但是在操作手感以及对焦速度方面还比较差强人意,但是在暗角以及畸变控制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锐度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即使是和佳能的“广角镜皇 ”17-40/4L USM 比起在锐度和暗角畸变控制方面也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仅仅在画面边缘的成像质量较为逊色这颗镜头的售价仅为佳能 17-40/4L USM 的一半左右,如果你是一位囊中羞涩的 ASP-C 画幅数码单反用户,这颗适马 18-50/2.8 EX DC 镜头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优点: 1、用料讲究、外观小巧2、拥有 F2.8 大光圈3、画面中央锐度表现出色4、价格相对低廉缺点:1、机械性能差强人意2、对焦速度稍嫌缓慢,声音较大3、画面边缘成像质量尚待提升4、不能兼容全画幅相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