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载流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 本章主要内容 • 载流导体长期发热的特点 , 导体长期允许载流量的计算方法及 提高导体载流量的措施 • 载流导体短时发热的特点 , 导体短时最高发热温度的计算方法、 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热稳定的概念 • 三相导体短路电动力的计算方法和特点 、动稳定的概念 1.发热的原因: • 电阻损耗 导体内部 • 磁滞和涡流损耗 导体周围的金属构件 • 介质损耗 绝缘材料内部 第一节 概述 2.发热的危害 : • 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 • 导体接触部分的接触电阻增加; • 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 长期发热, 由正常工作电流产生 短时发热, 由故障短路电流产生 3.最高允许温度 • 正常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70℃ ( 一般裸导体 ) 80℃ ( 计及日照时的钢芯铝绞线 、 管形导体 ) 85℃ ( 接触面有镀锡的可靠覆盖层 ) --主要决定于系统接触电阻的大小 • 短时最高允许温度: 200℃ ( 硬铝及铝锰合金 ) 300℃ ( 硬铜 ) --主要决定于短时发热过程中导体机械强度的大小、介质绝缘强度的大小 热量的耗散有 对流、辐射和导热 三种形式。
热平衡方程式 式中 QR----单位长度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W/m; Qt----单位长度导体吸收太阳日照的热量, W/m; Q1----单位长度导体的对流散热量, W/m; Qf----单位长度导体向周围介质辐射散热量, W/m; QR + Qt= Q1 + Qf + Qd 导体的发热来自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第二节 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1. 导体 电阻损耗的热量 QR 单位长度的导体,通过母线电流 Iw时, QR=I 2wRac (W/m) [ 1 ( 2 0 ) ]twa c fRKS ( / )m导体的 集肤效应系数 Kf与电流的频率 、 导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矩形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 如图 2-1所示 圆柱及圆管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 如图 2-2所示 图中 f为电源频率 , Rdc为 1000m长导体的直流电阻 常用电工材料的 电阻率 ρ及 电阻温度系数 αt,如表 2-1所示 图 2-1 矩形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图 2-2 圆柱及圆管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凡安装在 屋外 的导体应考虑日照的影响。
对于 圆管型导体 2. 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 Qt Qt=EtAtFt= EtAt D (W/m) 式中 Et---太阳辐射功率密度, W/m2,我国取 Et=1000W/m; At---导体的吸收率,对铝管取 At=0.6 Ft---单位长度导体受太阳照射面积, m2 D---导体的直径, m 对于屋内导体,因无日照的作用,这部分热量可忽略不计 式中 α1---对流散热系数, W/( m2. ℃ ); θw---导体温度, ℃ θ0---周围空气温度, ℃ Fl---单位长度导体散热面积, m2/m 3. 导体对流散热量 Ql 由气体各部分发生相对位移将热量带走的过程,称为 对流 由于对流条件不同,分为 自然对流 和 强迫对流 两种情况: W / m )()( l0wll FQ Fl与导体尺寸布置方式等因素有关 导体片 ( 条 ) 间距离越近 ,对流条件就越差 , 故有效面积应相应减少 屋内自然通风或屋外风速小于 0.2m/s,属于自然对流散热 ( 1)自然对流散热 ]C)W / ( m[)(5.1 235.00wl )(2 21l AAF DF l单条导体 圆管导体 其中 1000,1000 21bAhA W / m )()(5.1 l35.10wl FQ 屋外配电装置 中的管型导体 , 常受到大气中风吹的作用 , 风速越大 , 空气分子与导体表面接触的数目增多 , 对流散热条件就越好 , 因而形成强迫对流散热 。
u10 . 65uNDVDN 0 .13λαν式中 λ---空气的导热系数,当气温为 20℃ 时, λ=2.52× 10-2W/(m·℃ ); D---圆管外径, m; Nu---努谢尔特准则数,是传热学中表示对流散热强度的一个数据; V---风速, m/s; ν---空气的运动黏度系数,当空气温度为 20℃ 时, ν=15.7× 10-6m2/s ( 2)强迫对流散热 ( 2-7) 如果风向与导体不垂直,二者之间有一夹角 φ,则式( 2-7)须乘以修正系数 β其值为 β=A+B( sinφ) n 当 0° 0.1s 发电机出口及母线 0.15 0.20 发电机升高电压母线及出线、 发电机电压电抗器后 0.08 0.10 变电站各级电压母线及出线 0.05 0.05 非周期分量的等效时间 T ainbrbrprk tttttt 短路时间 保护动作时间 断路器的全开断时间 燃弧时间 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例 2-2] 铝导体型号为 LMY-100× 8, 正常工作电压 UN=10.5kV, 正常负荷电流 Iw= 1500A。
正常负荷时 , 导体的温度 θw= 46oC,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 tpr= 1s,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tbr= 0.2s, 短路电流 I"= 28kA, I0.6s= 22kA, I1.2s= 20kA计算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导体的最高温度 [例 2-2] 铝导体型号为 LMY-100× 8, 正常工作电压 UN=10.5kV, 正常负荷电流 Iw= 1500A 正常负荷时 , 导体的温度 θw= 46oC,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 tpr= 1s,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tbr= 0.2s, 短路电流 I"= 28kA, I0.6s= 22kA, I1.2s= 20kA计算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导体的最高温度 解 ( 1)计算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brprk ttt )(2.12.01 s)10(12 2222kk ttkp IIItQ )20221028(12 2.1 222 因为 tk= 1.2s>1s,非周期分量 Qnp略去不计 pk )sA(104.60226 )sA(104.602 26 [例 2-2] 铝导体型号为 LMY-100× 8, 正常工作电压 UN=10.5kV, 正常负荷电流 Iw= 1500A。
正常负荷时 , 导体的温度 θw= 46oC, 继电保护动作时间 tpr= 1s,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tbr= 0.2s, 短路电流 I"= 28kA, I0.6s= 22kA, I1.2s= 20kA计算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导体的最高温度 解 ( 2)计算导体的最高温度 再由 θ= f( A)曲线查得对应 Ah的温度 6 1 621 6 0 2 .4 1 0 0 .3 5 1 01 0 0 81 0 0 0 1 0 0 0 )mJ / ( Ω1035.0 416 wAwkh AQSA 21则 )]mJ / ( Ω[104441.0 416 因为 θw= 46oC ,由 θ= f( A)曲线查得 θh= 60oC <200oC 满足热稳定要求 • 短路时,导体温度高,还受到电动力作用,当导体和电气设备机械强度不够时,将会变形或损坏 • 必须研究短路电流产生电动力的大小和特征,以便选用适当强度的导体和电气设备,保证足够的 动稳定 ,必要时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载流导体位于磁场中 , 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 这种力称为 电动力 。
第五节 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一、计算电动力的方法 1、毕奥-沙瓦定律法 liBF ds i nd L liBF 0 ds i n 由左手定则确定电动力的方向 dl dF i B α 2. 两条 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计算 ai 210lBiF ds i nd 12 Laii 217102 载流导体 2在 dl上所受的电动力为 设载流导体 1中的电流 i1在导体 2处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laii ds i n102 217 laiiF d102L0217 所以有 101 HB ai17102 i1和 i2反向时 , 两条导体间产生排斥力;同向时产生吸引力 217102 iiaLKF K-形状系数 • 圆形导体: K =1 • 矩形导体:见图 2-12 11 Khb ,1趋近于增大, Kbh ba 1)计算矩形导体相间电动力时不需要考虑 K 2)计算矩形导体同相条间电动力时必须考虑 K 注意: • 考虑截面因素时两载流导体间的电动力 二、三相导体短路时的电动力 • 三相短路时 )(102 7 CBBABCBAB iiiiaLFFF )5.0(102 7 CABAACABA iiiiaLFFF 1. 电动力的计算 中间相电动力 边相电动力 如不计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三相短路电流为 : ]s i n)[ s i n (3ATtAmAaetIi )]32s i n ()32[ s i n (3 ATtAmBaetIi )]32s i n ()32[ s i n (3 ATtAmCaetIi)}3422s i n (23)342s i n (3)342s i n (23{102227AATtATtmBtteeIaLFaa)}6122c o s (43)]612c o s (23c o s43[)]612c o s (4383[83{102227ATtATtAmAtetteIaLFaa2. 最大电动力 : FA的最大值出现在固定分量和非周期分量之和为最大的瞬间; FB的最大值出现在非周期分量为最大的瞬间。
临界初相角 说明: 短路电动力的最大值出现在短路后很短的瞬间,忽略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的衰减, 则: FA的最大值出现在固定分量和非周期分量之和为最大的瞬间,临界初相角 φA=75º、 225º等; FB的最大值出现在非周期分量为最大的瞬间,临界初相角 φA=75º、 165º、225º等 ①不衰减的固定分量;②按时间常数 Ta/2 衰减的非周期分量; ③按时间常数 Ta 衰减的工频分量;④不衰减的二倍工频分量 短路发生后最初半个周期,即 t=0.01s 时,短路电流幅值最大 2)3(7m a x 10616.1 shA iaLF 2)3(7m a x 1073.1 shB iaLF ")3( 282.182.1 IIi msh 冲击电流 2)3(72)3(72)2(7)2(m a x105.123102102shshshiaLiaLiaLF两相短路电动力 23)3()2(II 2)3(7m a x 1073.1 shB iaLF )3()2(23shsh ii 最大短路电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