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赛事报道新模式的成功探索 ◇滕岳王波拥有极高观赏性、对抗性和娱乐性的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向来为人们所关注,并由此引发了新闻传播上的疯狂竞争由于在人员数量、技术设备以及采访待遇等方面上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令中小媒体爱恨交加完全可以这样说,在重大体育赛事面前,中小媒体是名副其实的弱者因此,如何在奥运会和全运会等大型赛事报道中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做到以小搏大,也就成为摆在作为中小媒体代表的各地市级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中国数字报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YMG)近年来在成功再造采编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全媒体手段率先实现新闻采集和传播模式的新突破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YMG派出了四人采访团队,利用今日齐鲁全运报道联盟,采用全媒体手段,在1 3天时间里,共向编辑部发稿300多篇,图片千余幅,视频23条,短信近百条,几乎将全运会上最具价值和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一网打尽实践表明,这次扬长避短、点面结合、以小搏大的采访活动是地市级媒体对大型赛事报道新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1 0月27日,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看望在主新闻中心工作的YMG记者时,对YMG予此次报道活动表示感谢并给与了充分肯定,并希望YMG今后能进行更多类似的尝试和探索。
成立报道联盟:壮大“记者队伍”,降低采访成本大型综合性赛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时间长、项目多、场馆分散,这也是让人手少的地市级媒体最头疼的地方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办为新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极佳的时机本届全运会的一大亮点是全省1 7个地市全是分赛区作为一个地市级媒体,要在这么多地方转场采访,不仅人手不够,而且还会增加巨大的采访成本为此,YMG的决策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早已搭建的平台——今日齐鲁平台该平台是由1 5个地级市(济南和临沂不在其中)的都市报媒体联合打造的一个公共供稿平台,已经成功运行了两年多,拥有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供稿网络如果能利用这个平台,联络组织其中的十余家媒体的采访力量,那么由这些各分赛场所在城市主流媒体组成的联盟就会显示出集体的力量, “人手不够、采访成本高”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意识到这一点后,YMG便在全运会开幕前2个月向“今日齐鲁”秘书处发去了“关于成立全运报道联盟、开设今日齐鲁全运频道”的倡议,并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一致赞同随后,技术部门在今日齐鲁的平台上增设了“全运频道”全运开幕前,15家会员单位负责全运会报道的负责人又达成共识:各媒体的全运会自采稿件全部提交到“全运频道”,实现资源共享;各自的特派记者在济南组成一个相对松散但每天又都随时联系、调配的报道联盟,以应对主赛场众多的项目和分散的场馆。
据统计, “全运频道”在全运会期间供稿上千篇,图片2000多幅,在济南的报道联盟记者达到20多位这些力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效应场”,达到了一个小型通讯社的规模和效果由于具备了内容供应商的特点,所以包括YMG所属 “三报一网” (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和水母网)在内的各联盟媒体均拥有了较大的选稿余地,其中既有本地运动员的热点新闻,也有备受瞩目的焦点新闻,因此,全运会新闻报道质量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运用全媒体语境:丰富报道手段,让内容活起来早在2008年,YMG就在全国率先实现利用全媒体手段采集和发布新闻经过北京奥运会以及一年多来的积极有效实践,YMG的全媒体语境已经相当成熟此次全运会可以说是“全媒体”又一次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本次全运会,YMG派出了4名记者,携带了如下全媒体装备:5台笔记本电脑(其中一台非编处理器)、一台摄像机、4台照相机、一部3G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集团还专门为特派记者开通了远程办公系统,在前方采集到的新闻稿件和图片等可以随时进入后方的采编系统并签发进入待编稿库供媒体选用这些装备极大地丰富了记者的报道手段,并让采访对象“动”了起来,让报道内容“活”起来在前方,特派记者一般的工作流程是:用3G向水母网平台发送彩信或者文字短信,拍摄现场新闻图片以及视频画面,采访现场的人物或者事件形成文字稿件,上传稿件、图片,回传经过非编简单处理的视频文件……据统计,4名特派记者几乎每天都能采集到2个专题或者特写视频节目,所拍摄内容基本涵盖了全运会开幕后所有的焦点新闻,如宏大开幕式、杜丽“逃跑”、刘翔三连冠、刘春红一举定乾坤、刘子歌刷新世界纪录、快乐的志愿者……这些从不同角度诠释向上运动精神和全民全运理念的视频节目,为广大市民和读者呈现了一个视角独特完全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全运会,更让他们看到了央视直播镜头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赛事图片具有独特的魅力,历来备受媒体重视此次YMG特派记者想方设法“搞到”两张摄影证、一张摄像证摄影证和摄像证为最大程度接近新闻对象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采访的记者达到了3000多人,因此,此次全运会对新闻媒体进行了严格的管制,每次比赛都要换发内场摄影、摄像背心,并且每个媒体只发放一个名额此时,拥有三张摄影摄像证件的YMG记者便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可以同时应付两场局部的高科技新闻战凭借这些,YMG在刘翔两次比赛中狂热的媒体大战和刘春红举重比赛、杜丽射击等焦点赛事中形成了优势“兵力”,并成功进入新闻的核心现场:在刘翔预赛和决赛中均进入内场终点线最佳拍摄点和赛后发布会、杜丽赛后的媒体“包围圈”有我们的身影、刘春红轻松夺冠我们贴身采访、山东队勇夺女子4200米自由泳金牌颁奖典礼我们是内场仅有的4名摄影记者中的一位……以全媒体语境接近和进入核心新闻现场,不仅使报道内容更加全面,而且也因图、文、视频使报道对象更加生动鲜活配备全媒体装备、频频出入核心新闻现场的YMG记者也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关注,曾有5家电视媒体对YMG记者进行了不同的采访,YMG记者工作时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在央视的直播镜头和搜狐、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的专题图片中。
转变写作手法:站在读者角度,还原明星常人面目纵观每一次的体育大赛,可以发现,媒体在报道手段和报道手法上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YMG对本届全运会的报道也不例外,其中除了全媒体设备的更新外, “站在读者角度、用读者的眼来抓新闻”这种写作手法上的转变尤其明显全民全运”这个口号的提出,说明现在的体育已经无限接近百姓生活:全运会乃至奥运会这样的大赛再也不是单纯的竞技较量了相反,那些得意的冠军、赛场的失意者以及昔日或现在的各路明星,他们身上透出的人性化的东西很多,而这些人性化的体现正是读者所关心的,当然也是记者不应放过的新闻但是,如何来捕捉和表现这些人性化的新闻?经过反复研究,YMG特派记者团决定采写“读者喜欢读的新闻”,那就是从细节入手,揭开明星们的神秘面纱,还原他们的常人面目在具体把握上,我们抛弃八卦新闻的写法,但用狗仔队的精神来追访新闻,然后从人性化角度来真实还原描述 此次全运会,YMG记者先后成功采访到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沈纯德等官员以及刘翔、刘春红、魏宁、杜丽、罗雪娟等体坛明星和韩乔生、王春潇等媒体大腕这些平日里笼罩着神秘色彩的明星们,在记者面前却暴露出普通人的一面。
于是,YMG记者就紧紧抓住“普通人”这个关键点“大做文章”,先后写出了《YMG记者偶遇何振梁》、《央视大腕挺“孤独”》、《周雅菲秀时尚》、《祝福你,魏宁》、《“飞人”不停重复:我快三十了》、《央视美女为刘翔“一跪”》、《刘翔热过后,田径退烧》、《罗雪娟变身时尚美女》、《沈纯德“落荒而逃”》等一大批富有人情味、读者喜爱的稿件和图片口(作者单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