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鉴赏商歌罗与之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注释 商歌,古乐府旧题商”是五音之一,象征萧瑟的秋天负薪:背着烧火用的柴枝1 .明 明 是“东风满天地”的春天,诗人又为什么说“贫家独无春”?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因为贫穷人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需要继续干活,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所 以“贫家独无春”2.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 是 诗 题“秋”与 诗 里 的“春”的对比;二是春满天地与独无春的对比;三 是“负薪”与“花下”的对比正是这些强烈的对比,使诗意动人心魄!黄泥山张骞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嚏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轩槛诗龛敞,蔬苔庙祝耘便期肩一镶,种药与锄云注释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镶(j u e):一种农具1 .颔 联“寺从山侧见”中 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 i e m”,小通同学读作“x i d 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2 .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1.示例一:“j i d n”贴合。
见”意为看见,远望黄泥山的侧面能够看见寺庙,尽显黄泥山之悠远清静,照 应 首 联“幽壑穷余赏”中“赏”的景象示例二:“xidn”贴合见”意为出现,诗人游览黄泥山时,在层层幽壑中寺庙忽然出现在黄泥山山侧,尽显黄泥山之悠远清静,又平添了游览的意外之趣2.这首诗记述了张骞游览黄泥山的所见所感全 诗 围 绕“赏”字,游览了幽壑、林阴、山寺、新绿轩等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黄泥山美景的喜爱和游玩时的欣喜之情;尾 联“便期肩一镶,种药与锄云”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诗人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中联想到了什么?2.古人常说:“一词警策,乃使全篇生辉”,请从诗中找出人物最富表现力的那个动词并加以分析答案】1.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沧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 观沧海诗需答出两点)2.“挥”字,写出了人物(曹操)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显示了人物洒脱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词语,内容,性格特征,言之有理即可)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2.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感怀刘长卿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注】此诗应作于作者被贬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之时1.首联选取哪些意象,有何作用?2.尾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选 取“秋风”“落叶”“残花”等典型意象,渲染清冷悲凉的氛围,烘托作者内心的落寞与惆怅2.尾联运用对比手法,将 自 己 与“湘浦雁”对比,自嘲自己还不如湘浦雁,大雁尚且能够回家,而自己却不能,从而表达了表达被贬失意、前途未卜的优愁和归期无望的痛苦(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采 樵 作 孟 浩 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注释:萝:全唐诗校一作薜。
楚辞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薜萝指隐者之服1.首联交代了采樵的时间、,颔联描绘了一幅艰难、的 景 象,描 绘 了 采 樵 人 隐 居 山 林的,表达了 之情2.请赏析颈联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答案】1.地点 破败 悠然自得 对樵夫的羡慕之情2.用典,运用了“萝”的典故;描绘了采樵人落日回家时的悠然自得、自在;表达了诗人对悠然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阅读周敦颐的 题春晚,完成各题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 .这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题中的“晚”?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请结合诗句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答案】1.首 句“花落”写暮春之晚;“昏鸦”“夕晖”是傍晚的景色,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2.本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 是 因 为“花”在“落”,“鸦”在“飞”,“人”在“归”,因此不显得清冷、空寂临江仙 送钱穆文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 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筠:竹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1.请 对“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作简要赏析2 .送别诗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情感答案】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将“心”比 作“古井水不起波澜”,将“高风亮节”比 作“秋天的竹竿”是对友人内心恬静、不为外物所累、品 行 高 洁、保 持 名 节 的 赞 颂,同 时 也 表 明 了 自 己 淡 泊 的 心 境 和 坚 贞 的 操守2.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表现了苏轼乐观豪放的旷达性格和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则写出词人对自己和友人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 人 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C.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总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D.最后两句反话正说,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E.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答案】1.B C2.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初到黄州的喜悦颔联写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苦中作乐,乐观旷达颈联写出了诗人遭逢贬谪之后的洒脱坦然、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击和迫害,绝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此摇尾乞怜,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气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铁,归问时裂帛咒【注释】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代著名宫殿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 称“平原客”。
弹锲:战2.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锲而歌裂帛:指写家信1.首 联 下 句 的“暖”字 与 上 句 的“”字形成鲜明的 对 比,“日 暖”一 句 使 用 手 法,表 现 诗人 的情感2.杜 甫 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 诗 中 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指写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案】1.悲 想 象(虚写)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的思念异:杜诗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李诗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紫疆马 唐 卢照邻骑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注释鸣珂: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喷玉: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1 .这首诗通过描写环境的 和紫骚马行动的,突出了紫疆马的,借以歌颂赴边将士的 形象2 .本诗尾联与杜牧 泊秦淮中 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答 案】1 .恶 劣 严 峻 艰 难 雄猛 英勇无畏 2.对当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的质问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郡斋即事(宋)范仲淹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注】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4 8岁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1.诗歌颈联“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请简要分析表达效果2 .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和 渔 家 傲 秋思结 尾“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健,“强健”或“精力旺盛”的意思,写出诗人在雨中赏菊的兴致之高;“迟”,“晚”的意思,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2.渔家傲结尾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乡愁,表达了戍边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暗含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本诗结尾表达了诗人不以浮沉荣辱萦怀的旷达胸襟,以及虽遭贬谪却乐享山水、陶醉其中的愉悦之情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释】春思:这首诗是贾至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1.根 据 全 诗,概括诗中春天的特点2.小 语 认 为“春日偏能惹恨长”中 的“惹”字用的非常好,请帮他做个赏析。
答案】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亦可)2.“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备守致道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曾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辛弃疾时任 建 康(今南京)通 判,此时他南归已七个年头,而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他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泪落哀筝曲,晋孝武帝末年,谢安位高遭忌1.请 简 述 首 句 中“闲”字的表达效果2.词人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L“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2.上片写登临所见,夕阳斜照,鸟儿回巢,乔木落叶,孤零零的小船漂泊,笛声悲戚,词人借这些景物渲染了悲凉、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感慨:作为六朝古都的建康徒留空名,弥漫着败亡的气息。
下片最后两句写早晨江上便狂风怒号,卷起的巨浪似要翻倒房屋,不仅写出了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了词人对时局险恶的优虑渔 翁 唐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软: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1.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山水凸显“渔翁”形象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渔翁夜宿山岩,晓汲湘水,隐没在一方碧绿的幽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