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把握王选的七次重大选择对其艰辛而又成功的一生的非凡意义2、鼓励学生在规划人生、设计职业理想时,树立王选那种敢闯“冷门”,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学习王选为国家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的献身精神3、学习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教学重点:理清王选人生中七次重大的选择与马克思昭示的“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一择业指针间的有机联系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提示及思考练习题进行自读2、理清王选人生中七次重大的选择与马克思昭示的“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一择业指针间的有机联系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王选在同疾病作斗争的一生中,完成了我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从而结束了排版印刷“铅与火”的时代,使之进入“光与电”的世纪没有什么比抉择更能影响人的前程,没有什么比认识更能影响人的一生;认识甚至更重要,因为它是抉择的前提,是创造前程真正的出发点王选一生中有许多次重要选择,其中四次在他的人生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王选1937年2月生于上海他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发生在1956年夏天,在北京大学二年级选择专业的时候班上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纯数学,因为“纯数学的光芒可以照耀到一切科技领域”。
另一项选择是计算数学,这只是一个分支学科,北大也刚刚开设,连教材都缺乏,可谓冷清而荒凉王选就选了这个“冷门”他后来回忆,其时他注意到,中国1956年1月刚制定的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周恩来总理也说,计算技术是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重点技术1958年,研究计算机的热潮在中国掀起,留校先后在数学系和无线电系任教的王选,成为国内最早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奠基者之一这项选择决定了他此后一生的走向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必蕴藏着人生的远大前途二、新授:(一)课文知识:作者简介王宏甲是长期深入中国新经济最前线的一位作家,他的长篇报告文学近作《智慧风暴》在新华出版社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两次将《智慧风暴》进行长达60天的长篇连播,引起强烈反响中央台和作者收到6百多封听众和读者来信人民教育出版社请作者缩写的《王选的选择》一文,被收入全日制高中语文课本二)课文分析:1、人物介绍王选(1937年——2006年)男,汉族,江苏无锡人,1954年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至197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1978年至1995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06年在北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并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2、疏通字词:国门初开:指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顶天:这里是指世界最先进的3、王选的七项选择第一个抉择 选择专业 第二个抉择 从硬件转向软件第三个抉择 练习英语听力、找到伴侣 第四个抉择 搞激光排版第五个抉择 与西方进口产品决战市场 第六个抉择 让年轻人挑重担第七个抉择 研究所与公司胜利会师 半生苦累,一生心安4、整理课文思路,划分层次结构,归纳段意本文分为三部分:(一)(1-6):写王选始于大学的前三次选择二)(7-30):写王选的第4至6次选择(三)(31-33):写王选的第7次重大抉择,并揭示其重大意义5、分析课文:三、巩固练习:阅读下文,回答1-2题什么是创新?创新不仅仅是从无到有,变不可能为可能,更是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将前人的成就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个过程的艰难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创新意味着质疑,意味着挑战,意味着打破旧有的思维习惯,走别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这种创新的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但创新者同时也是欣喜的,因为只有创新才有机会在前人不曾看见的奇峰欣赏到独特的风景这种创新的快乐不但属于创新者本身,也属于我们这个渴望创新的民族更重要的是,创新要允许尝试,更要允许失败当王选在1976年就尝试跳过日本和欧美流行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出国外尚无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时,他实际上同样面临成功和失败两种选择或许当时如果出现失败,就没有了后来的王选但是这种创新的精神,终会为汉字的照排技术发展开拓一片新天地这也是王选和许多大师在成名成家之后,仍然鼓励后学晚辈们大胆创新,大胆实验,甚至是大胆质疑权威的动力来源我们也要思考,离开了王选和王选一样曾经为中国开创崭新事业的大师,我们用什么来打造今天这样一个创新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既为科学创造了新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气氛尤其在科技与生产结合的过程中,眼前利益的诱惑,使得更多的人重视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出利润,甚至购买国外技术移花接木,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大师,也呼唤一个与创新精神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和发展机制。
在创新的大背景下,社会应该培养耐心、信心和恒心,对创新者和创新的学科给予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或者是政策支持决策部门更不要拘泥于短暂的利益或是眼前的成果本身只有更加重视民族自主品牌的开发,重视学科的长远建设,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才能形成一个有益的创新机制毕竟在这些人中间,可能会走出更多王选,走出我国未来新的大师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理解和宽容在今天的世界上,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这种无法以金钱衡量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着民族的自我实现和国家的良性平衡正因为有了王选和许多像王选一样为我国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拼搏的人,我们才有信心去展望这个国家的未来,这也正是王选并不孤独的理由1、作者认为“与创新精神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和发展机制”是什么?(总结四条)答案:(1)社会应该培养耐心、信心和恒心,对创新者和创新的学科给予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或者是政策支持;(2)更加重视民族自主品牌的开发;(3)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4)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2、王选并不孤独的理由是什么?答案:中国会出现更多的像王选那样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