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意象研究述评 摘要:唐代是诗歌开展的鼎盛期,亦是诗歌意象表达的成熟期目前,唐诗意象研究成果突出,既有对唐诗整体意象的镜像解读,又有对单个意象的具体剖析;既有对诗人主体意象的挖掘,又不乏同类意象之间的比较研究然唐诗意象研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缺乏一个完整的唐诗意象体系,使得意象研究流于形式,另外,对其意象开展的承继性研究亦远远不够关键词:唐诗意象承继性研究从最早的?诗经?到后来繁荣开展的唐诗宋词,动植物一直是中国诗歌史上歌咏不迭的对象诗人或直观咏物,或寄托深情,或讽喻时政在此根底上,咏物诗层出不穷,随之开展起来的诗歌意象研究亦成为学界屡屡关注的重点唐代是诗歌开展的鼎盛期,亦是诗歌意象表达的成熟期在此阶段,有专门对唐代咏物诗进行分类的专著,如陆坚编选的?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胡朝阳的?唐咏物诗二百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刘逸生的?唐人咏物诗评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陈新璋的?唐宋咏物诗鉴赏?〔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徐正的?说唐诗咏物寄寓?〔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等,将唐代比较突出的咏物诗分别加以分类,指明唐诗中所涉及的动植物意象多达几百种。
另有梅庆吉编著的?唐诗动物园??唐诗植物园?,分别对唐诗中出现的吟咏动植物的诗歌进行了收录和分析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唐诗意象研究成果突出,无论是对一类意象的整体解读,还是对单个意象的具体剖析,包括某位诗人的主要意象,某类诗歌的主要意象,意象使用的密度、作用、文学特征、情感内涵等,无不触及唐诗意象研究虽未有专著,但期刊硕士论文多达上百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整体意象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以唐诗意象为整体〔如植物意象,动物意象,如对唐诗意象特征的探讨等〕的研究,也包括多个突出意象相结合的研究,同时也表现为某个诗人或某一类诗的主要意象研究如南京师范大学石润宏的硕士论文?唐诗植物意象研究?,统计出了唐诗中出现的近两百种植物意象,并指出了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松、竹、柳等意象;莫砺锋的?论唐诗意象的密度?,对唐诗意象使用的密度、唐诗意象密度的合理性以及意象密度与意象类别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河北师范大学王磊的硕士论文?论唐诗创作中的日月星辰意象?,将唐诗中比较常见的日、月、星辰意象放在一起进行考察,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这三种意象对唐诗创作的影响;山西大学郭玥的硕士论文?唐诗意象略论?,从儒释道三教思想文化的融合着眼,探讨了唐代诗歌意象呈现的根本特征。
二、单个意象研究唐诗意象研究以单个具体意象的研究最为突出,其意象呈现亦较为丰富如刘亮的?论唐诗中的“猿〞意象?〔中国韵文学刊2021年第2期〕,选取了唐诗中的动物意象“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善援之猿、清啸之猿、听经之猿、豢猿与放猿四个层面进行了探讨;青海师范大学杨微的硕士论文?唐代蝉意象研究?一文,亦选取了“蝉〞这一具体意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唐诗蝉意象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的根底上,分别概括出政治属性的蝉、离别属性的蝉和光阴属性的蝉,观点新颖独特;又如--大学罗朋朋的硕士论文?唐诗舟船意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杨珊的?唐诗东风意象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李文佳的?唐诗黄昏意象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彭海玲的?唐诗草意象研究?,暨南大学谭伟华的?唐诗灯意象研究?等,均是从单个意象的角度对唐诗创作的情感意蕴进行探讨,且大多数为近几年的硕士论文,此足见唐诗意象研究之热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常见意象外,其他诸如长江意象、海洋意象、天文意象、桥意象、扇意象、玉意象,甚至鏡子意象、眉意象都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对象笔者在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中发现,在繁复杂多的唐诗意象中,动物意象研究极少孔子说,读?诗经?可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这在庞大的唐诗体系中更是有着最直观的表达。
从诗歌意象使用的角度而言,唐诗可谓草木鸟兽虫鱼无不涉及,但是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兽意象研究相对薄弱,只有很可观的几篇硕士论文一是东华理工大学戴丹鸽的?唐诗龙凤意象研究?,该文以唐诗为研究载体,从作为“祖灵象征〞“皇权象征〞的“天上龙凤〞意象和作为“君子象征〞“爱情象征〞的“人间龙凤〞意象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唐诗龙凤意象的象征意蕴;一是暨南大学李征松的?唐诗中的瑞兽研究——以唐诗中常见的六大瑞兽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文以六大瑞兽——麒麟、白马、虎、鹿、狮、象为研究对象,对唐诗中的瑞兽做了深入考察,认为瑞兽意象是唐代盛世的符号,瑞兽精神的张扬彰显出唐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再有就是--师范大学赵士城的?唐代边塞诗中马意象研究?,该文将马意象置于边塞诗中进行探究,考察了马意象在边塞诗中频繁出现的原因,论述了马意象在唐代边塞诗中的流变,认为马意象的变化与唐代社会现实的变化密不可分此外,笔者暂未觅得其他关于唐诗兽意象的个案研究,此足见唐诗在兽意象研究上的缺乏相反,草木、风雨、虫鱼、禽鸟等意象却是比比皆是故而,笔者作出进一步思考:既然意象研究是目前硕士论文选题的热点,唐代又是意象开展的成熟期,最重要的是,唐诗意象研究虽多且泛,但在兽意象研究上却存在明显的缺乏,可否以此为入口,选取一种大家喜闻乐见又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兽类意象进行研究?比方,鹿意象就是唐诗兽意象研究存在的一个缺口,这说明唐诗意象研究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体系,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挖掘。
三、唐诗意象比较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阐释是文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唐诗意象研究亦不例外如陕西师范大学高卫国的硕士论文?李杜诗歌中动物意象的比较?一文,对李杜诗歌中出现的动物意象进行了梳理,在对其典型意象进行分析的根底上,指出其不同意象使用所透露出的不同情感内涵,该文系唐诗意象比较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例;再如何锋兵的?李、杜诗歌中“凤凰〞意象之比较?〔古籍研究,2021年第1期〕,该文从“凤凰〞这一具体意象出发,对李、杜诗歌中同一意象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探讨从以上对唐诗意象研究现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唐诗意象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唐诗意象体系;唐代作为诗歌意象表达的成熟期,其意象使用之多、之广、之新,是其区别于其他朝代并为研究者频频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遗憾的是,学界似乎都只倾心于某个时期某位诗人或者某类诗歌的主要意象研究,对很多值得挖掘的单个意象研究存在疏漏,尤其是前文提到的唐诗中的兽意象研究更是乏善可陈其次是对唐诗意象缺乏一定的承继性研究;以笔者所关注的鹿意象为例,鹿作为一种意象在?诗经?中早已有之,并且相关研究成果颇盛然而在诗歌的开展过程中,很多原本颇受关注的意象却逐渐淡出文学视野,其原因究竟是意象本身的淡化还是研究者们的主观无视,值得深究。
就此,笔者以为,对唐诗意象的起源及其承继性研究应有所重视,比方,可以将?诗经?意象与唐诗意象进行一个历时比较研究,探究出唐诗意象对?诗经?意象的潜在继承,从而梳理出一条唐诗意象开展体系另外,在对唐诗意象承继性研究的根底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窥探出中国诗歌意象开展的一条隐性曲线,比方,某类意象的逐渐成熟或定型化,某类意象的衰退或新生这是今后诗歌意象研究可以尝试关注的点,期待学界的后续摅论参考文献:【1】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21.【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3】石润宏.唐诗植物意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4】郭玥.唐诗意象略论[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5】李轩.试论唐诗意象的文学特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21,〔6〕.【6】莫砺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J].学术月刊,2021,〔11〕.〔杨洁湖南湘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