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参考答案:B2. 大小分别为10N和1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A.5N B.10N C.25N D.30N参考答案:D3. 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下列关于前4s内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右运动,第2s末开始向左运动C.第3s末物体在出发点的左侧D.第2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参考答案:BD4. 参考答案:B5. (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参考答案:AC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火车从甲站出发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过乙站后改为沿原方向以 a 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到丙站刚好停住。
已知甲、丙两地相距24 km ,火车共运行了 24min,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km ,火车经过乙站时的速度为 km/min 参考答案:6 27.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 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 m处(g=10m/s2)参考答案:8. (填空)(2015春?长沙校级月考)图1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乙的速度是 2.5 m/s;在图2中画出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参考答案:2.5.画出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根据位移﹣时间图象可知:物体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乙===2.5m/s.物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5m/s.画出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5.画出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9. 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第3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那么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取g=10m/s2,设 4s末仍在空中)参考答案:10.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 s内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为 ,第5s内位移是 参考答案:4 m/s2,18m 11. 半径为和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分别在小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是圆柱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 = TA∶TC = 参考答案:_2:2:1_ _ 1:2 12. 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前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m/s,第6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参考答案:6;111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的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参考答案:1.28,3.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x=aT2.【解答】解: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1.28m/s设0A、AB、BC、CD、DE的长度分别为:x1、x2、x3、x4、x5,由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x=aT2,故有(x4+x5)﹣(x2+x3)=4aT2解得;a==3.2m/s2 故答案为:1.28,3.2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s1)等于(s2-s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参考答案:B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以下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F.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各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 BECADF 0.41 0.76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汽车先以a1=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末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s后,因遇到障碍汽车便紧急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为a2=-2m/s2,求:(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汽车刹车后6s内所通过的位移大小;(3)在坐标图上画出该汽车运动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参考答案:(1)10m/s(2)25m(3)见解析17. 如图甲所示为一风力实验示意图.开始时,质量为m=1 kg的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够长的水平细杆上,并静止于O点.现用沿杆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1=0.4 s后撤去风力.小球沿细杆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 .试求:(1)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2)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风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解:(1)由图像可得m/s,(2分)故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m(3分)(2)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m/s2(2分) (2分) (1分)(3)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m/s2 (2分)(2分) N(1分)18. 高速公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在雾天的能见度很低,有时会发生十几辆车追尾的恶性交通事故,因此交通部门规定在大雾天关闭高速公路设汽车在金温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为108km/h,汽车紧急刹车可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6s求要想不与正前方发生事故的车辆相撞,行车时的距离至少保持多大?参考答案::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3分);由得:(3分);(2分);故行车时的距离至少保持9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