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0KB
约3页
文档ID:506844559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_第1页
1/3

育人先育德 成才先成人、目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绩 中学生在改革开放中 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他们思想活跃、爱学习,少保守思想,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但这一代青少年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成长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下, 在社会、 家 长的呵护下成长,他们缺少劳动,缺少艰苦的磨炼,因而对自己、对社会认识不 深:1、政治意识淡漠,认为政治与己无关,少谈主义,多讲实际 2、部分学生 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利己,不讲社会责任,只讲自 由,不讲纪律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现象比较突出 4、部分学生道 德行为不美,存在“骄、娇”二字 5、部分学生不爱劳动,传统美德水准下降, 是非观念不强,个别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6、心理素质较差, 意志薄弱,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战胜挫折缺乏勇气在当今的社会变革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 社会影响积 极作用和消极并存, 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 处在一种 迷茫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遇到严峻的挑战 更多的学校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成才上, 而忽略了学生的成人。

成人教育和成才教 育是一个水载舟的关系,成人教育形如水,成才教育形同舟,水来了才能载舟, 没有水何以行, 反之即使孩子的成才教育成功了, 可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成人教 育,结果孩子虽然成了才,却变成一个品行极端出格的人,自私自利,心中只有 自己,没有别人,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品行不端的人是肯定成不了大器的,对自 然科学而言, 其成果与人性品德的关系似乎很少, 但现代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已与人性活动分不开了 没有一个很好的人品行为的人自然也难担重任, 甚至会 走上歪门邪道故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三、计划及内容1、理解成人与成才的含义(1)什么是成人?成人的含义有三:一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成人, 即长大成人, 以青春发育完成、 生理上成熟为标志, 多在 18 岁以前完成;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人, 即懂事了, 以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意向态度的发展, 心 理上成熟为标志,如认识能力的发展,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品 质逐渐走向高级层面,意向态度的发展,指态度、兴趣、情感、需要、意志等 品质逐渐走向完善所谓智商、情商的协调统一心理上成熟没有一个统一的 年龄标志,有的人可能 17 、18 岁就很懂事了,有的人可能 30 多岁了还让人感 觉很幼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成人, 即独立走上社会了, 以能够承担一份社会工作及相应 的社会责任,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养活父母为标志。

这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年 龄标准,有的人可能 18 岁高中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挣钱养家了;有的人可 能大学毕业后才有职业和收入,才算独立;还有的人可能终生都在父母的羽翼 下生活,不愿长大,出现了 “抱大的一代 ”啃“老族 ”,由“酷”文化向 “寇”文化转变, 这些都表明了当代人对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的一种态度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 生活环境有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也反映了人的成长与成熟的关系2)什么是成才?关于成才,理论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现实生活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 ——高考分数,状元是人才,考上北大清华的是人才,考上重点大学的是人才, 拿了硕士、博士文凭的是人才 照此标准, 卢拉、卢武铉、姚明、丁俊晖、韩寒、 莫言等等风云人物都将被排除在人才之外了因为原巴西总统卢拉只有小学文 化,原韩国总统卢武铉职业高中毕业, 篮球巨星姚明体校毕业, 台球神童丁俊晖 小学都没有毕业, 青年作家韩寒读到高一就休学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小学五 年级便辍学了 有细心的人做过统计研究, 中国历代杰出人物几乎找不到状元们 的身影,自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在政治、经济、科研、文化艺术等顶层人才 榜单上也找不到曾经的状元们的名字。

可见, 以考试分数论英雄, 以文凭高低判 定人才的标准是多么的荒诞不经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这里所说的成才, 是指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学 会一技之长,当学生们走出校门后能够凭此独立生活,能够凭此承担家庭义务, 能够凭此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他们可以是各个领域都有所贡献的全才, 也可以 是在某个方面独领风骚的偏才; 他们可以是正规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学者、 专家, 也可以是在工作生活实践中打拼出来的实干家; 他们可以是时代的弄潮儿, 也可 以是麦田的守望者依据这样一个标准,我们会发现学生个个都是人才2、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欲成才,先成人;成人第一,成才第二 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成人的归宿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应该要 求自己:做真善美的追求者 —— 成人的目标3、培养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现实中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 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以至培养学生明辨是 非,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是及其重要的, 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净化机制之一, 更 重要地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平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要注意发现自 己孩子对社会现象的评价, 帮助他们理解事情的表面现象和本质特征, 在生活中 不断指导与帮助,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他人的性格 “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我们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 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 培 养学生的一颗爱心, 在集体生活与朋友交往中, 我们要教育学生要珍惜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情谊,善待生活,要与同伴团结友爱,这样就会融入班级,融入集体,将来才能融入社会5.培养学生独立生存,参与竞争的能力要使学生将来具备竞争能力, 就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 培养他们 自强,自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勇气 如让他们 从小锻炼与伙伴的公平竞争不轻易放弃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 的精神不要将孩子闭塞在小家庭或一个小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培养 出呆子,蠢材6.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未来社会竞争加剧, 人际关系复杂, 结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交往 能力,就难以适应未来的生活, 因此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德育内容, 再则在竞争的社会中,合作精神愈显可贵,它是关系到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系, 而现实中, 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是很薄弱的, 孩子之间从小缺乏合作的机会, 合 作的精神也就难以培养, 孩子所表现出的要么是争强好胜, 任性自私, 要么是郁 郁寡欢,自甘落后至而随波逐流, 因而教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 重要。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始终坚持成才先成人、 育人先育德 . 一是坚持以身作 则,不断提高师德修养针对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榜样 育人的理念,坚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始终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 事做起,注重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既当好授业的“经师”,更 当好传道的“人师”,通过自身的言行树立威信,赢得尊重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拓宽教育渠道 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 的作用抓住新课改的契机,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全面制订德育目标,科学地 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受到思想 的熏陶、情感的陶冶和法纪的教育其次,以主题教育形式,进行专项教育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德育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跑操”、 “每周一歌”、“感恩教育”、“仪表教育”等,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让学生 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 按照 实践育人的要求,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 形式 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有形活动中受到无形教育, 让学生在 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社会公德。

三是坚持点面结合,不断提升德育成效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不 同个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 确保所教学生都能得到整体提高 在抓 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我还主动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共享经验、共同进步,努力 让全校学生都能成为有德之人 在加强学校教育力量的同时,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 早恋、迷恋上网等难点问题,积极利用家庭、机关、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努 力构建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 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