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理论与礼貌原则,outline,1.面子理论 2.礼貌原则产生的基础 3.礼貌原则的内容 4.礼貌原则的贡献及缺陷 5.中国的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的由来,早在1955 年,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 (Goffman) 就根据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1944)介绍到西方的面子观提出了“脸面工程”这一概念 Goffman 认为,面子就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采取言语行为而为自己获取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他还提出,“脸面工程”是相互配合的,面子的维护和赋予取决于他人要想不丢面子的最佳方案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Face-saving Theory,Brow & Levinson British anthropologists,,而将语言学礼貌真正引入并成为持久的语言学学术讨论的是英国人类学家——Brow & Levinson在1978 年出版的《礼貌: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中,他们在Goffman 的理论基础上第一次“礼貌”、“面子”这些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
他们还提出面子理论有跨越不同文化的特点,“具有普遍性”每个交际参与人都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重消极面子是不希望被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的自由根据Brown & Levinson 的理论,每一次谈话说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会面临威胁,因此几乎所有言语行为都是面子威胁行为,而礼貌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削弱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Positive face,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that people have and want to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 by at least some other people. 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和尊重Negative face,Negative face : the rights to territories, freedom of action and freedom from imposition; essentially the want that your actions be not impeded by others. 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或阻碍.,,为了削弱潜在的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说话人可以采取两种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强调与听话人的共同性而减少言语行为的面子威胁程度。
消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在言语行为方面尊重听话人行为的权利和自由,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积极礼貌策略,e.g.Welcome to Dialogue, President Carter. I was told that your birthday is on Octorber 1st, which also happens to be our National day. (卡特谈中国村委会选举) 在这句话中主持人杨锐通过突出卡特的生日与中国国庆节是同一天这一共性,采取了积极积极礼貌策略来从侧面认可卡特同中国人民的关系,使得采访更容易进行这样的策略顺应了交际语境和目的的需求消极礼貌策略,e.g. Can I have your comment on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journalists in Hong Kong?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例句中使用了情态动词的问句来维护嘉宾的消极面子间接性策略在访谈节目中的使用主要是主持人为了提出敏感性或是有争议性的话题但也为了尽量避免伤害嘉宾面子的一种面子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能够让访谈更加深入,更具有吸引力。
Politeness Principle,Geoffrey leech,Emeritus(退休的) Professor of English Linguistics Lancaster(兰开斯特) University,1.礼貌原则的由来,在礼貌原则提出之前,不少中外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注意到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并对其做出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E.Goffman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Goffman 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个体按照社会赞许的标准表现的自我形象他注意到“脸面工作”渗透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行为受到面子的约束,人们也期待交际对象对面子给予考虑脸面工作”是相互配合的交际双方的面子始终掌握在对方手中,如果要不伤害自己的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伤害他人面子因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往往贬低自己,抬高对方在Goffman 面子概念基础之上,P. Brown 和S. Levinson更为具体地阐述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面子具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消极面子;积极面子礼貌原则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合作原则未能解释的某些现象。
合作原则认为,语言交际的进行需要交际双方遵循合作原则下的四项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可以故意违反准则,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说过多的话,说不相关的话,说隐晦的话等等合作原则只是说明了交际者有意违反准则可以获得特殊会话含义,但却并未解释交际双方为什么要这样说话正是基于Goffman 的面子概念和P. Brown 与S. Levinson面子理论,以及为解释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交际双方说话时间接性,Leech 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Geoffrey leech,礼貌原则的具体提出,Leech 从修辞的角度研究语用学他将语用学分为普通语用学和社会语用学前者研究制约言语交际过程的会话原则,后者研究这些会话原则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他提出的普通语用学的修辞原则包括两大修辞:人际修辞和语篇修辞礼貌原则就是组成人际修辞的重要语用原则之一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礼貌原则的内容,(i) The Tact maxim (策略准则, 得体准则) (a)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损最小 (b)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惠最大,,⑴我出去旅游的时候替我养下我家的猫. ⑵把地拖了. ⑶关一下窗户. ⑷再来一瓶可乐. ⑸感冒了就在家好好休息哦.,,根据例⑴-⑸,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它们在听话人和说话人的受损或受益方面存在差别.显然例⑴中,这种表达让听话人吃亏,而说话人得到的益处最大,因而最不符合得体准则;反之,例⑸礼貌性最高,因为听话人受益最大.根据得体准则,例⑴-⑸的礼貌程度是递增的。
ii) The Generosity maxim(宽宏准则,慷慨准则) (a) Minimize the benefit to self; 使自身受益最小 (b) maximize the cost to self; 使自身受损最大,,⑹我想知道可不可以给运动员送水. ⑺我可以给运动员送水吗? ⑻我来给运动员送水. ⑼借用一下你的画笔. ⑽借我用一下你的画笔,行吗?,,例⑺的表达对于说话人的受害程度最大,比前两种说话方式更加礼貌;而下面的例⑼显然没有例⑽礼貌,例⑼语气过于生硬,很有可能被对方拒绝.,,(iii) The Approbation ( or flattery) maxim 赞扬准则 (a)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s;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s. 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⑾甲:看,我送给妈妈的礼物怎么样? 乙:一点都不实用. 丙:怎么说呢,还是蛮漂亮的.,⑿甲:我和小刚分手了. 乙:这么快?不过你们早晚得分. 丙:过去的就算了,还会遇到更好的.,⒀感谢你啦,今天的舞会一般! ⒁感谢你啦,今天的舞会真开心!,,例⑾和⑿中,乙都违背了“尽量少贬低别人“的次则,因此他们没有丙礼貌;同样,例⒁比例⒀有礼貌,因为说话人遵守了“尽量多赞誉别人“的次则.,,(iv) The Modesty Maxim 谦虚准则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⒂甲:唱的挺不错嘛! 乙:那当然了! 丙:哪里哪里,过奖了.,⒃甲:今天的妆真漂亮. 乙:这个我很擅长啦! 丙:不是吧,我折腾了好久,都担心见不了人.,⒄皇上,臣弟给您请安了,,⒂和⒃中的乙的回答就显得不礼貌,因为它们违背了“尽量少赞誉自己“的次则;话语⒄也显得很符合身份,很礼貌得体,因为说话人遵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次则.,,(v) The Agreement Maxim 赞同准则, 一致准则 (a)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同他人之间的分歧 (b)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⒅甲:我提议大家给雪梨的十八岁成人礼来一个惊喜. 乙:我没意见. 丙:可以倒是可以,只是现在快要高考了,大家的时间都比较有限啊. 丁:不必这么大费周章吧,意思意思就行了.,,例⒅中,乙的话语是最礼貌的,只有他最大程度上和甲的话保持一致;丙部分的同意甲的观点,也即存在部分分歧,因此没有乙礼貌;而丁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完全否定了甲的话,因此显得最不礼貌.,,(vi) The Sympathy Maxim 同情准则 (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⒆甲:我不想再和他说话,你们去问吧. 乙:他不是你劈腿的前男友吗?哎呀,说句话而已啦. 丙:没事,我去问吧.,⒇甲:你外婆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乙:上个月突发心脏病,送到医院就……丙:死啦? 丁:哦,太不幸啦!,,例⒆中的乙完全不考虑说话者的感受,会让甲心理上对他产生极大的反感,而丙表现出的同理心则会让甲听起来更舒适,增加了双方的同情,显得更有礼貌.同样的,例⒇中丙的言语过于直接,对甲是一种心理上的冒犯,非常的无理,相比之下乙和丁都比较含蓄委婉,言语间显出对甲的同情,因而更加礼貌.,礼貌原则的特点,1.可以看出, 得体次则与慷慨次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讲的是如何对待他人, 适用于请求或命令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后者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 适用于答应帮助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
根据这两条次则, eg. could you lend me your car this weekend?比lend me your car this month要客气得多. 2.赞扬次则与谦虚次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规定的是如何看待他人, 后者规定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由于有赞扬次则的约束, 当很容易表扬对方而却没有表扬时, 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批评礼貌原则的特点,3.同样, 由于谦虚次则的约束, 自我吹虚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除非是反语或开玩笑), 而自我贬低是无害的由于赞同次则的约束, 直截了当地发表不同看法是不礼貌的, 因此在表示不同意见往先表示歉意(如I’m 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