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指导书光通信系2014年8月实验一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及回波损耗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认知光纤活动连接器(法兰盘)2、了解光纤活动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二、实验内容1、认识和了解光纤活动连接器及其作用2、测量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三、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25号模块 各1块2、 23号模块(光功率计) 1块3、 连接线 若干4、 光纤跳线 2根5、 光纤活动连接器(法兰盘) 1个6、 Y型分路器 1个四、实验原理光纤活动连接器即光纤适配器,又叫法兰盘,是光纤传输系统中光通路的基础部件,是光纤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光无源器件。
它能实现系统中设备之间、设备与仪表之间,设备与光纤之间以及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活动连接,以便于系统接续、测试、维护它用于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目前,光纤通信对活动连接器的基本要求是:插入损耗小,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小;易于连接和拆卸;重复性、互换性好;可靠性高,价格低廉光连接器的指标有:插入损耗、回波损耗、重复性和温度范围等I、插入损耗测试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分贝数,计算公式为:IL=10lg(P0/P1)其中P0为输入端的光功率,P1为输出端的光功率,功率单位W设备自带的功率计组成架构图插入损耗实验测试框图a插入损耗实验测试框图b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越小越好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测试方法为:如上述实验测试框图所示,(图B)向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入一伪随机信号,保持注入电流恒定将活动连接器连接在光发机与光功率计之间,记下此时的光功率P1;(图A)取下活动连接器,再测此时的光功率,记为P0,将P0、P1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其插入损耗。
II、回波损耗测试活动连接器的回波损耗:向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入一伪随机信号,保持注入电流恒定按下图所示组成的回波损耗测试系统,按图A测得此时的光功率为P1将活动连接器按图B接入测得此时的光功率为P2,将P1、P2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其回波损耗回波损耗测试框图A回波损耗测试框图B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切勿将光纤端面对着人,切勿带电进行光纤的连接2、不要带电插拔信号连接导线六、实验步骤注:建议实验前先了解和学习系统中光功率计的搭建和使用方法A、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测量1、系统关电,依次按下面说明进行连线1)用连接线将主控信号源模块的PN,连接至25号模块的TH2数字输入端2)用光纤跳线连接25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此过程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跳线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注意,连接光纤跳线时需定位销口方向且操作小心仔细,切勿损伤光纤跳线或光收发端口3)用同轴连接线将25号模块的P4光探测器输出端,连接至23号模块的P1光探测器输入端此时是用于光功率计单元测量未加入光纤活动连接器时的光发射机输出光功率2、设置25号模块的功能初状态1)将收发模式选择开关S3拨至“数字”,即选择数字信号光调制传输。
2)将拨码开关J1拨至“ON”,即连接激光器;拨码开关APC此时选择“ON”或“OFF”都可,即APC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3)将功能选择开关S1拨至“光功率计”,即选择光功率计测量功能3、进行系统联调和观测1)打开系统和23号、25号模块的电源开关2)设置主控&信号源模块的【主菜单】,选择【光功率计】;可以通过选择和单击“选择/确认”多功能旋钮,切换功率计的测量波长;根据实际使用的光收发模块的波长类型,选择波长【1310nm】或【1550nm】3)适当调节25号模块的W4输出光功率大小旋钮,记录当前输出功率值P14)关电,在25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之间加入光纤活动连接器具体操作方法为:先拆除光纤跳线与光接收端口的连接,然后将此光纤跳线与待测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最后用另一根光纤跳线将待测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另一端与25号模块的光收端口连接即可5)再开电,选择菜单功能以及功率计波长,记录此时功率值P26)计算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B、光纤活动连接器回波损耗测量(1)按照回波损耗测量框图的图A所示,连接好光收发模块、Y型分路器以及光功率模块开电,选择主控模块菜单的【功率计】功能,根据实际使用的光收发模块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观测功率值,记为P1。
2)按照回波损耗测量框图的图B所示,连接好光纤活动连接器、光收发模块、Y型分路器以及光功率模块开电,选择主控模块菜单的【功率计】功能,根据实际使用的光收发模块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观测功率值,记为P23)计算活动连接器的回波损耗七、实验报告1、总结对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了解内容2、记录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3、试分析Y型分路器可能对回波损耗测试带来的影响实验二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CMI编译码原理2、了解CMI码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用途二、实验内容1、观测CMI编码和译码波形2、搭建并联调CMI编译码光纤传输系统三、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模块、8号、13号、25号模块 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光纤跳线 1根4、 连接线 若干四、实验原理1、实验电路框图CMI编译码光纤传输系统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本实验观测CMI编译码波形从而了解CM码的原理和用途,同时掌握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原理和构成。
和数字电缆通信一样,通常在数字光纤通信的传输通道中,一般不直接传输终端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而是经过码型变换电路,使之变换成为更适合传输通道的线路码型在数字电缆通信中, 电缆中传输的线路码型通常为三电平的“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即HDB3码,它是一种传号以正负极性交替发送的码型在数字光纤通信中由于光源不可能发射负的光脉冲,因而不能采用HDB3码,只能采用“0”“1”二电平码但简单的二电平码的直流基线会随着信息流中“0”“1”的不同的组合情况而随机起伏,而直流基线的起伏对接收端判决不利,因此需要进行线路编码以适应光纤线路传输的要求线路编码还有另外两个作用:一是消除随机数字码流中的长连“0”和长连“1”码,以便于接收端时钟的提取二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编码后,也便于在运行中进行误码监测,以及在中继器上进行误码遥测CMI(Coded Mark Inversion)码是典型的字母型平衡码之一CMI在ITU-T G.703建议中被规定为139 264 kbit/s(PDH的四次群)和155 520 kbit/s(SDH的STM-1)的物理/电气界面的码型CMI由于结构均匀,传输性能好,可以用游动数字和的方法监测误码,因此误码监测性能好。
由于它是一种电接口码型,因此有不少139 264 kbit/s的光纤数字传输系统采用CMI码作为光线路码型除了上述优点外,它不需要重新变换,就可以直接用四次群复接设备送来的CMI码的电信号去调制光源器件,在接收端把再生还原的CMI码的电信号直接送给四次群复用设备,而无须电接口和线路码型变换/反变换电路其缺点是码速提高太大,并且传送辅助信息的性能较差本实验CMI编码中,码字“0”由“01”表示,码字“1”由“00”、“11”交替表示其变换规则如表所示:输入码字CMI码模式1模式20010110011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切勿将光纤端面对着人,切勿带电进行光纤的连接2、不要带电插拔信号连接导线六、实验步骤1、系统关电,参考系统框图,依次按下面说明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8:TH3(数据)提供编码输入数据信号源:CLK模块8:TH4(时钟)提供编码输入时钟模块8:TH6(编码输出)模块25:TH2(数字输入)送入光发射机用光纤跳线连接25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此过程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跳线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注意,连接光纤跳线时需定位销口方向且操作小心仔细,切勿损伤光纤跳线或光收发端口。
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模块25:TH3(数字输出)模块8:TH10(译码输入)送入译码单元模块25:TH3(数字输出)模块13:TH7(数字锁相环输入)送入位同步提取单元模块13:TH5(BS2)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提供译码输入时钟2、设置25号模块的功能初状态1)将收发模式选择开关S3拨至“数字”,即选择数字信号光调制传输2)将拨码开关J1拨至“ON”,即连接激光器;拨码开关APC此时选择“ON”或“OFF”都可,即APC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3)将功能选择开关S1拨至“光接收机”,即选择光信号解调接收功能3、进行系统联调和观测1)打开系统和各实验模块电源开关设置主控信号源模块的菜单,选择【主菜单】→【光纤通信】→【PN序列光纤传输系统】信号源PN码速率与数字锁相环部分的分频设置开关S3的对应关系2048K1024K512K256K128K64K32K16K8K4K2K1K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2)调节25号模块中光发射机的W4输出光功率旋钮,改变输出光功率强度;调节光接收机的W5接收灵敏度旋钮和W6判决门限旋钮,改变光接收效果。
用示波器对比观测信号源PN序列和8号模块的TH13译码数据输出端,直至二者码型一致3)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源PN序列和8号模块的TH6(编码输出),对比编码前后的波形,验证CMI编码规则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信号源替换成2号模块,设置好码型和码速,通过光条观测信号经CMI编译码光纤传输系统的情况七、实验报告1、简述CMI编译码原理2、记录并分析CMI编译码实验波形结果实验三 光接收机灵敏度指标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光收端机灵敏度的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